因为天寒地冻,晚上逃跑的话怕不是要被冻死。
晚上巡逻的更夫没发现有人逃跑。
被留下的百姓则是想着回去也会被那个‘黑心的’王知县再送回来,没必要跑!
等到第二天天刚亮,惶恐不安的澄城县百姓就走出窑洞查看情况。
巡逻的衙役看到有人出来,喊道:
“外边多冷啊,回窑洞去吧,饭还没做好呢!”
一个人壮着胆子走向衙役:“大哥,你说饭还没做好是什么意思?”
衙役:“你们不是要干活的吗?不吃饱饭怎么行?回去等着人喊你们就行了!”
“哎,好嘞!”然后飞快退回了窑洞。
等到第一缕阳光洒落的时候,牛二准时的出现了。
熟悉的大缸,熟悉的人!
澄城县百姓甲:“大人,你不是说昨天晚上是最后一顿吗??”
牛二:“是昨天最后一顿啊,又不是今天的!”
“好家伙……”
牛二大声吼道:“都给我排队去,插队的赶到最后!!”
人群一阵骚动后排好了队,分了粥。
看着依旧粘稠的大米粥,上面居然飘着肉沫,澄城县百姓差点吼出来。
一个澄城县老头看着饭食哭丧着脸:“这么好的饭菜怕是要把命搭进去啊!”
“额,应该不会吧!”一个年轻人说道。
“我家表哥在矿区,每天就是这种,前段时间看我娘还给我说了呢!”
……
吃完早饭,李冰和王选穿着官服赶到了。
李冰叉着腰:“你们给我听好了,我要狠狠地压榨你们!”
王选小声说道:“李知县,你昨天可不是这么跟我说的啊!”
李冰没有搭理王选接着说道:“每天只给你们吃三顿饭!让你们干四个时辰!”
不顾百姓们的窃窃私语声:“每月只给你们发十斤大米,半斤盐,五钱银子!”
“每个月只让你们休息四天!”
说完之后,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阵阵欢笑。
“大人,请狠狠地压榨我们吧!”
“大人,你不是开玩笑吧!”
王选知道李冰并不是开玩笑:“大家放心,白水县的矿工待遇比这还好,对你们来说确实算压榨了!”
得到准确的回复后,人群再次欢呼起来。
王选看着李冰:“李知县,这留人方法我确实学不了,你这叫财大气粗!”
李冰瞥了一眼王选:“有些人有了这么多粮食也不会分给百姓!”
王选突然惊醒,这确实不是有粮食就能做到的,得有真圣人的心境才行!
于是拱手行礼:“李知县,我受教了!”
然后对着陈澄县的百姓说道:“我会常回来看你们的,莫要受了委屈!”
李冰和王选要走的时候,澄城县的百姓跟着他们。
王选看着这么多人舍不得自己,红了眼眶:“你们回去吧!”
百姓:“我们送送你!”
给他们找了这么好的工作,送送也是应该的。
王选:“你们舍不得我的话就跟我回澄城县吧!”
得了,这天没法聊了,百姓瞬间跑走完了。
四千人的澄城县百姓也就一千多人能够从事挖矿的工作,但是保证了至少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劳工。
并且女性还能去纺纱厂之类的地方打打零工。
对于这个安排王选比较满意。
王选走了,留下了几千澄城县百姓,带着李华山存了一辈子的宝藏。
王选:“以后老爷我也要多收拾乡绅!”
师爷:“大人,你能打过那些乡绅的家丁吗?”
王选:“额……要不让李大人帮我也训练一批民团?”
“好主意!”
……
随着流寇事件的平息,生活也步入了正轨。
除夕将至,前几年天旱,百姓想要过得有年味也很困难,但如今手里都有闲钱,便早早的买了红纸年画。
街头上,刘一刀嘚瑟的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背上还背着一袋大米。
这是李冰发的新年福利,虽然除夕还要在县衙值守,但这待遇,哪个人不眼红?
“六婶,你这是买了新衣服啊!”刘一刀举着手问道。
“哈哈,刘班头,去年你可不是这样得意啊,去年是谁在大过年的哭着被知县撵出县衙,拿不到工钱?”
刘一刀老脸一红:“所以那个知县就死了呀!”
“是呀,幸好来了个李知县大人,免了我们的税,给我们活干!”
六婶看着刘一刀:“不知道李大人有没有婚配,我那个女儿今年就十六岁了。”
刘一刀:“你没见到小苏师爷和李大人眼神都快拉丝了吗…”
路过怡红院,现在的‘苏一剧场’,几个小娃子在宣传着节目。
“苏一剧场新型节目,李大人亲自编写!”
“十文钱预定新年节目,大家快来看啊!”
“《白毛女》上线苏一剧场,大家快来预定啊!”
“大型杂技表演上线苏一剧场,走过错过不要路过!”
一个小娃子:“你说错了,是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我给高姐姐说,扣你一文钱!”
“你个周扒皮!”
周围人群纷纷驻足:“小娃儿,你过来,什么是白毛女?”
“什么是周扒皮?”
小娃子说道:“是剧院新出的节目,可好看了,只要十个小钱就能订票!”
看热闹的人:“节目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如回家把媳妇摆成十八般姿势。”
娃娃道:“是李大人写的剧本啦!”
看热闹的人:“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李大人写的我一定去看看!”
周围的人:“切,怂货,不过李大人写的剧本,我也一定去看看!”
“先给我来两张票!”
“我也要,我也要!”
刘一刀看着抢票的众人,内心又嘚瑟起来:我早就走后门向高桃桃定了几张VIp座位,等过年就带着老娘去看看。
……
另一边澄城县,王选带着衙役抄了李员外的家,在地窖里找到了屯屯鼠李员外的宝藏。
看着堆积如山的粮食和数不尽的金银珠宝,眼睛都红了。
“额滴,额滴,都是额滴!”
师爷:“你忘了李知县的话了?”
王选:“我就不能短暂的拥有下吗?”
师爷是知道这个知县的人品的,即使没这么多人看着,王选也不会贪墨的。
师爷提醒道:“这次流匪入侵,你看怎么写折子吧?”
王选一拍脑袋:“我只顾着抄家,忘了这回事儿了!”
眼睛一转,计上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