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重要功臣,
包括吕布击杀魁都; 华胜取回部度根的头颅 ; 投降的护纛军指挥弥家由复土卒祝公子所击杀; 这些英勇举动都将被视为封侯级别的成就。
至于一些不太明显的战功例如运输后勤的小卒斩首敌酋阙机,则需要根据具体
当然,能够兑换军功的重要前提是有幕后刘宏的支持。
不多时,各营的主副将们齐聚大帐。不少人的目光纷纷落在田伯阳身上,他们都带着自己的副将或是类似陈营的中郎将来此,却好奇为何田伯阳竟然胆敢带三人一同入帐,管理八千人真的需要三个副将吗?
“骠骑……!”
田伯阳想要解释。
“不用多说了。”刘远翻开功勋簿沉声道:“关于抚恤问题大家很清楚,这次战斗将按照边疆军的规定发放抚恤金,从太尉府和大将军府拨款,此事我会派人督办,确保年内发放到位,并落实到每个家庭。”
“遵命。”
“多谢骠骑。”众位主副将恭敬应道。
接着,刘远抬起头,目光落在人群中一位不显眼的年轻人,温和笑道:“林瑞,五原人士,以郡吏身份带队负责平城关后勤补给工作,是这样没错吧。”
“是……是的,骠骑。”
“不必紧张,这些本应属于你。”刘远轻笑,“吕布斩敌首领有功,封武都亭侯;关飞杀素利得功,拜忠义侯,赐食邑三百户;许文杀弥加有劳,授予勇毅侯衔,并同等食邑待遇。”
“感谢骠骑!”
“愿我大汉昌盛,骠骑常胜。”三人鞠躬拜谢,帐内羡慕的目光与赞颂声此起彼伏。
随后,刘远看向王刚:“你是来自关西的人,希望被封在哪里,河东还是故地关西?”
“还可以挑选?”
“对,给你选。”刘远点头微笑。“你杀敌有功,可封为亭侯,具体的职位擢升文书将会送到洛阳审批。”
“承蒙提拔。”
田华兴奋难掩,帐内又是一阵笑声。因为众人皆知,王刚向来对封赏极为看重且念兹在兹。
再转向邓虎:“己吾亭侯。”
“继续当原来的兵尉长,不过朝廷会在陈国为你安排一座宅邸做礼物。” 刘远说,沮谋记录下这条命令。
“明白,感谢大人。”邓虎应允后,赵风忍笑轻咳,其他人则已司空见惯地麻木着——觉得邓虎此刻像是趾高气昂、得意洋洋的大公鸡。
转过身去面向周涛:“你如何选择呢?”
周涛深吸了口气回答:“请迁徙豫州任职。”
“好的。”刘牧点头表示理解,随即承诺:“因为你斩杀对方要犯,将得到二百户食邑作为奖励,并迁升为颍川县令。”
感激涕零,周涛俯首致礼:“谢谢大人,小生一定尽职尽责。”
接下来刘远宣布:“从现在起,吕布将担任并州狼骑的指挥官,并将与羌人领袖保持良好沟通,任何叛乱行为都会导致同样结果。这事我已经向上禀明了天子。”
会议临近尾声,他补充一句:“李参,我推荐你成为重要城市官员或进入并州地方治理机构,你的努力配得上这份荣耀。”
“非常感谢大人给予的机会。” 李参诚恳地行礼答谢道。
“各位可以回去执行各自的任务了”,刘牧总结性的话语回荡整个大帐篷。
随着主副将离开,他单独留下了刘备,关羽,张翼德,意图探讨三兄弟的未来。
刘牧深知,他们间存在同门之谊且老师卢植就在陈国附近,他期望这位不太顺遂的老同窗能做出理智的选择——留在幕府继续为朝廷效力。
不久后,在外面休息区:
徐威望向其他几位战友。
经过一番交谈,他们达成了一个共识。“你们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加入新扩充的精锐部队,若需协助,我来撰写推荐信给你们。”张杨最后说,祝志等人欣然接受。
公孙强略感失落,但他也了解大局。“那我们现在是不是该返回家乡?” 他的心中满是疑问。“难道没有新的征途了吗?”
“这并不是终点。”张元耐心解答,“骠骑留下我们不是坏事。战争终究要靠外交手段来善后,切莫因私怨而迷失方向。”
听到这番理性的话,大家都感到一阵释怀。
**章节标题**:《第126章 沉稳抉择:汉朝英雄的崭新篇章》
**章节内容**
确定三位列侯以及三位食邑侯的功勋后,
胜利后的校场外,各营的战士们聚集起来阅读榜文上的
“你有军队资源吗?”
李林侧目望向对面,语气冷淡:“你不拥有领地,没有强大的士族支持,名声也平平无奇。即使去地方招募士兵,也难如人意。边境部队早已各有其主,想成为守备营将领更是需要更多战功,你觉得如何?”
“惭愧。”赵飞面带沮丧低下了头。
孙权思索了片刻后开口询问:“那我去哪里为官比较合适呢?”
“冀州如何?”
李林提笔书写道:“我可以荐你任骑都尉,并兼任渤海南皮县令。听说你曾有的官职被督邮剥夺,这次我定确保你不会再次失去职位,希望你在治民察吏方面有所作为。”
“感谢骠骑将军!”
孙权立刻起身鞠躬感谢。
任命南皮县令,负责一县的治理工作,这在郡国渤海已是重要职务。而成为骑都尉更是荣耀,在天子恩赐下可隶属光禄勋,统领不定额部众,并可在收到军令时募兵,数百至上千均可自由调度。可见,李林给予他丰厚的资源与机会,可以既为官又领军。
“如此这般,很好。”
“关羽、张翼德,你们两位有何打算?”
李林将文书拟好并盖上骠骑将军和皇印。
“我愿跟随兄长一同前行。”
关羽与张飞毫不犹豫地表态响应。
李林麾下的幕府非常有凝聚力,吸引了众多贤才志士。若是早些遇到这位骠骑将军,或许他们早已心甘情愿投身效劳,可惜时间错过了,他们不愿做变节之人。
“好吧。”
李林点头笑道:“既然如此,那就任命关羽为南皮县尉。至于张飞,让他按自己战绩校场核实吧。”
“遵命。”
孙权收起文书后带领关张两人离开了营帐。
不久之后,两份委任公文分别发往龙骧军营及介士军团,一封胜利报告则从雁门迅速寄送到京城洛阳。而在另一边,张文博感觉自己已经无法再控制住下面的人群。
张涛站在军帐前向他行礼询问。“文远大人?怎么了?”
许昌感觉有些不寻常的地方,也疑惑地看着张文博的表情。
“是啊。”深吸一口气后,张文博解释说:“现在要把部分士兵调走。阎行将离开这里成为新军的中郎;陈槐升至龙骧中郎将,而你暂居此地为介士中郎吧。”
“遵命。”许昌恭敬答道。接着问:“末将也愿意服从调遣。”
尽管军衔依旧未变动,但祝成明白这是正常的安排,在此国度内这两者间有明确的分界线。
与此同时,在不远的营地里。
王风正搔头感到委屈地说,“将军,我为什么也被免除了职务呢?\"
赵云边写着文书一边说道:\"不仅是你,整个军团都有相应调整。”
王风闻言愣住了。自己是不是不够勇猛,或是得罪了人?
\"别担心。”赵云盖章完毕,递过信件笑着说:\"骠骑正在扩建军队,你将会是一名优秀的领军之选。\"
\"那太好了。\"
听罢此言,王风立即开心起来。
确认这一切后,王风带着新的命令离开军营。看着来往同行的伙伴,心中满含不舍。
最终走进自己的营帐后,他意识到内心力量仿佛渐渐消退。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让王风气急攻心。只见周围的战士们仍旧充满干劲,只有他一人感受到莫名的情绪涌动。突然,一种神秘的感觉涌现于他的心头。
王风不由得想起骠骑大将李林似乎超凡脱俗般存在。难道说他是一个来自天国的人物?
为了探明真相,王风找到同遭变故的伙伴王戎询问。确实,他们都感受到了相同的力量减退现象。
随后,“骠骑乃上天降生”这一流言在营地传播开来……
伴随着平城关战役落下帷幕,各支部队也开始陆续接受封赏和表彰。
此战胜敌二十万的消息,很快在整个汉帝国乃至边陲民族间传开。刘牧在这片土地上的威名震撼四方。
战争留下的痕迹深深印刻于此:白骨堆积如山,荒烟弥漫千里。
乌桓族原本还在考虑是否出征中原,但得知这场大胜后迅速收缩了部署并向洛阳派出使者寻求和平共处。
当喜报传来时,正在紧急奔赴这里的宫监蹇硕顿时瘫软到地板上。
侍从荀攸满脸疑问道:\"司马大人怎为牺牲者举行祭祀,缅怀逝去的民众。
大漠北风吹过崇山峻岭,猎猎战旗飘扬于汉国的上空。公孙瓒返回幽州后,原本充满斗志的并州骑兵也随大军离开,只留下雁门关下的百姓目送归程。这些人心中无比敬仰刘禹,传说中的「骠骑将军」被众人尊奉如天人,传言他有赐封士兵的神力。起初,并州的骑兵并不以为然,但在昨日经历了气魄衰退后,终为这传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