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贾诩开口说道:
“丞相,其实要稳定当前局势并非难事。
您手握八……七州土地,辖下接近两千万人口!”
“既然钟德先生主动提出率部前往,凭张辽将军之勇,带五万人马应该足以稳守徐州!”
“北方有田豫在那里镇守,丞相只需增派两万兵卒,并宣称总数有十万之众,便足以震慑诸胡。”
“当年丞相平定乌桓的赫赫威名犹存,无论是鲜卑还是匈奴都不敢轻举妄动!”
“而陇西的军力由夏侯渊将军指挥下的十几万兵马,加上钟繇稳固住关中,据守城池,应当足以防御。”
“现在秋天已至,各地诸侯即便欲要兴师动众,也须先考虑天候状况。
而丞相若能挺过三个月的时间,等到冬季来临,局势必会更为明朗。
接着利用这几年好好发展,注重百姓的安居乐业,不久后便能重新募起百万大军,在天下的争雄中立于不败之地!”
贾诩这番宏论说罢,即便是荀彧、荀攸、程昱与曹操本人,都露出了赞许的目光。
果然是贾诩啊!
当年他在宛城险些害死了曹操,还造成了曹昂、曹安民以及典韦的牺牲,这份手腕和才智由此可见一斑。
而今这几句话,更是彻底消除了曹操内心的最后忧虑。
贾诩是最怕死之人,他既然开口了说问题不大,这说明按此部署行事应是稳妥的!
因此,曹操听到这里便即刻问道:“那文和觉得,面对寇封之敌,我们又当如何布阵迎战才好?”
话音落下,贾诩露出微笑继续说道:“丞相不必过于担忧,北方和中原经过数年的修养整顿后,战争能力绝对比南方要强。”
“更何况,寇封顶多也就占据到豫州罢了,而据我所知,尽管寇封正与孙权合纵,两人却有着宿怨。”
“现今丞相亲自调兵撤离豫州一带,给了寇封一个容易占领的目标。
这样一来,孙权便会害怕寇封势力扩张得过快,不会坐视不理。”
“同时,只要确保钟德和张辽将军能够遏止江东军队前进的步伐,江东今后的战略目标便又会重回夺取荆州。”
“丞相您应该了解,两大强者的同盟一旦力量悬殊,必然会爆发内部矛盾。”
“倘若江东的势力无法向前推进一步,那么他们与寇封之间的对立便几乎确定。
到时候,丞相您可以选择隔岸观火,或者联合孙权共同对抗寇封!”
这大概是他自从进入曹营以来最为详尽的一次发言了。
今日之言语正是曹操希望听到的内容!
身为一位君主,遭受失败其实并不算什么致命,重要的是能否从失败中振作起来再度崛起。
显而易见,曹操具有这样的能力和抱负。
而贾诩此次的建言,则让他心中的信心更加坚定。
“好!就按文和所说办,命张辽与程昱两人统率五万军众驰援徐州,李通也将同行,目标是要阻止孙权与周瑜的推进!”
“这场战争我们只需固守,绝不与对方正面硬刚,各位懂我的意思了吗?”
见到曹操再度派遣援军奔赴徐州后,几人均互相对望了一眼,随后露出了些许可心的微笑!
“丞相大可宽心,此战我们定不让周瑜和刘备夺去徐州的一分土地!”
话音刚落,程昱、张辽及李通三位将领便率领逾万的铁骑,与四万自豫州退回的兵众,奔赴徐州而去!
既然已定下了破坏孙权与寇封联盟之计,曹操便欲将其间的嫌隙推至极点。
虽然名义上孙权与寇封联手,且寇封已得荆北之地与豫州,若曹操不经力战便撤退,岂不是给了寇封更大的好处?就是要制造孙权的误解,加深他对寇封的怨愤!更何况,先前他们本就互为死敌,倘若非因曹操入侵,他们又何尝能携手共事!而现在,尽管孙吴已经出兵,然而寸土无获,并蒙受兵损,再者,孙权也不想看到寇封势力壮大!将来曹操若能联合孙权对抗寇封,则合情合理得多!如斯安排之下,即使寇封部下武勇非常,终将难逃失败的命运!
如此这般,唯有借孙权之力牵制寇封,曹操方得以图谋中原,在两者间坐享其成。
虽说孙权自身实力欠佳,然因有关羽、张飞等三兄弟之力助其一臂,亦足可与寇封抗衡。
再说周瑜及东吴水师并非无名小卒,焉可轻觑?
考虑到这些,曹操心中释然,遂再抽调二万兵马向北方挺进,宣称总数达十万之众,前去救援田豫。
与此同时,在另一边线,寇封正带领着五万雄师,直抵南方向北延伸的第一大镇——宛城。
宛城之内现有三万兵力,且均是精悍勇健之辈;因其位于 ** 地带,故这些兵士亦未曾有过水土不服的问题。
加之防守该地的是曹魏军中最着名的守城大将曹仁,据说他固守之功,乃至连城内的鼠类亦感到惧怕,缘于在他最艰难的时期,甚至将所有的老鼠作为粮食来源。
宛城地形险峻,易守难攻。
即便如此强大的一支军队抵达宛城外,也一时间难以找到有效的破敌之策。
面对如此局面,寇封召集旗下将领于大帐中商讨对策。
\"罗成,你领军两万率先试探性攻击,以评估城中防御实力是否存在破绽!\"
接受寇封命令后,罗成行礼答应回报,随后带领部队准备行动。
待罗成离开后,寇封转头询问庞统:\"军师,依你之见,这场战斗我们该如何进行呢?\"
庞统闻言后沉吟片刻,无奈表示:\"主公英明,属下实在无策应对。
请责罚属下失职之过!\"
早先击败曹操之所以有方,是因找到了对方的明显漏洞;但面对现在的坚城之困,似乎并无快捷之道。
除却淹没宛城一计,然此举耗费巨大,且宛城附近的河水并未暴涨,难以实行这一策略。
就算强行突破宛城墙垒,在寇封攻占城市之后,也无从利用这城来抵御曹操可能发起的南侵。
思索半晌,寇封亦无奈地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将当初设置在葫芦口的两千余投石机送来!”
“即便将他们的护城河填平,城门砸开,我也一定要完全拿下宛城,使它成为荆州北部的坚壁!”
此时,曹仁带着五千兵卒立于宛城的城墙上,俯视着正在缓缓形成阵型的寇封部队,放声大笑:
“哼,以前在葫芦口的失败,是因为我们不熟悉水上作战,故此中了寇封的诡计才落败!”
“然而守城可是我的专长,我实在不信,区区五万兵力就能攻克我有三万人马守卫的宛城?”
“今天我要为子和、元让 ** 雪恨,令寇封命丧黄泉!”
言及此,曹仁猛然高声命令:
“士兵们,做好准备!待敌方踏入射击范围,采用三分射击法!”
……
遵从曹仁的指令后,城墙上的数万军士皆张弓搭箭,分成三队,轮流上前并向天空拉弦。
对守城的士兵而言,倾斜四十五度角射箭能达到最远射程,
只有这样,在敌人接近城墙的过程中才能给予最大程度的损伤。
而目前,罗成率领的大军即将进入到射击范围。
若任其靠近到距离城墙一百多步处再射击,则无法最大化地造成伤害。
发现曹仁已经布置好防备,罗成迅速命令前线三千士兵说:
“所有士兵,举起盾牌结成阵列,依次向前!”
“刀盾兵跟随在盾牌兵身后,一旦到达城墙脚下即刻开始攻打!”
罗成厉声喝斥后,前线的千五百名盾牌兵迈出了整齐的步伐,各执一面与人身同高的防护盾前进,
紧随其后的是同样数量的刀盾兵,这些战士左手执刀,右手握盾。
虽然这样的圆形小盾只能保护住身体的一半左右,但因为轻便的缘故,盾牌兵可以携带更大的重装盾牌,不会如后者般无法立即冲到城墙下进攻。
攻城之战的核心在于通过试探找出敌人的弱点,并借此一举取胜;当然,找不到突破口时就只能正面强攻。
有几个盾牌兵没有正确地防御角度,直接被城墙上飞来的箭雨穿透倒在地上,
但由于盾牌的有效防御,跟随其后的刀盾兵伤亡尚不严重。
见到箭雨对盾牌不起作用,曹仁神色微变,即刻下令:
“调整攻击目标,向盾牌后面的目标射击!”
听令之后,城墙上的军队迅速转换了瞄准点,密集地朝刀盾兵射击,导致后者的伤亡人数迅速攀升。
见状,罗成立刻手持防护盾焦虑地呼喊:
“加速冲锋!直抵宛城脚下,先让云梯登上城墙!”
受到罗成鼓舞,将士们的行军速度骤然加快,仅耗时半炷香工夫便已迫近宛城墙根。
看见罗成部队正逼近并准备攀爬城墙,曹仁立即指挥停止了箭矢的射击。
\"备好石头和木材,只要敌人接近城墙,即刻投掷!先摧毁攻城梯,绝不能让这群匪徒登上城楼!\"
在护盾的掩护下,作为前锋的三千兵马终于抵达了宛城脚下。
尽管有盾牌护身,但伤亡的步兵仍多达几百人,这意味着冲向宛城路上牺牲的战士比例接近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