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寇封抵达水营时,目前统领江夏水军的三位将领苏飞、陈就、邓龙立即前来迎接。
江夏水军总共有三万人,每位将领指挥万人以上,他们曾皆是黄祖的下属。
回想起来,如果早在寇封接手江夏时,这三个人就自行 ** 建立功业的话,是否真的能把这三万人掌握到手中还很难说。
然而事实上,江夏士兵们的家属大都在本地生活,绝不愿意随这三位领导者远走高飞。
这也许正是原江夏水军总领吴成能够回师,重新归顺于寇封的原因所在。
同样,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一点,寇封在战败吴成后并未下令斩杀他,反而赐予他大量的财富供其晚年安享。
而关于苏飞这三人,由于对水上作战相当精通,故此寇封暂且安排他们共同指挥江夏水军。
并且让自家的三千亲卫军成为主力,其他部队作为辅军配合使用,从而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
需提一笔的是,这三人中的苏飞与甘宁私交非常深厚,是当年将甘宁推荐给黄祖的关键人物。
只遗憾黄祖没能真正启用他。
“参见主公!”
当寇封踏入水营,苏飞等人即刻行跪拜礼以示尊敬。
见到此景,寇封即刻宣布免除繁礼,语气焦急地向苏飞询问:
“甘宁甘兴霸现于何处?”
见到主公如此焦急地问起自己的朋友,甘宁的密友苏飞顿时兴奋异常,因为他明白:这位朋友从此将会被给予应有的重任!
随即,苏飞嘴角微微上扬,愉快地回应:
“主公,甘宁此刻带领其人马来到了距离江夏水营三里的水域,属下立刻陪同您前往!”
听到苏飞的话后,寇封随即下马,与罗成、苏飞一起登上了一艘战船,朝着甘宁的方向前进!
……
江夏水营的门轰然敞开,一艘巨大的战舰驶出,船上仅有寇封等人,连甘宁也为之愣住!
实际上,来此之前,甘宁内心仍存有些许担忧,担心这是否是寇封想要剿灭他的陷阱。
作为称雄长江、抢夺往来的商船而无阻的甘宁,他很清楚,无论何人占据江夏,都不会让他自由放任!
再加上,甘宁本是益州人,在荆州奋斗无果,加入黄祖后又遭排挤。
如果不是无可奈何,选择成为水盗,若黄祖重用他,甘宁何苦自降为盗?
因此,尽管寇封如今名声大振,甘宁仍旧难以置信寇封会为自己这样的盗贼作出这么大举动!
然而,当看见寇封站在船头,亲自来会见自己时,甘宁确信了!
这一刻,前所未有的信任感涌上了甘宁的心头!
心绪起伏之下,甘宁当即驾驶着战船,孤身一人持刀朝寇封驶去!
船只接近时,寇封脸上泛起笑容,爽朗地说道:
“果然不负我望,甘宁将军果然是英雄中的英豪。
如此大才之人却屈身江湖,实为不公。
不知道,是否愿意入主我的江夏,担任水师都督一职?”
寇封话音刚落,即便如甘宁这样顶天立地的大汉,眼中竟也有泪水将落。
这般信任,是甘宁未曾体会过的!
于是,甘宁在船上深深一躬,随后跪倒在地,向寇封郑重拜下!
在三国的时代背景下,即使是臣对君,也只是拱手相揖而已,更别说行大礼跪拜了!
“感谢主公办此殊荣,愿效死力,为主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甘宁发誓道。
紧接着系统的声音响起,“叮咚,甘宁的能力值为:”
武力:98
智力:87
统帅:89
政略:74
魅力:83
忠诚:98
看到甘宁的能力值,寇封满意地点了点头,显然,自己的真诚已经得到了近乎绝对的忠诚。
不仅如此,凭甘宁的英勇与才华,完全能够担任起水师都督的责任,将战斗力低下的江夏水军训练成一支无坚不摧的劲旅。
随着两船汇合,寇封将甘宁拉起,大笑着说:
“有了甘宁将军的加入,对我来说犹如获得了无穷的力量。
未来的日子里,数万的水军就交给你了,务必让其在半年之内成为精兵!”
听完寇封的话语,即使知道对方心意的甘宁,依然感到些许为难,说道:
“主公办事实乃信任,但我甘宁才来,就要统领数万军队,会不会太冒进了些……”
听罢甘宁的顾虑,寇封摇摇头,回答说:
“传言中的甘宁乃是敢作敢为之人,怎么如今三万人尚不能指挥?那么未来若有十万人,或需要控制长江水系、征服东吴、甚或是面对曹操的百万大军或是跨海征伐,你还能够应对吗?”
寇封的一番话令一向高傲的甘宁为之震撼,一时之间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他怎么也没料到,自己的主人竟会有这般宏伟的目标!
然而,这样的境况让他感到振奋,正好给甘宁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于是甘宁双眼燃烧着熊熊斗志,向寇封郑重行了一礼,说道:
“主公请放心,属下愿立下生死状,期限不必半年,只需三个月,定能让江夏水军的力量超越江东!”
寇封之所以大张旗鼓地宣布将要邀请一名曾是水匪的头领来担任江夏水军的统帅,其背后动机有二:
其一,各路豪强得知此事后,恐怕第一个念头就是:这寇封是不是失心疯了!
然而,稍作思考,若是寇封真是愚不可及,如何能够在短短几周的时间里除去黄祖,重创江东,并牢牢控制住江夏?
那么孙权和黄祖这些人又何以见得高明?
因而,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防止锋芒太露。
一旦显得太过卓越,恐怕会招致更大的嫉妒。
比如刘表若是感到了潜在的威胁,率手下几十万大军来围剿,岂不损害了寇封的长远计划?
在寇封看来,刘表已是风中残烛,眼下最好是保持与荆州的表面和谐。
倘若与荆州彻底决裂,待到曹军南进时,四面楚歌的局面对谁都没有好处。
届时江东、荆州、曹操以及刘备共同进击,即便是有了系统助力,最终也只能难逃一劫。
因此,故意做出一些令外界低估的行为,实际上是当下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
只要让其他势力小瞧了自己,便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寻找到更多的机会,一举击败对手。
其二,此举对于那些心怀不满的名将贤臣们是一种强烈 ** 。
看到像寇封这样一个敢于任用水匪为水军都督的人,
那些在荆襄之地沉寂已久的才子们怎能不动心?渴望通过效忠英明的君王而扬名天下的人,自然也会受到鼓舞。
很显然,这次“千金购马骨”
的举动让所有有抱负之人都心生向往。
此为寇封的一石二鸟之计!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如周瑜、鲁肃等人能够识破寇封的深谋远虑,但是要说服孙权去相信——寇封这样做会让许多优秀的人才聚集到他的麾下,提升江夏水军战斗力的可能性,则并不容易。
毕竟,即使甘宁能力超群,江东在水军领域依然是无出其右者。
从孙权的角度看,仅仅凭借一名水匪难以达到匹敌甚至超越江东的效果。
……
尽管如今寇封声名赫赫,但对于许多实力强劲的诸侯而言,他还不足以构成足够的威胁,
因此真正因为寇封一人而发起大规模行动,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随着甘宁接手江夏水军之后,当他目睹了寇封手下的那三千精兵,不由得感叹他们是神兵天降一般的存在。
原来,除了他自己带领的几百人外,主公立刻就拥有了这样一支更为精锐,数量上也翻了几倍的水军。
见识了如此雄壮之师后,甘宁对于主人的认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他心里清楚,这等队伍只能出自主人的手笔;若不然,为何还要挑选他来担此重任呢?
除了五百背嵬军活跃于荆襄地区外,甘宁对寇封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心中的那份桀骜不驯也因此淡了不少。
从此以后,他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训练江夏水军的工作中。
经过寇封与甘宁的一番讨论后,他们共同决定了兵不在多,在精的理念。
结果江夏原有的三万水军队伍被大量削减,剔除了一万多体弱或年老的兵士。
通过以三千精锐的戚家军和八百名锦帆贼为基石,他们精挑细选出了16,000位强壮健硕的战士组成新的战斗编队。
在甘宁的带领下,这2万名水兵每日在长江上展开水上战斗的演习。
对于那些被淘汰下来的一万多名人员,寇封认为如果让他们立即回家耕种实在有些可惜。
因此,这些人员被安排成为了辅助士兵,承担起了城中的治安工作,以及负责江夏十三个县的安全与镇守任务。
战争期间,他们还能用于防守城市,一箭双雕!
基于这一安排,寇封决定日后也要增加辅助士兵的数量,并且对辅助士兵进行日常训练,以便未来扩大军队规模时可以直接从辅助士兵中选拔。
如此一来,不仅组建军队更迅速便捷,避免从头训练新兵,而且还确保在明年的曹操大军来犯之际,能够迅速集结一支具备相当战斗力的部队作为奇兵。
寇封所率领的两万步兵加上两万水兵才是真正的精英之师,被视为核心军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