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去请种田的老把式?是来教我们种菜头吗?那明年我们种的菜头,苏氏你还收吗?”
“这可真是太好了,听说菜头的产量可挺大的。”
“若是一文钱一斤的价格那可真是赚翻了。”
……
大家伙儿七嘴八舌的议论着,不少人看向苏云的眼神变得热切,还带有一丝不好意思。
有夫人爽利的上前,说道,“他婶子。这事儿是我做的,不对。我怎么就能信了花氏的话?他两口子惯常都是混不吝的!你莫要往心里去!乡亲们,我们受了人家苏娘子家这么多恩惠,以后也不能忘了!”
“哎,很是!我就说苏嫂子不是这样的人!”
“就是,听说人家县城里的掌柜都是穿金戴银的,身边别说是正房婆娘,就算是小妾也都是年轻勾人的。”
“可不是!苏嫂子再好,也是人老珠黄的,咋个说都是三个娃儿的阿娘了,当人家掌柜的眼瞎呀?”
……
苏云……
我谢谢你们了!
眼看大家说的越来越没谱儿,林河赶紧制止。
“行了,没事儿就赶紧回去吧!别在这里杵着,这一天天的真的是闲的没事干!马上就要入冬了,去山上捡柴火也是好的。”
“哎,哎!”
“就是,赶紧走吧!”
过了没一会儿,人群便散去了,花氏跟齐氏两人恨的牙痒痒,不住的跺脚,可也没什么用,大家伙儿连个眼神儿都不给他们,这回甚至以后都不会再相信她们了。
苏云很是小人得志地笑,“这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多行不义必自毙!”
花氏面色成了猪肝,没想到这苏云娘竟然这么难对付了!
“你到底是谁?你不是苏云娘!她怎么可能……”
所以没想到她竟然能窥见事情的真相,苏云的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慢慢踱步到他身边。轻声道,“没错,我不是苏云娘!我是鬼怪变的,我在地府游荡了数百年,好不容易能回到阳间,你觉得我会被一个凡人给吓住吗?所以不要惹我,否则我就吃了你全家!”
说到这里,苏云还嘿嘿的笑了两声,听的花氏汗毛都要竖起来了。
她侧头偷瞄了苏云一眼,只见对方的眼神阴森森的,牙齿白的吓人,配着殷红的嘴唇,跟当初那傻乎乎的样子判若两人。
花氏不由自主的“啊”了一声,便张牙舞爪的跑了!
齐氏不明所以,狠狠的瞪了苏云一眼,转身也走了!她总不能把人都得罪,否则男人会打死自己的……
送走这两个搅屎棍,苏云的心情更好了给刚才帮忙的人都说了感谢话儿,大家伙儿都让她不必客气,说完都去忙活地里的活儿了。
现在地里的白菜也快该收成了,因为天旱,虽然也都勤快地浇水,但收成依然不及往年的一半,村民心里都仿似有一块巨石压着。
林河没走,“堂嫂,真决定找老把式来种菜头?不知道你们家打算种多少?”
“这我哪能骗你?我可是靠菜头来提取红糖,我家有十亩地,打算匀出一半儿来种菜头!村长,你家地也不少,多种些我都收!”
林河听她亲口承认,心里松了一口气。
前头,林老大过来传信,说是苏云打算明年找人来指导村民种菜头,到时候还打算在村里办一个红糖作坊。林河当时便觉得震惊!接着就是巨大的喜悦!
在村里办红糖作坊?!那意味着村民能挣更多的钱,家里的条件更好,就会养育更多的孩子,出更多有出息的人,他这个村长当然高兴!这是有利于后代子孙的大计!
“那花氏,我会盯着她的。”林河道,“她说的话,我自是不信的,但人言可畏,你平时进城也要小心一些。”
苏云笑了笑,“我行的正坐的端,也不怕有人无事生非。再说,难道因为怕别人说嘴,我就不出去做生意了?这一大家子人还靠我养活呢!我还想着送我家有文去读书呢!”
“咋?你还想送有文去读书?好呀!这很好!有文是个聪明的娃儿!”林河赞赏地说道。
他没想到苏氏竟然有这般长远的眼光!不管他们再怎么努力,也是地里刨食的泥腿子。
想要改换门庭,只有通过科举考试踏入官场。
若大石村能出一个举人,说是祖坟冒青烟儿,一点儿都不夸张。
林河背着手,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心想,要好好敲打一下村人,他打算将苏云要开红糖工坊的事情说出去!也让他们收敛一点!不要听花氏这种搅屎棍瞎搅和,省的惹怒了苏云,那可就坏了大事了。
回了家,才想起来自己还有要紧的事儿没和苏云说呢,一拍脑袋便又折回去了。何氏看到,急忙带着儿媳陈青红跟上。
“娘,你说堂婶子会管大妹妹的事儿吗?”陈青红有些不肯定地边走边问。
“管不管,咱们也得跟人家说,毕竟你大妹妹可是他的亲闺女。”何氏道。
将心比心,若是他家闺女以后出嫁了,在婆家受到虐待,她这个当娘的也恨不得打上门儿去!
若说之前的苏云娘,何氏还真要思量思量,可如今的苏云娘不一样了,她决心试一试。
“嗯,娘你说的对!堂婶对兰花都那么好,若是知道大妹妹在婆家受苦受难,肯定不会不管的。”陈青红道。
林家
“啥?你说我大姐被人打了!”
林有武一个高儿蹦起来,脸上爆红!他刚听铁牛说,自家阿娘被人欺负,这火气还没下去呢,就听到林大姐过得不好的消息,怎么能不生气!
林有文小脸儿也绷着,“那孙家怎么能这么欺负人呢!阿娘,怎么办?”
最近家里的事儿都是由苏云做主,林有文遇到问题自然而然的想寻求阿娘的意见。
苏云有些懵,若不是别人说起,她都快忘记自己还有个大闺女了!
仔细回想,还真是有这么个人!
这闺女叫林巧英,出嫁已经有四年有余。也不能说苏云见钱眼开,为了十两银子便嫁女儿,而是孙家村这户人家确实也还算殷实,家里只有一个儿子,上头三个姐姐都在大户人家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