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雷诺的话俩人不约而同地收敛了言语,转而将注意力投入到对这间屋子的探索之中。雷诺开始打量这个房子,和他家的户型是一样的,但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装修格调显然更为高档,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主人的心思与财力。家具皆选用上好的实木,中式风格,看来老师待遇真是挺好的呀!
雷诺照例先去厨房,那里是物资最多的地方。打开冰箱门,里面散发出一股腐肉的臭气,冰箱里的肉已经变质,蔬菜已经不新鲜了,不过应该可以食用,主要的问题升不了火,如果要烧家居的话还挺麻烦的,缺少了火,这些食材难以转化为餐桌上的佳肴。雷诺无奈之余,只能将它们一一取出,堆放在餐桌上。
幸运的是,在冰箱的冷冻室内,还藏着一份意外的惊喜:腌鱼、腌肉,数量颇为可观。又将米面也归置在一起,与此同时,叶辉与他的表弟也从其他房间中走出,手中握着打火机、香烟、手表等零碎物品,客厅里的酒品零食也被一一搜集,阳台上的实木晾衣杆也被拆出来了,瞬间,这家的物资便堆积成了一座小山。
三人围靠一起低声商议。决定暂且将这些物资先留在这,待下面几家中要是家里没丧尸,就把这家的物资搬过去,不然物资放这里,时间久了都会有尸臭。
拿出钥匙,做好标记,又开始了下一家的探索,还是之前的阵型,叶辉殿后观察环境,这次是表弟开门,雷诺在旁准备,钥匙插入门锁中,没有反应,只能更换钥匙,换了几把钥匙后,门内也没有传出一点声音,难道里面没丧尸,雷诺思索着,就在这时,表弟突然用力扭动了一把钥匙,惊讶地喊道:“咦,怎么回事?这把钥匙应该是对的,怎么门就是打不开!”
雷诺闻言,接过钥匙仔细尝试了一番,眉头紧锁。他沉思片刻后,得出了结论:“应该是里面被反锁了。”说完,他小心翼翼地凑近猫眼,然而,这一看却让他心头一紧——一只模糊的黑漆漆大眼睛正与他四目相对,吓得雷诺猛地一颤,心跳瞬间加速。
表弟和叶辉见状,立刻摆出战斗姿态,严阵以待,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待雷诺稍微平复心情后,他示意两人保持警惕即可,无需过度紧张。
表弟好奇地问道:“诺哥,你看到了什么?怎么把你吓成这样?”雷诺尴尬地笑了笑,解释道:“是幸存者!”
说罢,他轻轻敲了敲门,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温和而友好:“你好,我是你家楼上的邻居,我住25楼。我们应该见过面的,我们没有恶意的”
门内传来一个12、3岁女孩怯生生的声音,带着一丝疑惑和警惕:“你们没有恶意,那为什么拿钥匙开我们家的门?”这个问题让雷诺一时语塞,他总不能直接说出他们是为了寻找物资而来吧?
正当他琢磨着如何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时,小女孩又开口了,声音中带着一丝镇定:“我认得你们,你是住25楼的,后面的那个叔叔住28楼。”听到这里,雷诺心中一动,决定实话实说,毕竟欺骗一个无辜的女孩并没有任何意义。
他详细地向小女孩解释了他们获得钥匙的经过以及此行的目的,最后诚恳地说道:“小妹妹,你现在有两个选择。第一,你可以开门后跟我们一起走,我们会尽力保护你,并分给你食物和水。但是前提是你不能拖我们的后腿,要能够自己照顾自己。第二,你可以选择留在这里,我们不会再尝试开门了。你自己选吧。”
说出这番话时,雷诺心中其实也有些忐忑。带上小女孩无疑会增加他们的风险和负担,但在这个不确定性的世道下,如果对一个无助的小女孩不管不顾,他自己又觉得过意不去。虽然平时大家都没有什么交集,能够力所能及地帮助一把就还是帮一把吧。
小女孩没有犹豫,径直打开了房门,她的眼神中既有好奇也有戒备。雷诺对她露出了一个温暖的笑容,说道:“你好,我叫雷诺,以后你就叫我诺哥吧。这位是刘珏凡,你叫他凡哥就行。还有这位,也是我们的邻居,28楼的叶辉,你以后可以叫他辉叔。”
小女孩还没来得及开口,叶辉就有些闷闷不乐地说:“怎么你们就是叫哥,到我这就变成叔了呀?而且叫辉叔,听起来就像‘会输’,多不好听啊!”
小女孩闻言,机灵地抢先叫道:“叶叔!”这一声清脆的称呼让众人都笑了起来。表弟接着打趣道:“这个叶叔叫得挺好,辉哥,你看看你都三十而立的人了,还想让小妹妹叫你哥,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啊?”
叶辉嘟囔着:“我是觉得这样亲切嘛!算了,叶叔就叶叔吧,这样总比辉叔好听。”
小女孩随后转向雷诺和刘珏凡,乖乖地叫了声:“诺哥,凡哥。”雷诺趁机询问了小女孩的情况。
小女孩名叫苏清研,今年13岁,正在读初一。病毒爆发的那天,她的父母去超市购物,却再也没有回来。她的爷爷在大厅玩纸牌时变成了丧尸,这段时间她只能靠着家里的方便面和零食充饥。经过几天的消耗,家里的食物已经所剩无几。幸好雷诺他们及时出现,否则这个可怜的女孩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听到这里,雷诺三人心中都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他们清楚,现在家里存储的食物被吃完后,苏清研,这个年仅13岁的小女孩,就要面对外面的丧尸,否则她就得在家活活饿死。
“那以后我们就叫你小研吧,这样更亲切。”雷诺微笑着说道,“你现在还想住在自己家里呢,还是和我们住在一起?我们23楼有两个小姐姐,如果你愿意的话,等下我去和她们说说,这样你就不用一个人住了,也有个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