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艳梅领着林帆七拐八拐,来到公司附近的一家咖啡馆。还没进门,就听到一阵爽朗的笑声从里面传出来。胡艳梅推开门,示意林帆在靠窗的位置坐下,低声说道:“林总,他们就在里面,您看……”
林帆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三个年轻人正围着笔记本电脑热烈地讨论着什么,其中一个留着板寸头的男生格外引人注目,他做手势手势丰富,一看就是个技术宅。
“这位就是我跟您提过的,从美拍挖来的资深工程师,李强。”胡艳梅压低声音介绍道,“另外两位是他的搭档,都是做短视频内容的高手。”
林帆点点头,示意胡艳梅先别打扰他们,自己则饶有兴致地观察起来。他拿起手机,打开美拍App,搜索了几条热门视频,发现其中竟然有好几条都出自这个团队之手。
“看来,你这次是挖到宝了。”林帆放下手机,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安排个时间,我想和他们正式谈谈。”
“没问题,我这就去安排。”胡艳梅兴奋地点头应道,快步走到那几位年轻人身边,低声说了几句。
林帆回到公司,屁股还没坐热,齐亮就敲门进来了。“林总,跟拼夕夕那边联系上了,他们对我们的投资很感兴趣。”齐亮一脸兴奋,“我已经约了他们市场部的负责人明天见面详谈。”
“很好。”林帆对拼夕夕的反应早有预料,毕竟现在拼夕夕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急需资金注入,“A轮投资我可以全包了,你重点跟他们谈谈我们后续的合作方案,一定要保证我们的利益。”
“明白!”齐亮用力点点头,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道,“林总,您真的看好拼夕夕吗?他们现在可是被很多人唱衰啊。”
“眼光要放长远一些,小齐。”林帆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有些机会,现在不抓住,以后可就没了。”
“您说得对!”齐亮被林帆的气势所感染,信心十足地保证道,“我明天一定拿下他们!”
“咚咚咚……”
一阵敲门声打断了林帆和齐亮的谈话,王丹推门而入,“林总,新秘书到了,您看现在方便面试吗?”
“让她进来吧。”林帆示意王丹将人带进来,目光落到门口,一位身穿职业套装,气质优雅的年轻女孩走了进来……“林总好,我叫吕小米,很高兴能来面试。”女孩落落大方地走到林帆面前,微微鞠躬。
林帆上下打量着吕小米,只见她五官精致,一头乌黑的长发整齐地扎成一个发髻,一身黑色职业套装衬托出她高挑的身材,举止之间透着一股干练和自信。
“简历我看过了,你的工作经验很丰富。”林帆示意吕小米坐下,“我想了解一下,你为什么选择来我们公司?”
“我一直很关注贵公司,尤其佩服您白手起家的魄力。”吕小米语气真诚,“我认为贵公司发展潜力巨大,我很希望能加入这个团队,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很好。”林帆点点头,又问了几个关于工作态度、抗压能力之类的问题,吕小米的回答都无懈可击,展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
“我相信你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秘书。”林帆最终拍板决定,“明天就可以来上班,试用期三个月,工资按照公司标准,试用期后会有相应的调整。”
“谢谢林总,我一定会努力工作,不辜负您的期望!”吕小米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送走吕小米,林帆看了眼时间,已经快到中午了。他起身前往公司附近的餐厅,人资部已经安排好了和视频团队负责人的午餐会面。
推开包厢门,林帆发现里面已经坐了三个人,正是早上在咖啡馆里见到的那几位年轻人。
“林总好,我是李强。”板寸头男生率先站起来,热情地和林帆握手,“这两位是我的同事,张涛和王丽丽。”
接下来的午餐更像是一场面试,只不过面试的角色互换了。三位年轻人轮番上阵,从技术、内容、运营等多个角度向林帆阐述了他们的想法和规划,言语间充满了对短视频行业的热爱和自信。
林帆一边认真倾听,一边不时地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试图考验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应变能力。让他感到意外的是,这几位年轻人虽然经验不算丰富,但对行业的理解却十分深刻,面对他的提问也总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我很欣赏你们的才华和热情。”一顿饭下来,林帆对这支年轻的团队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决定给你们一个机会,加入我们公司,一起打造一个全新的短视频平台。”
“真的吗?太棒了!”三位年轻人兴奋地欢呼起来,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不过,我有一个条件。”林帆语气严肃,“加入我的团队,就要服从我的管理,按照我的思路去做,你们能做到吗?”
“没问题!”三人异口同声地回答道,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坚定。
回到办公室,林帆还没来得及休息,胡艳梅就敲门进来了,神色有些凝重,“林总,胡敏和顾锋他们……”“怎么了?慢慢说。”林帆示意胡艳梅坐下,语气平和地问道。他知道,能让这位做事一向稳妥的运营总监露出如此表情,事情必然不简单。
“是这样的,”胡艳梅深吸一口气,“胡敏和顾锋他们,在分发系统的理念上产生了严重分歧,谁也说服不了谁,现在整个技术团队的气氛都非常紧张。”
林帆微微皱眉,胡敏和顾锋都是公司技术骨干,两人在工作上一直配合默契,怎么突然就闹起了矛盾?“具体是什么分歧?你详细说说。”
胡艳梅娓娓道来,原来,随着平台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内容分发系统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技术团队决定开发一套全新的智能分发系统。
在系统的设计理念上,胡敏主张采用更加激进的算法,尽可能地提高内容与用户之间的匹配度,追求极致的个性化推荐。而顾锋则认为应该更加注重内容的整体质量和平台的价值导向,担心过度依赖算法会导致劣质内容泛滥,不利于平台的长期发展。
“他们俩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只是选择的路径不同。”胡艳梅叹了口气,“我已经分别找他们谈过话,希望他们能互相理解,妥善解决分歧,但效果都不太理想。”
林帆沉吟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脑海中迅速分析着当前的局势。他知道,技术路线的选择对于平台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一旦决策失误,后果不堪设想。
“你有什么建议?”林帆抬头看向胡艳梅,他知道这位经验丰富的运营总监肯定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我的想法是,不如给胡敏单独成立一个团队,让他放手去尝试他的想法。”胡艳梅语气坚定,“我相信以他的能力,一定能开发出一套优秀的智能分发系统。至于顾锋这边,可以继续优化现有的系统,同时也要加强对内容质量的把控。”
林帆眼睛一亮,胡艳梅的提议正中下怀。这样做既可以避免因技术路线之争而影响团队的团结,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技术团队的创新活力,可谓一举两得。
“好,就按你说的办。”林帆果断拍板,“你去找胡敏谈谈,问问他的想法,如果他愿意,就让他组建自己的团队,公司会全力支持他的工作。”
胡艳梅领命而去,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林帆的这个决定,不仅是对胡敏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对技术创新的大力支持。
“胡敏,林总同意了,你可以组建自己的团队,放手去干吧!”胡艳梅语气激昂,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胡敏。
“真的吗?太好了!”胡敏激动地站起身,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证明自己的实力。
夕阳西下,林帆处理完最后一份文件,伸了个懒腰,感到一阵疲惫。他看了一眼时间,已经晚上七点多了。
“吕小米,你进来一下。”林帆按下内线电话,对着话筒说道。
“林总,您找我?”不一会儿,吕小米敲门走了进来,脸上带着职业化的微笑。
“坐吧。”林帆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今天第一天上班,感觉怎么样?”
“一切都好,谢谢林总关心。”吕小米落落大方地坐下,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同事们都很热情,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那就好。”林帆点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吕小米,“这是公司最近的业务数据,你先熟悉一下。”
吕小米接过文件,认真地翻阅起来。
“对了,还有一件事。”林帆突然想起什么,“你帮我写一封邮件,发给全体员工,就说……”
林帆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吕小米抬起头,目光期待地望着他。
“就说……”林帆深吸一口气,“公司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希望全体员工……”“就说……”林帆深吸一口气,“公司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希望全体员工……”他突然卡住了,脑海中闪过无数种说法,却又觉得都不够贴切。
吕小米抬起头,目光期待地望着他,等待着下文。
林帆揉了揉眉心,将思绪拉回现实。他想起今天处理的种种事务,从视频团队的创意瓶颈到与拼夕夕合作的谈判细节,从技术团队的分歧到新秘书的入职培训,每一件事都考验着他的判断力和决策力。
“算了,你先把手头的工作整理一下,邮件的事明天再说。”林帆最终放弃了,他意识到自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如何才能写出一封真正鼓舞人心的邮件,而不是流于形式的空话套话。
吕小米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点头答应,起身离开了办公室。
林帆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报销单,心中五味杂陈。每一张单据背后都是一笔笔支出,每一笔支出都代表着公司的成本。他想起了前世自己创业时,为了控制成本,精打细算,甚至连一张打印纸都要两面使用。
“难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必然要牺牲效率,增加管理成本吗?”林帆喃喃自语。他拿起一张报销单,上面赫然写着“招待费:5888元”。
“签还是不签?”林帆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知道,如果严格按照公司制度,这张单据的审批流程至少需要三天,而且还要经过财务部门的审核。但他也明白,如果事事都要亲力亲为,那他这个老板就真的成了“签字机器”,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公司的发展战略。
“权力与效率,究竟该如何平衡?”林帆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脑海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才能找到最优解。
最终,林帆还是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他告诉自己,这不是妥协,而是为了更高的效率,是为了给团队更大的信任和支持。
“也许,是时候对公司的管理制度进行一次改革了……”林帆放下签字笔,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内线:“吕小米,你进来一下,帮我安排一下,明天上午九点,召开全体总监会议……”
林帆签完字后,身子后仰,陷入了老板椅中。窗外暮色渐浓,城市的车流声像一条永不停歇的河流。他脑海中回放着今天发生的一幕幕:技术团队为了一行代码争得面红耳赤,视频团队为了一个创意绞尽脑汁,而他,则被各种琐碎的审批、签字、会议塞满了整个下午。
“公司越大,效率反而越低了吗?”林帆自问着,他知道,管理成本的上升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但他不想让公司变成一台臃肿的机器,效率低下,行动迟缓。
“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保证公司的规范运作,又要提高决策效率,激发团队活力。”林帆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他在思考,如何才能让公司像创业初期那样,充满激情和创造力。
“吕小米,你进来一下。”林帆按下内线电话,他想到了一个主意,或许可以先从一个小范围的尝试开始。
“林总,您找我?”吕小米推门进来,脸上带着几分疑惑。
“帮我通知一下王丹、陈望、胡艳梅和齐亮,十分钟后到小会议室开个短会。”林帆吩咐道,眼神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好的,林总,我马上去通知。”吕小米点头应道,转身准备离开。
“等等,”林帆叫住了她,“你把会议纪要的格式整理一下,发我邮箱,明天开会的时候要用。”
“会议纪要?”吕小米愣了一下,公司已经很久没有开过全体总监级别的短会了,通常情况下,这种级别的会议都需要提前一周预约时间,并准备好详细的会议议题和材料。
“对,就按照我刚才说的,公司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需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林帆顿了顿,他需要一个简洁有力的开头,来抓住所有人的注意力。
“您稍等,我马上写好。”吕小米从包里掏出笔记本,快速地记录着。不到五分钟,她便将写好的内容递给了林帆,“林总,您看这样可以吗?”
林帆接过笔记本,目光扫过那段文字,眉头微微一皱,他一眼就看出这段文字并非吕小米原创,而是从网上复制粘贴的。但他没有立即点破,而是将笔记本递回给吕小米,“你先拿给王丹和陈望看看,让他们提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