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1999
我攥着红包站在酒店旋转门前,金箔纸在掌心里渗出细密的汗。大堂经理正指挥工人往罗马柱上缠绕紫藤花,塑料花瓣簌簌落在水晶吊灯上,像极了二十年前那个暴雨夜——表姐的婚纱被狂风掀起,镶钻头冠勾断了酒店门帘,三万串施华洛世奇水晶倾泻如瀑。
\"王姐!\"新郎父亲从电梯里冲出来,藏蓝色西装前襟沾着蛋黄酱,\"婚庆公司说加急费要另算,您看这...\"
我跟着他穿过堆满鲜花的走廊,十八个化妆师围着新娘像工蜂簇拥蜂后。蕾丝裙撑占满整个包厢,空气里浮动着发胶与焦虑的气息。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丈夫发来的消息:\"老周儿子婚礼改到小南国了,明早十点。\"
推开302包厢的门时,我以为走错了片场。
白墙上贴着剪纸红双喜,投影仪在幕布投出\"李明远&陈雪柔新婚志喜\"的ppt。穿酒红色旗袍的女孩正踮脚调整话筒架,露出半截白皙的后腰,那里纹着行小字:\"1999.9.9\"。
\"王阿姨!\"李明远从折叠椅堆里钻出来,运动鞋上沾着墙灰,\"雪柔非说要自己装音响,您先坐。\"
陈雪柔转身的刹那,我看见了命运的隐喻。她没戴美瞳的眼睛像两丸浸在清水里的黑玛瑙,左手无名指缠着创可贴,右手还握着螺丝刀。二十年前的此刻,我表姐应该正往指甲上涂第十层蔻丹。
\"这是我们的婚礼手册。\"泛着油墨香的A4纸递过来,扉页印着卡通婚纱照——两个火柴人牵着手站在民政局门口。目录页用加粗字体写着:\"第一章:我们为什么结婚(李明远执笔)\"。
老周端着茶壶挨桌添水,他妻子在角落拆整箱的Ad钙奶。\"雪柔说这是她的童年味道。\"周太太把吸管插进塑料膜,\"俩孩子非要把酒席钱省下来买国债。\"
十点零八分,陈雪柔按下投影笔。1999这个数字跳出来时,我听见背后有老人摘老花镜的声响。
\"那年我父母在纺织厂相识。\"ppt切换成泛黄的车间照片,穿工装的青年男女隔着纺织机对望,\"流水线噪音太大,我爸总把情书抄在瑕疵布料的标签上。\"
李明远接过分屏遥控器:\"我爸妈是厂区夜校同学,我妈总偷塞煮鸡蛋给我爸补营养。\"大屏幕突然弹出张泛黄的结婚证,登记日期是1999年9月9日。
包厢忽然响起口琴声。老周不知何时站在窗前,吹的竟是《大约在冬季》。阳光透过他稀疏的白发,在水泥地上织出一张流动的网。周太太往每桌分发牛皮纸袋,里面装着椒盐花生和话梅糖。
\"这是当年我们的喜糖。\"她眼角笑纹里闪着碎钻般的光,\"下岗潮时婚宴从三十桌减到三桌,剩的喜糖吃了整年。\"
陈雪柔解开旗袍领口的盘扣,露出锁骨下方的小纹身——是个条形码。\"明远在图书馆给我扫码表白时,扫描枪'滴'的那声,比我听过的所有婚礼进行曲都动听。\"满场哄笑中,她举起缠创可贴的手,\"装修婚房时他砸了四次手指,现在能弹《致爱丽丝》了。\"
李明远真的坐在电子琴前弹起来。错音像雨点打在铁皮屋顶,陈雪柔跟着哼唱,老周的口琴不知何时变成了和声。当最后个音符消散时,我摸到眼角有凉意,1999年的暴雨夜突然从记忆深处浮起——表姐在化妆间摔了粉饼,哭喊着说婚纱不是高定款。
\"请双方父母交换礼物。\"陈雪柔的声音有些抖。四位老人互赠的竟是泛黄的笔记本:周太太的纺织机维修记录,陈父的夜校笔记,老周的工会会议纪要,李母的营养食谱。
投影幕布上开始滚动微信聊天记录。\"这是他们反对我们旅行结婚时的对话。\"李明远笑着点开语音条,四位老人此起彼伏的\"胡闹\"声引得全场大笑。突然插进段视频:雪柔教婆婆用美颜相机,明远帮岳父注册健康码,四个花白的脑袋挤在手机屏幕前。
我捏着早已被体温焐热的红包,想起出门前丈夫的嘀咕:\"现在年轻人结婚怎么跟过家家似的。\"此刻老周正用开瓶器起Ad钙奶的塑料盖,噗嗤声里,1999年的纺织机仿佛仍在轰鸣。
陈雪柔最后展示的ppt是张曲线图:\"省下的婚庆费用按五年期国债利率计算...\"数字在包厢引起小小的惊呼。李明远突然单膝跪地,这次掏出的是房产证:\"首付是从恋爱基金里抠出来的,每月还贷额正好是你爱喝的奶茶钱。\"
散场时我发现旗袍姑娘后腰的纹身全貌:\"1999.9.9-∞\"。走廊外传来施工声,工人们正在拆除对面豪华厅的星空顶。紫色帷幔委顿在地,像条蜕下的蛇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