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厂长的烦恼
两个星期过去了,李磊坐在厂长办公室那张宽大的老板椅上,手里夹着根中华烟,烟雾缭绕中,他的眉头紧锁。他知道,赵丽雅——也就是蕊蕊的妈,现在肯定还因为他那次“趁火打劫”记恨着他。毕竟她是大股东,手里捏着70%的股份,自己这30%加上厂长的头衔,说白了也就是个高级打工仔。要是哪天赵丽雅缓过劲来,找个由头把他踢出去,他这厂长梦可就真成了一场空。
李磊盯着办公桌上那堆乱七八糟的文件,头疼得要命。王建国走的时候,把厂里能带走的关系都带走了,留下的这些文件对他来说跟天书差不多。他以前在流水线上拧螺丝,哪管过什么财务报表、供货合同啊?现在硬着头皮翻了几页,勉强看懂了个大概:星辰电子厂成立十多年,规模在业内算小的,只能接些边角料活儿,比如对讲机、直播设备、蓝牙耳机、充电线、充电插头之类的小单子。想去给大厂代工手机、平板这种大活儿,人家根本不带他玩儿。
更糟的是,文件里清清楚楚地写着,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厂子的利润率一直在下滑。王建国那老狐狸显然早就看透了这一点,才毫不犹豫地把这个烫手山芋甩给了赵丽雅。他估计是算准了赵丽雅一个家庭主妇玩不转这摊子,等厂子彻底撑不下去,要么破产清算,要么赵丽雅自己上门求他低价回购。为了让这计划天衣无缝,他还“贴心”地带走了所有上下游经销商的关系,摆明了是要让厂子自生自灭。
李磊试着以厂长的身份去联系那些供货商和客户,想重新建立关系,可效果微乎其微。不是电话没人接,就是对方敷衍两句就挂了。他怀疑王建国在背后使了绊子,那些老关系户估计都被打了招呼,谁也不敢轻易跟他合作。结果就是,加工订单像断了线的风筝,哗啦啦地少了一大半。厂里流水线上的机器三天两头停工,工人们没事干就聚在一起聊天打牌,车间里一股子死气沉沉的味道。
李磊坐在办公室里,烟是一根接一根地抽,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头。他盯着财务报表上那越来越少的流动资金,心里像压了块大石头。再过两三个月,厂里的钱可能连工资都发不下了。更别提还有好几笔供货商的货款没付,那些催款电话隔三差五就打过来,语气一个比一个凶。他知道,自己好不容易爬到这一步,绝不能给赵丽雅任何把他拿下的借口。可现在这局面,简直是四面楚歌,进退两难。
“妈的,这厂子怎么这么难搞!”李磊狠狠把烟头摁进烟灰缸,抓了抓头发,脑子里乱成一团。他站起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嘴里嘀咕着:“不能坐以待毙,得想个办法……得让这破厂子活过来!”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李丽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叠文件,低眉顺眼地说:“李厂长,这是上个月的财务报表和这个月的订单情况,您过目一下。”
李磊接过文件,随手翻了两页,看到那少得可怜的订单数量,气得差点把文件摔地上。他瞪了李丽一眼,没好气地说:“这点破单子还拿来给我看?你们招的那些人是干什么吃的?就不能想想办法拉点业务回来?”
李丽被他吼得一缩脖子,小声辩解:“李厂长,我、我已经尽力了。可是听他们说那些老客户都不接电话,新客户又不好找……”
“尽力?尽力就这结果?”李磊冷笑一声,挥挥手打断她,“行了,别说了,出去吧。我自己想办法。”
李丽赶紧点头,像是逃命似的溜了出去。李磊重新坐回椅子上,点上根烟,眯着眼盯着天花板。忽然,他脑子里灵光一闪,想起以前在流水线上听工友们聊过的一个笑话:有个小厂子快倒闭了,老板突发奇想,把厂里的产品包装成“限量版”,硬是卖出了高价,愣是把厂子救活了。
“限量版……”李磊嘴里念叨着,眼睛慢慢亮了起来。他一拍桌子,站起身,自言自语道:“对啊!我他妈怎么没想到呢?咱们厂子不是做蓝牙耳机、充电线这些小玩意儿吗?老子把它们包装成‘高端货’,卖给那些爱装逼的有钱人,不就行了?”
他越想越觉得这主意靠谱,立马把李丽又叫了回来。李丽刚出去没两分钟,又被喊回来,心里直打鼓,生怕李厂长又要发脾气。她战战兢兢地站在门口,小声问:“李厂长,您还有啥指示?”
李磊这回没吼她,反而咧嘴一笑,露出个有点猥琐的表情:“李主任,别紧张,哥有个发财的路子,想跟你商量商量。”
“发财的路子?”李丽一愣,疑惑地看着他。
“对!”李磊兴奋地搓了搓手,把自己的“妙计”一股脑儿说了出来,“咱们厂子不是做蓝牙耳机、充电线这些东西吗?以前都是卖给批发商,几块钱一个,利润薄得跟纸似的。现在,咱们换个玩法——把这些破玩意儿包装成‘高端定制款’,弄个花里胡哨的盒子,起个洋气的名字,再编个故事,说什么‘匠心打造,限量发售’,然后卖给那些有钱又爱显摆的傻子,一个卖个几百块,利润翻十倍都不止!”
李丽听完,眼睛瞪得溜圆,半天没回过神来。她结结巴巴地说:“李厂长,这、这能行吗?咱们这耳机、充电线质量也就那样,卖几百块,谁会买啊?”
“谁会买?”李磊嘿嘿一笑,点了点自己的脑袋,“你不懂,这年头,有钱人买东西不看质量,看的是面子!只要包装够高大上,故事编得够感人,他们才不管你东西好不好用呢!我跟你说,我以前在流水线上听过一个段子,有个厂子把库存的破拖鞋包装成‘手工皮革限量款’,卖出去好几万双,愣是赚翻了!咱们为啥不能试试?”
李丽还是有点怀疑:“可咱们没做过这种高端货,包装、宣传这些怎么办?”
“简单!”李磊大手一挥,信心满满地说,“包装我去找个印刷厂设计,弄得越豪华越好,宣传嘛,咱们在网上发帖子、拍短视频,找几个托儿装成买家吹一波,多简单的事儿!至于产品本身,不用改太多,耳机壳子上喷点金漆,充电线上弄点花纹,再贴个假钻,傻子都看不出来!”
李丽被他这股子“土匪逻辑”震得有点懵,但又觉得好像有点道理。她犹豫了一下,问:“那……那咱们得投多少钱啊?厂里现在资金本来就紧张。”
“投个屁钱!”李磊摆摆手,“先用厂里现有的库存改,包装费我找个便宜的印刷厂,能省就省。等第一批卖出去,赚了钱再扩大规模。放心,这买卖稳赚不赔!”
李丽听他越说越离谱,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但看李磊那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也不好再泼冷水,只能硬着头皮点头:“那行吧,李厂长,我听您的。您说咋干就咋干。”
“哈哈,这就对了!”李磊一拍桌子,站起身,“走,李主任,咱俩现在就去车间挑库存,下午我去找印刷厂谈包装的事儿。这事儿成了,哥给你涨工资!”
接下来的几天,李磊像打了鸡血一样,带着李丽和几个工人,把厂里积压的库存翻了个底朝天。他挑出一批蓝牙耳机和充电线,亲自上手,用喷漆在耳机壳子上喷了个金光闪闪的涂层,又找了点廉价的塑料钻石贴在充电线上,硬生生把这些几块钱成本的小玩意儿弄得像模像样。他还逼着李丽想了个洋气的名字,叫什么“星辰臻选系列”,听着就挺唬人。
包装的事儿也好办,李磊跑了趟城郊的印刷厂,找了个小作坊,花了几千块钱设计了一套金光闪闪的礼盒,盒子外面印上“匠心独运,限量珍藏”的字样,里面还塞了张假得不能再假的“设计师手稿”,说是“国际大师操刀设计”。他看着这堆东西,满意得不得了,觉得自己简直是个商业天才。
至于宣传,李磊更是不含糊。他花了几百块在网上找了个水军团队,让他们在各大论坛、短视频平台上狂发帖子,吹嘘“星辰臻选系列”是“国货之光”“高端人士必备单品”。他还亲自上阵,拍了个短视频,穿着那身地摊西装,手里拿着个金光闪闪的耳机,装模作样地说:“我,李磊,星辰电子厂厂长,向大家隆重推荐我们的匠心之作——星辰臻选系列!限量发售,先到先得!”视频拍得那叫一个粗糙,但他不在乎,反正有水军帮忙刷热度。
没过几天,这堆“高端货”还真卖出去了一些。买家大多是些爱慕虚荣的小老板和网红,一个耳机卖288块,一根充电线卖188块,利润高得离谱。李磊看着账户里多出来的几万块钱,乐得嘴都合不拢,觉得自己这厂长当得真是妙啊!
不过,他也知道,这招“以次充好”只能救一时之急,厂子要想真活过来,还得有正经订单。他一边继续忽悠着卖“限量版”,一边开始琢磨别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