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四时气(上)
角色
1. 小岳:逗哏,对中医经典《灵枢·四时气》感兴趣,想和搭档探讨。
2. 老孙:捧哏,配合小岳讨论,时不时吐槽。
正文
小岳(满脸兴奋,蹦跳上台):“哟呵!老孙,好些日子没见,怪想您的!”
老孙(白他一眼,撇嘴道):“去去去,也就几天没见,瞧你这一惊一乍的,跟捡着宝似的。”
小岳(嘿嘿憨笑,神秘兮兮):“老孙,我跟您说,我最近研究了个‘大宝贝’!”
老孙(双手抱胸,好奇追问):“哟?什么大宝贝?就你,还能研究出啥,别是又闹笑话吧。”
小岳(瞬间挺直腰板,一本正经):“我研究《黄帝内经·灵枢经》里的《灵枢·四时气》呢。这里面讲的中医、节气、治病的门道,那可深了去了!”
老孙(瞪大眼睛,满脸惊讶):“嚯!就你,还研究上这高深玩意儿了?你能看懂吗?可别瞎吹牛。”
小岳(摇头晃脑,像个老学究):“您还别小瞧我。我给您念念这开头:黄帝问于岐伯曰:夫四时之气,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为定?岐伯答曰: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
老孙(皱着眉头,连连摆手):“停!停!这说的啥呀,跟天书似的,你能不能说点人话?”
小岳(拍着胸脯,热情讲解):“老孙,这意思是黄帝问岐伯,四季气候不一样,各种病的产生也有原因,那针灸治疗咋确定方法呢?岐伯就回答,四季邪气伤人的地方不同,针灸就得找准穴位。您瞧,老祖宗多有智慧!”
老孙(摸着下巴,点头认可):“听你这么一解释,还真是这么回事。不过这跟咱日常生活有啥关系啊?”
小岳(眼睛放光,手舞足蹈):“关系大着呢!您想啊,春天的时候,按这里说的,针刺得取络脉分肉的间隙,病重就深刺,病轻就浅刺。春天人容易感冒,中医说不定就按这个治。”
老孙(笑着调侃):“哟!没想到你还真像模像样。那夏天呢,夏天怎么个治法?”
小岳(兴致勃勃,唾沫横飞):“夏天就取用阳经、孙络,或者取分肉之间,透过皮肤浅刺。夏天天热,人容易中暑,身上出些小毛病,中医扎针没准就参考这个。”
老孙(双手抱胸,质疑道):“你这说得有依据吗?可别在这儿瞎忽悠我。”
小岳(着急地跺脚,比划着):“我可没忽悠您!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再听听这秋天,秋天针刺得取用各经的输穴,病邪在六腑的,就用合穴。秋天干燥,人容易咳嗽、肠胃不舒服,就按这个方法治。”
老孙(半信半疑,歪着头):“行,那冬天呢?我倒要看看你还能说出什么花样。”
小岳(得意洋洋,摇头晃脑):“冬天就取用各经的井穴和荥穴,还得深刺,留针时间要长。冬天冷,关节疼啥的毛病多,这么扎针说不定就能缓解。”
老孙(无奈地笑,轻轻推搡小岳):“你呀,还真对这东西上了心。听着倒挺有意思。”
小岳(拉着老孙的胳膊):“那可不!这里面学问大了去了。下次您要有个头疼脑热的,我就按《灵枢·四时气》里说的,给您找个老中医,保准药到病除!”
老孙(甩开小岳的手,没好气地说):“去去去!我可不敢让你瞎折腾。”(两人鞠躬下台。)
白话四时气(下)
角色
1. 小岳:逗哏,继续和老孙讨论《灵枢·四时气》后面的内容。
2. 老孙:捧哏,对小岳的解读时而赞同,时而吐槽。
正文
小岳(又蹦蹦跳跳上台,满脸笑容):“老孙,咱接着聊《灵枢·四时气》!”
老孙(无奈地笑,摇头叹道):“你呀,还真是不依不饶。行,接着聊,我倒要看看你又发现了啥新玩意儿。”
小岳(清了清嗓子,摇头晃脑):“您听这句: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痏,风肤胀,为五十痏。取皮肤之血者,尽取之。”
老孙(眉头紧皱,一脸茫然):“这说的啥呀?痏是个啥东西?你又开始念天书了。”
小岳(耐心解释,比划着):“老孙,这温疟就是一种疟疾,得了这病不出汗,就取五十九个治疗热病的主要穴位来治;风肤胀,就是皮肤浮肿,就取五十个治疗水病的穴位。要是皮肤有血络,就把血放出来。这痏,指的就是穴位。”
老孙(瞪大眼睛,惊讶道):“嚯!古人这治病方法还挺具体。那后面呢,后面又说了啥?”
小岳(接着摇头晃脑地念):“飧泄,补三阴之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热行乃止。”
老孙(好奇地凑过去,追问):“飧泄又是什么病?听着怪拗口的。”
小岳(眉飞色舞,讲解道):“飧泄就是咱们说的腹泻,拉肚子。得了这病,就得补三阴交穴,还要往上刺阴陵泉穴,而且要长时间留针,直到针下有热感了才能停。您瞧瞧,中医治病多讲究!”
老孙(点头认可,感慨道):“是挺讲究。不过这针法,一般人可弄不了。”
小岳(又开始念):“转筋于阳治其阳;转筋于阴治其阴。皆焠刺之。”
老孙(疑惑地挠头):“转筋我知道,就是抽筋。这焠刺又是什么?别又整些让人听不懂的词儿。”
小岳(手舞足蹈,生动描述):“转筋在外侧部位,就取三阳经的穴位;在内侧部位,就取三阴经的穴位。这焠刺啊,就是用火针治疗,把针烧红了扎进去。”
老孙(瞪大了眼睛,倒吸一口凉气):“用火针?这得多疼啊!想想都受不了。”
小岳(笑着摆摆手):“为了治病嘛,忍一忍就好了。再听听这句:徒先取环谷下三寸,以铍针针之,已刺而筩之,而内之,入而复之,以尽其水,必坚。”
老孙(不耐烦地打断):“行了行了,别念了!赶紧解释解释,到底啥意思。”
小岳(笑着说):“这是说治水肿的方法,先在脐下三寸的地方,用铍针来刺,然后再用中空的针吸肚子里的水,反复弄,把水放完,肚子就会变得坚实。不过这环谷这个穴位,具体在哪现在不太清楚了。”
老孙(感叹道):“古人的智慧真让人佩服。不过有些东西现在理解起来还真费劲。”
小岳(总结道,挥舞着手臂):“所以说,这《灵枢·四时气》里藏着大学问,咱得好好研究,说不定对现代医学都有启发呢!”
老孙(点头赞同,拍了拍小岳的肩膀):“行,你这研究没白做,还真让我长见识了。”(两人再次鞠躬下台,结束这场关于《灵枢·四时气》的相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