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要那些事儿
小岳:逗哏,对中医知识一知半解但充满好奇,性格活泼,常因误解闹笑话。
老孙:捧哏,精通中医理论,耐心给小岳讲解,沉稳且专业。
小岳:(蹦蹦跳跳上台,满脸笑容)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啊!我是小岳,旁边这位,那可是知识渊博的老孙老师!
老孙:(笑着点头)不敢当不敢当,就是懂点皮毛。
小岳:老孙呐,我最近对中医那叫一个痴迷,感觉中医特别神奇,啥都能治。
老孙:(笑)中医确实博大精深,但也不是啥病都能手到擒来,这里面学问大着呢。
小岳:我听说《黄帝内经》里有一篇叫《诊要经终论篇》,这名字听起来就高深莫测,您快给我讲讲。
老孙:这《诊要经终论篇》啊,主要讲的就是中医诊断的要点,还有经脉气血衰竭的一些情况。就说这诊断吧,讲究可多了。
小岳:(眼睛瞪大)诊断不就是问问病情,看看舌头,摸摸脉嘛,能有啥讲究?
老孙:(摆摆手)您这理解太简单了。中医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诊断也得看季节。比如说春天和秋天,这时候人体的气血在比较浅表的位置,所以针刺的时候就得浅刺。
小岳:(疑惑)为啥春天和秋天就得浅刺啊?这和季节有啥关系?
老孙:春天万物生发,人体的气血也跟着往外走,到了秋天呢,阳气开始收敛,但还没完全藏起来,气血都在浅层。就好比春天像刚发芽的小草,根还浅,秋天像要成熟的庄稼,还没完全扎根到深处。这时候要是刺深了,就容易伤到气血。
小岳:(恍然大悟)哦,有点明白了,那夏天和冬天呢?
老孙:夏天人体气血更浮浅,针刺就得更浅,差不多就在皮肤那层。冬天就不一样了,气血都藏到身体里面去了,这时候针刺就得深一些,得刺到筋骨那。
小岳:(惊讶)这也太复杂了吧!照您这么说,中医看病还得看日历啊?
老孙:(笑)这可不是看日历这么简单,这是中医天人合一的理念。人体和自然是一个整体,季节变化对人体影响可大了。您看现在好多人,冬天非要穿得特别少,露个脚脖子啥的,这就违背了自然规律,时间长了身体能不出问题嘛。
小岳:(不好意思地笑)哎呀,您说的好像是我,我冬天有时候也不爱穿秋裤。那除了季节,这诊断还有啥讲究啊?
老孙:还有月相呢。月亮的盈亏变化也和人体气血有关系。月圆的时候,人体气血就比较充实,肌肉也结实,卫气运行得也通畅。月缺的时候呢,气血就相对虚弱,卫气也弱。
小岳:(好奇)这月亮和人体气血还有关系啊?这也太神奇了吧。那医生看病还得看月亮啊?
老孙:(笑)虽然不是说看病的时候一直盯着月亮看,但医生心里得有数。比如说月圆的时候,就不太适合用泻法,不然容易把气血泻得太厉害了。月缺的时候呢,就不太适合用补法,怕邪气补不出去,留在身体里。
小岳:(感慨)这中医也太难学了,我感觉比我背相声段子还难。那说完诊断,这篇里还讲啥了?
老孙:还讲了针刺的禁忌和要点呢。针刺深浅要是不当,那问题可大了。
小岳:(紧张)啊?针刺深浅还有讲究啊?我还以为扎进去就行了呢。
老孙:(严肃)那可不行。比如说春天的时候,本来应该浅刺,要是刺深了,刺到筋骨了,那就会损伤肝气。
小岳:(疑惑)损伤肝气会咋样啊?
老孙:肝气受损,气血就郁滞了,人可能就会感觉胁肋部胀痛,情绪也不好,容易发脾气。您看现在好多年轻人,压力大,又不注意生活习惯,肝气不舒的可多了。
小岳:(若有所思)好像还真是,我有时候压力大了,也老爱发脾气。那夏天要是刺深了呢?
老孙:夏天刺深了,就容易损伤心气。心气一散,人就容易心慌、心悸,还可能失眠。您看现在好多人熬夜,其实就是在耗伤心气,再加上不正确的针刺,那心脏问题就更严重了。
小岳:(惊讶)这么严重啊!那这针刺深浅到底咋把握啊?
老孙:这就得靠医生的经验和对人体经络气血的了解了。首先得知道病在哪个经络、哪个脏腑,根据这个来决定针刺的深浅和穴位。而且针刺的时候,还有顺序和原则呢。
小岳:(好奇)针刺还有顺序啊?这又咋回事?
老孙:比如说,要先明确病在何经何脏,然后根据经络气血的虚实来针刺。要是实证,就用泻法,把邪气泻出去;要是虚证,就用补法,把正气补起来。
小岳:(似懂非懂)哦,我好像有点明白了。那这顺序呢?
老孙:一般先刺病变部位的经脉,然后再根据病情,看看需不需要刺其他相关经脉。比如说,要是肝脏有问题,那就先刺肝经上的穴位,然后再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看看要不要刺肾经或者心经的穴位。
小岳:(感慨)这中医真是太复杂了,感觉比解数学题还难。那说完针刺,这篇里还有啥内容啊?
老孙:还讲了经脉气血衰竭的表现和预后呢。这可关系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人的生死。
小岳:(紧张)啊?这么严重啊!那您快给我讲讲。
老孙:比如说太阳经气血衰竭,人就会出现戴眼、反折、瘈疭这些症状。
小岳:(疑惑)这戴眼、反折、瘈疭都是啥意思啊?我怎么听不明白。
老孙:戴眼就是眼睛往上看,眼珠子都不会动了。反折就是身体往后仰,像张弓一样。瘈疭就是抽搐,手脚乱动。这是因为太阳经循行在人体背部,主一身之表,它的气血衰竭了,筋脉就失养,所以就出现这些症状。
小岳:(害怕)这听起来太吓人了。那少阳经气血衰竭呢?
老孙:少阳经气血衰竭,人就会耳聋,全身关节都松弛无力,眼球和眼系都好像要脱离了一样。
小岳:(惊讶)怎么会这样啊?这少阳经是干啥的啊?
老孙:少阳经循行在耳部和四肢关节,它的气血一衰竭,耳部和关节就得不到滋养,自然就出现这些问题了。您看现在好多年轻人,天天戴着耳机,声音还开得特别大,这对少阳经的气血影响可不好。
小岳:(不好意思地笑)哎呀,我有时候也这样。那阳明经气血衰竭又会咋样啊?
老孙:阳明经气血衰竭,人就会面部肌肉抽搐,还容易惊恐,胡言乱语,脸色发黄,上下经脉气血亢盛,但是肌肤却没感觉了。
小岳:(好奇)这阳明经和这些症状有啥关系啊?
老孙:阳明经多气多血,它要是出问题了,气血就乱了。面部肌肉得不到正常的滋养,就会抽搐。气血乱了,神志也受影响,所以就惊恐、胡言乱语。阳明经气血和脾胃相关,脾胃功能不好,脸色就发黄。
小岳:(感慨)这中医的学问太深奥了,感觉每个经脉都和身体好多地方有关系。那少阴经气血衰竭呢?
老孙:少阴经气血衰竭,人就会面黑,牙齿变长还脏兮兮的,肚子胀得厉害,二便也不通。
小岳:(惊讶)面黑好理解,怎么牙齿还会变长变脏啊?
老孙:这是因为少阴经和肾脏相连,肾脏主黑色,气血衰竭了,脸色就黑。牙齿呢,在中医里和肾也有关系,肾的精气不足,牙齿就好像失去了滋养,看起来就变长还不干净。肚子胀和二便不通,也是因为肾脏的排泄功能受影响了。
小岳:(若有所思)哦,原来是这样。那太阴经气血衰竭呢?
老孙:太阴经气血衰竭,人就会腹胀,呼吸也不顺畅,还老嗳气。
小岳:(疑惑)这太阴经和这些症状有啥联系啊?
老孙:太阴经主要和脾胃相关,它的气血一衰竭,脾胃的运化功能就不行了,气也不顺畅,所以就腹胀、呼吸不畅,还老嗳气。您看现在好多人暴饮暴食,吃了就躺着,脾胃能好嘛,时间长了太阴经气血就容易出问题。
小岳:(不好意思地笑)哎呀,我有时候也暴饮暴食。那厥阴经气血衰竭呢?
老孙:厥阴经气血衰竭,人就会心热、咽喉干,尿频、心烦,严重的时候舌头还会卷起来,阴囊也往上缩。
小岳:(惊讶)这厥阴经怎么和这些症状有关啊?
老孙:厥阴经和肝脏相连,肝脏的气血不畅,就会出现这些问题。心热、咽喉干是因为肝经有热,循经上扰。尿频、心烦也是因为肝气不舒,影响到了其他脏腑的功能。
小岳:(感慨)这中医对人体的认识太细致了,每个经脉都有这么多讲究。那这些经脉气血衰竭了,人是不是就没救了?
老孙:一般来说,三阴三阳经气血都衰竭的时候,人体阴阳就离决了,生命活动也就没法维持了。所以了解这些症状,医生就能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提前预防和治疗。
小岳:(紧张)那要是发现自己有这些症状,是不是就很危险了?
老孙:也不一定,有时候可能只是某个经脉气血有点虚弱,还没到衰竭的程度。这时候就需要及时调整生活方式,找中医调理调理。比如说多运动,合理饮食,保持心情舒畅。
小岳:(点头)嗯,我以后可得注意了。老孙,您说这中医这么好,为啥现在好多人还是喜欢看西医呢?
老孙:这西医和中医各有各的优势。西医见效快,像外伤、急性病,西医的治疗手段很有效。中医呢,更注重整体调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副作用相对小一些。就像现在好多人得慢性病,中医慢慢调理,效果就很不错。
小岳:(若有所思)哦,我明白了,就像吃饭,西餐吃得快,中餐吃得讲究。那您说以后中医和西医能不能结合得更好啊?
老孙:现在已经在提倡中西医结合了呀。比如说治疗癌症,西医的手术、放化疗可以快速杀死癌细胞,中医可以在术后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这就是中西医结合的好处。
小岳:(兴奋)这挺好啊,希望以后中西医结合能治好更多的病。老孙,您说这《诊要经终论篇》里的这些知识,能不能用在现在的养生上啊?
老孙:当然能啊。比如说知道了四季和人体气血的关系,冬天就得多注意保暖,别让气血受寒。夏天呢,别老待在空调屋里,适当出出汗,让气血通畅。
小岳:(好奇)那月相和养生有啥关系啊?
老孙:月圆的时候,可以多出去走走,晒晒太阳,吸收点阳气。月缺的时候,就早点休息,养养气血。您看现在好多人熬夜,不管月相,这对身体可不好。
小岳:(感慨)这中医养生真是处处有学问啊。老孙,您再给我讲讲这篇里还有啥有趣的内容呗。
老孙:这篇里还强调了医生的医德和医术呢。一个好的医生,不仅要精通医术,还要关心病人,了解病人的生活环境、心理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诊断和治疗。
小岳:(赞同)这确实,现在好多医生都太忙了,可能都没时间和病人好好交流。那您说这和诊断有啥关系啊?
老孙:比如说一个病人,他最近工作压力大,心情一直不好,这可能就会影响他的病情。医生要是不了解这些,光看症状,可能就治不好病。只有了解了病人的心理状态,从身心两方面入手,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小岳:(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这就像说相声,得了解观众的喜好,才能把观众逗乐。
老孙:(笑)您这比喻还挺恰当。中医就是这样,讲究全面了解病人,才能对症下药。
小岳:(兴奋)老孙,我发现中医和生活好多方面都有关系啊。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中医,说不定还能给大家当养生顾问呢。
老孙:(鼓励)好啊,希望您能多了解中医知识,把中医文化传播出去。
小岳:(点头)我知道,我会努力的。
老孙: 观众朋友们,希望大家也能多了解中医,关注自己的健康。咱们下次再见啦!
(两人鞠躬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