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举痛论篇》
角色
小岳:逗哏,对《举痛论篇》有研究,喜欢分享自己的见解,说话幽默风趣。
老孙:捧哏,配合小岳,提出疑问,与小岳互动。
(小岳和老孙上台,向观众鞠躬)
小岳:(满脸笑容,挥手)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啊!我是小岳,站我旁边这位是我的老搭档,老孙。
老孙:(笑着点头)是我,又跟大伙见面啦。
小岳:今天啊,我得跟您聊点有意思的,您平常有没有过肚子疼、腰疼、头疼的时候啊?
老孙:(皱眉思考)这哪能没有啊,谁还没个头疼脑热的时候。
小岳:您知道吗,这些疼痛啊,咱们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研究得透透的了。
老孙:(惊讶)哦?老祖宗还研究这个?
小岳:那可不,就在《黄帝内经》里的《举痛论篇》,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去了。
老孙:(好奇)这篇都讲啥呀?
小岳:简单来说,就是专门讲疼痛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疼,还有各种疼痛的表现。您就说这疼痛,看似平常,实际上背后的门道可多着呢。
老孙:(怀疑)能有什么门道啊,不就是哪儿不舒服就疼呗。
小岳:(摆摆手)您这想法可太简单了。《举痛论篇》里说,疼痛的原因有好多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寒邪。
老孙:(疑惑)寒邪?这怎么回事啊?
小岳:您想啊,这寒邪就像个捣乱分子,它一钻进咱们身体里,就开始搞破坏。
老孙:(好奇)怎么破坏啊?
小岳:它会让咱们身体里的经脉气血变得凝滞,不顺畅。您知道,这气血就像马路上的车,得顺畅跑才行,要是堵车了,那可不就出问题了。
老孙:(笑着点头)嘿,这么个比喻,还挺形象。
小岳:对呀,气血不通,就会产生疼痛,这就是中医常说的“不通则痛”。比如说啊,这寒邪要是侵犯到脉外,脉就会像被冻住一样,绌急收缩。
老孙:(模仿缩脖子)这听起来怪难受的。
小岳:还不止呢,要是寒邪跑到脉里面,那就更麻烦了,直接让血气凝滞,走不动道儿,这疼痛就来了。
老孙:(惊讶)这么严重呐。
小岳:除了寒邪,这情志也跟疼痛关系密切。
老孙:(疑惑)情志?什么情志?
小岳:就是人的情绪啊,像生气、害怕、高兴过头这些。比如说,一个人要是特别爱生气。
老孙:(模仿生气)这我知道,一生气就感觉胸口堵得慌。
小岳:没错,过度愤怒会让肝气上逆,气血运行紊乱,也会引发疼痛。还有啊,要是人过度恐惧。
老孙:(做出害怕的样子)一害怕会怎么样?
小岳:一害怕,这肾气就会下陷,气往下走,也会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导致疼痛。
老孙:(恍然大悟)没想到情绪对身体影响这么大。
小岳:这《举痛论篇》里还详细说了各种疼痛的表现和对应的脏腑。比如说,寒气要是客于背俞之脉。
老孙:(疑惑)背俞之脉是啥呀?
小岳:简单说,就是跟后背脏腑相关的经脉。这寒邪一侵犯,人就会背痛。您平常有没有过背痛的时候?
老孙:(回忆)还真有,有时候累了就背痛。
小岳:这就有可能跟寒邪有关,当然,也可能是其他原因。还有啊,要是寒气客于厥阴之脉。
老孙:(好奇)厥阴之脉又在哪啊?
小岳:这厥阴之脉跟肝脏关系密切,寒邪一侵犯,人就会胁肋与少腹疼痛。
老孙:(惊讶)这部位还挺多。
小岳:那可不,再说说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这时候人就会腹部疼痛。
老孙:(模仿肚子疼)哎哟,这肚子疼可太难受了。
小岳:而且这种疼痛还有个特点,您按一下,它就不疼了,可一抬手,又疼起来了。
老孙:(惊讶)还有这种奇怪的疼痛。
小岳:要是寒气客于五脏,那就更严重了,阴气会衰竭,阳气还进不去,人就会突然疼痛,厉害的时候都能疼晕过去。
老孙:(害怕)这可太吓人了。
小岳:您瞧,这疼痛的学问多深。我有一朋友,就经历过这么一回。
老孙:(好奇)你朋友怎么了?
小岳:我这朋友啊,大冬天的非要去吃冰淇淋,还吃了好多。
老孙:(惊讶)这大冷天的,吃冰淇淋,能不出问题嘛。
小岳:可不是嘛,吃完没多久,就开始肚子疼,疼得在地上直打滚。
老孙:(着急)那赶紧去医院啊。
小岳:去了,大夫一看,说这是寒邪入侵脾胃,导致脾胃虚寒,气血不畅,所以肚子疼。
老孙:(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
小岳:我这朋友还不信,说自己身体好着呢,怎么可能是寒邪。结果大夫给他开了点温阳散寒、调理脾胃的药。
老孙:(好奇)吃了药怎么样了?
小岳:吃了药,慢慢就好了。这时候他才相信,老祖宗说的“寒邪致痛”是真有道理。
老孙:(笑着摇头)看来不能瞎吃东西。
小岳:像我朋友这样的例子可不少。还有一回,我另一个朋友,工作压力特别大,天天熬夜加班。
老孙:(皱眉)这对身体可不好。
小岳:对呀,后来他就开始头疼,疼得工作都没法干了。去看中医,中医把了脉,说他这是肝郁气滞,加上熬夜伤了阴血,气血不足,不能上荣于头,所以头疼。
老孙:(惊讶)这头疼还有这么多原因。
小岳:可不是嘛,中医给他开了点疏肝理气、养血安神的药,让他好好休息。您猜怎么着?
老孙:(好奇)怎么着?
小岳:没几天,他头疼就好多了。所以说,了解《举痛论篇》里的知识,对咱们生活可太有帮助了。
老孙:(点头赞同)确实,看来老祖宗的智慧真不能小瞧。
小岳:不过啊,现在医学这么发达,咱们也不能光靠老祖宗的理论。西医在疼痛的诊断和治疗上也有很多先进的方法。
老孙:(疑惑)西医怎么看疼痛啊?
小岳:西医会通过各种检查,像x光、ct、核磁共振这些,来确定疼痛到底是因为什么。比如说,要是骨头疼,通过x光就能看出是不是骨折了。
老孙:(点头)这确实很直观。
小岳:还有一些疼痛是因为炎症,西医就会用消炎药来治疗。要是神经疼,也有专门针对神经的药物。
老孙:(好奇)那中医和西医能不能结合起来呢?
小岳:当然能啦!比如说,有些慢性疼痛,西医能确定病因,中医可以通过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缓解疼痛。像我有个亲戚,腰疼了好久,西医检查说是腰椎间盘突出。
老孙:(惊讶)这可挺严重的。
小岳:对,西医给他做了一些康复治疗,中医呢,给他开了点补肾强腰、活血化瘀的中药,再配合针灸推拿。您猜怎么着?
老孙:(笑着问)又好了?
小岳:还真让您猜对了,经过一段时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他的腰疼明显减轻了。
老孙:(赞叹)这中西医结合还真有效果。
小岳:刚才咱们说了中西医结合治疼痛,其实啊,咱生活里也能做点小事,预防疼痛找上门。
老孙:(来了兴致)哦?都能做些啥呢?
小岳:先说这保暖吧,老祖宗不是说寒邪致痛嘛,冬天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就不容易被寒邪盯上。我一到冬天就里三层外三层,活脱脱像个粽子。
老孙:(笑着调侃)你那是怕冷,还说得这么有道理。
小岳:这可不光是怕冷,是有科学依据的。就像老寒腿的人,冬天要是不注意膝盖保暖,保不齐就疼得走不了路。还有啊,别老吃那些生冷的东西。
老孙:(摸摸肚子)这点我得注意,我就爱吃点凉的。
小岳:您可悠着点吧,生冷食物吃多了,脾胃受不了,胃寒胃疼就找上来了。多吃点温热、好消化的,像小米粥、热汤面,养养胃。
老孙:(点头)嗯,是得改改饮食习惯。
小岳:除了吃和穿,运动也很重要。适当运动能让气血通畅,疼痛自然就少了。
老孙:(疑惑)运动还能防疼痛呢?我怎么听说有人运动还受伤疼着呢。
小岳:那是没掌握好方法。您看那些经常跑步、打太极拳的人,身体多硬朗。像我,每天早上起来都出去跑两圈。
老孙:(惊讶)哟,你还挺自律。
小岳:那可不,跑完浑身都舒坦。不过运动前得做好热身,运动强度也别太大,不然容易拉伤肌肉、扭伤关节,那可就疼得够戗。
老孙:(恍然大悟)原来运动还有这么多讲究。
小岳:还有一点,睡眠也跟疼痛关系不小。
老孙:(好奇)睡眠和疼痛又有啥关系啊?
小岳:您想啊,人要是睡不好,精神状态差,身体抵抗力也下降,这疼痛就容易趁虚而入。我有个同事,天天熬夜追剧,早上起来就喊头疼脖子疼。
老孙:(笑着摇头)这就是自己作的。
小岳:后来他听我的,每天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头疼脖子疼的毛病还真减轻了不少。所以说,睡个好觉比啥都强。
老孙:(赞同)确实,以后我也得早睡。
小岳:除了这些生活习惯,心理调节也很关键。
老孙:(疑惑)心理还能影响疼痛啊?
小岳:那当然啦!您要是整天焦虑、紧张,身体就一直处于应激状态,对疼痛就更敏感。我认识一个朋友,一到考试就紧张得不行。
老孙:(好奇)然后呢?
小岳:然后就开始肚子疼,其实就是心理压力大导致的。后来他学会了放松,考前听听音乐、做做深呼吸,再考试就不怎么肚子疼了。
老孙:(惊讶)看来心理作用还挺大。
小岳:您瞧,从老祖宗的《举痛论篇》,到咱们生活里的点点滴滴,这疼痛里的学问可真不少。
老孙:(点头)是啊,今天听你这么一说,我对疼痛了解多了不少。
小岳:希望大伙都能把这些知识用起来,少受点疼痛的折磨。以后要是有人再问我为啥研究《举痛论篇》,我就说,为了让大伙都能健康快乐地生活。
老孙:(笑着鼓掌)说得好!好啦,今天的相声就到这儿啦,再次感谢大伙的观看,祝大家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啥疼痛都没有!
(小岳和老孙向观众鞠躬,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