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不住女儿的软磨硬泡,在杨晓晓的再三保证,绝不飞走,绝不在外人面前暴露下,终是勉强答应了杨晓晓可以在山的外围偶尔活动活动。
于是,杨晓晓就开始了隔三差五就抓些野物回来的日常。
时间缓缓流逝,杨晓晓渐渐长大,带回来的野物也更大庞大了起来,从小型野物,到中型,再到大型,除了没有带头大虫回去,山里的野物都快被她薅遍了。
可把一家人担心坏了,屡次说教又不听的情况下,就逐渐麻木了。
如今杨家的家境也渐渐好了起来,两个哥哥,也已先后考上了秀才之身。
大哥准备继续考下去,二哥却是想弃文从武。
几年前,杨晓晓从山里带回去了一本仿旧的武功秘籍。
随后就假装照着图纸练习,最后又拖着两个哥哥跟着练。
实际上却是杨晓晓从空间取出来的仿旧版军体拳图纸。
目的还是想两个哥哥有一个强壮的身体,可以面对未来的科考。
起初两兄弟也没当真,就当是陪妹妹了,谁知练到最后,还真的有用,不仅身体更好了,自身也有了一些下意识的武力招式,于是就坚持练了下去。
*
于是这年,刚刚够资格十五岁的杨长松就独自踏上了去边境参军的路程了。
在二哥走后,杨母终是忍不住担忧的落下了眼泪。
杨父见此,虽内心担忧,但终是没有表现出来,拍了拍老妻的肩膀。
有这样通透的一对父母,倒是杨晓晓没想到的,明明内心担忧得不行,但还是选择了尊重儿子的选择,直到儿子走了,才情绪崩溃。
可杨晓晓不放心啊,于是就留下了一封信,道:要一路护送哥哥去边境,到时再原路返回,望父母哥哥不要担忧。
随后小心翼翼的躲在暗处,见双亲短暂的气恼后,并没有太过上火,便安心的走了。
“这孩子真是越大越不听话。”
“好了阿英,咱们虎妞是个主意正的,小时候让她不要去山里,不也硬是要去,好在为人机灵,现在也有一定的武力,还会飞,相信只要她不会特意引起太多人注意,应当是不会有事的。”
“唉,罢了,也确是如此,你可别看咱虎妞小,我跟你说,咱虎妞的武力可不比你两个儿子差呢,嘿嘿,这孩子还孝顺,这女儿就是比儿子贴心……”
而此刻,杨晓晓在天上自由自在的翻腾,因为怕被人发现,所以飞得格外高,从地上看,也就一个小黑点。
嘿嘿,这鸟还是要自由自在的在天空上飞翔才舒心,啊呸~我不是鸟不是鸟,说着拍了拍自己的嘴唇。
而别人发现不了,不代表杨长松发现不了。
这不,杨长松刚坐在路边,掏出包袱里的煎饼,吃饱喝足,躺在石头上,本想歇息一会儿,一抬头就看到个格外大的黑点,一瞬间她就想到了自家的妹妹,再又走了两天后,发现那个黑点还跟着自己,于是更加确定了。
瞬间脑瓜子嗡嗡的,于是就站在地下,一动不动,等着妹妹下来。
杨晓晓早就利用神识发现了自家哥哥的小表情。
心虚的抹了抹鼻头,转悠了一会,才直冲下去。
“当当当当……嘿嘿,二哥,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杨长松:…………
“妹妹,你跟着二哥做甚?”
“二哥是要去参军的,你要是被人家发现了可咋整?”
“不怕的,二哥,发现了你就当不认识我,这样,人家就算想抓我,也抓不到的,而且我可是会武功的。”
“唉,那你玩玩就回去,知道吗?不要乱跑,不然找不到回去的路线了。”
“二哥,你当我还是三岁小孩啊,我知道怎么回去的,不知道也会问啊,到处都是人。”
杨长松:…………
一路上,杨晓晓一到饭点,就给自家哥哥抓野鸡,野兔,小野猪,让杨长松那是吃不完还兜着走了。
“妹妹,你别给我抓了,你看我这包袱的肉都快装不下了。”
“哦,好吧。”
“哥哥这是我给你在附近寺庙里求的平安符,你答应妹妹,一定要贴身带着好吗?”
“这可是防水的哟。”
“嘿嘿,行,妹妹对我真好。”
杨长松笑得双眼眯起,露出了十二颗大白牙。
啧~这二哥一脸憨傻样,真怀疑,去了军营,会不会被人欺负死。
不过有自己给的护身符,只要不离身,一般来说也不会有生命危险,就算有,自己也能感知到,也好及时赶过去。
几天后,经过报名选拔后杨长松就正式进入训练了,等训练合格后,就可以编入军队了。
关于最后一点,杨晓晓可不担心,自家二哥本身就有功底,且也有天赋。
于是便转身溜溜哒哒回去了。
一晃眼又是三年过去。
最近杨母却是在为自家女儿的婚事发愁,女儿已经快十四岁了,平常人家的女儿早已定亲。
可是自家女儿这副异于常人的样,可如何是好?难道注定要孤独一生?
杨晓晓也很无奈,这古代的封建思想,真让人头疼,对于这里的父母来说,女儿能有一个好的归宿,成家立业,就是最好的。
自己都变成一只鸟了,都没放弃。
啊呸~不是鸟不是鸟,是天使!
“爹娘,女儿这辈子不准备嫁人了,您看看女儿这样,谁家好人家会娶一只……一个这样的女人做媳妇啊,万一再生出一个这样的孩子可咋整啊,是不是?”
“再说了,女儿现在不生活得挺好的嘛?有你们疼我爱我,我觉得很幸福。”
“唉~道理娘都懂,可是娘这心里……”
“罢了,虎妞啊……”
“爹,晓晓。”
“哦,晓儿啊,是你娘不放心你,其实咱俩心里都明白,你自己能想开就是最好的了。”
“你放心,爹娘以后肯定养你一辈子,爹娘以后就算去了,也会让你两个哥哥管你,再不济也有你侄子呢,饿不着你。”
杨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