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夜色渐深。
亥时时分。
韩继将麾下众将士齐聚州衙,做战事总结,以及接下来的规划。
首先,确定三日后在城外校场夸功,大宴三军。
再接着,就是韩继麾下的军事结构调整。
有资格参与这场胜利果实盛宴的有:陷阵营主将魏大成、韩正。
虎贲军以谢宣为首的五位参将、及一众校尉。
行军长史:左进、林晨。
崔家代表:崔正山、崔无允。
偌大的白虎堂内,人影绰绰,灯火通明。
韩继拿出一卷锦帛,放在身前帅案前摊开。
“成立骁骑卫,由陷阵营参将魏大成担任骁骑将军,明日便开始组建。”
骁骑卫下辖天地玄黄四营,具为玄甲重甲骑兵。
先设立天营一万,往后再慢慢扩建。
对此,魏大成没有丝毫抵触。
毕竟他也知道,陷阵营作为韩继第一依仗。
他以往担任陷阵营参将的作用,只是为绝对心腹的韩正,当好入门老师罢了!
“末将领命!”
魏大成在会议开始前,就已知晓结果,倒是没有显的错愕,平静的接过委任状。
到时候他会在陷阵营里,带二十名士卒为骨干,从虎贲军中选人,慢慢搭建这满员为四万的重甲骑兵。
“令韩正...担任陷阵营参将,再从虎贲军中,挑选战功卓着良家子填充扩编,满编一千人!”
“末将领命!”
“封,虎贲军谢宣为虎贲将军,提督汝阳城防军事,下辖天干地支二十二营!”
二十二营,满员便是二十二万大军。
说到这里,韩继看向谢宣道:“这次虎贲军暂时只设立天字三营突骑,七营地字甲士,慢慢扩建,切记不可操之过急,从而过多影响战力。”
“末将领命!”
谢宣郑重的拱手应命。
经过这段时间的统兵历练,谢宣的性子越发沉稳。
韩继对此也是无比满意。
他打仗从不用奇,喜欢结硬寨、打呆仗,用堂堂正正的绝对实力碾压。
谢宣沉稳的性子正合他意,现在十万骑、步大军交给他日常管辖,韩继十分放心。
接着,又任命了虎贲军数名战功卓着的校尉,为新编营的参将。
有先登之功的吴青,赫然在列。
“任命林晨,为军之长史,负责一应军政要务!”
众人闻言,纷纷投去羡慕的眼光,倒是没有出声喧哗。
全军长史,地位仅在主将之下,但在军中威望和重要性,魏大成和谢宣或许远不及也。
再加上其小河村出身,有一众参将、校尉和众多基层骨干的支持。
众人心中知晓,这才是往后军中真正的隐藏大佬。
其不仅掌管着军中一应功过考评、粮草等后勤,还有思想教育等工作。
不说其他人这般认为,就连韩继也是这般认为。
长史这个职位无比重要。
韩继麾下除了作战之时,每日皆有夜校。
不光要学习识文断字,还有思想教育。
要学忠国、忠君。
最重要的是,还要忠于他韩司马,且这才是第一优先级。
林晨深吸一口冷气,出列领命,接过委任状。
心中虽然高兴,但是却也有一丝遗憾。
平日里,军中琐事,虽然是和左进商量着来,但他其实是左进的副手。
这次韩继将他明确为正职,那么只有一个可能,便是左进有更加重要的去处......
众人纷纷震惊,又偷偷用目中余光打量起林晨旁边,正眼观鼻鼻观心、面无表情的左进。
帅案后的韩继,没有管众人的表情,继续宣布道:
“设立秘书阁,任命左进,为秘书处秘书郎......”
“参知军政事!”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惊。
想起了大周朝堂上的那个类似的职位......
秘书郎参知政事,有辅佐政务之权!
为候补宰相!
其中最为震惊的就属崔无允,但在崔正山严厉警告的眼神下,默不作声。
“左进领命!”
显然,目前来看,他权力缩小了不是一星半点,但是长远来看......
左进也是知晓此职务的重要,激动的出列领命。
那张薄薄的任命状,他霎那间扫视了不下五六遍,继而郑重的揣入了怀中。
“任命:马俊为提点六扇门都督事,监察上下!”
韩继声音淡漠,一语带过,好似丝毫不重要一般。
人群中,毫不起眼的马俊,久违的穿戴上了那套玄甲,意气风发的接过这正式的委任文书。
“任命:崔正山署汝阳城大小政务!”
崔正山的任命,相当于汝阳除韩继之外的最高行政长官。
除了没有军权外,也堪称大权在握。
但崔正山却是不喜不悲,平淡的接过。
这个职务,也只是听起来好听罢了。
其实不过是韩继私授,并不是朝廷的赦封,临时工而已。
没有一点后期的发展空间,若是能选,他宁愿选择看似没什么实权的秘书郎。
或者外人不理解的六扇门都督......
那可是监察上下啊......
而署理汝阳城大小政务。
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个干杂活的,
和东阳郡那时一般,什么杂事他都要管,真正的劳碌命!
可能最大的作用,也不过是用崔家的渠道,为韩继继续采购军需。
作为数不多没有获得新职事的崔无允,也不以为意,拿出一道册子在纸上书写记录起来。
神情认真,为军报记录着可刊发的素材,筛选后刊发全军。
“诸君!”
上首的韩继巡视一圈,沉声道:“汝阳城百废待兴。”
“而现在大雪冰封下,东面的叛军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打过来,正是练内功的大好时机......”
说完任命,便正式开始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