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皇宫内钟声悠扬而绵长,庄重地宣告着早朝的开始。
明昭帝高坐于那金碧辉煌的龙椅之上,神色威严,不怒自威。
朝堂之下,文官一列,为首的乃是太师“文正公”,他向来以刚正不阿、直言敢谏之风范闻名朝野。
文正公”率先出列,恭敬地行了大礼后说道:“陛下,国不可一日无储君,如今理应早立太子,以安民心,稳固国本。”
紧接着的是太傅,其一生忠心耿耿,为朝廷殚精竭虑,出谋划策无数。
太傅也紧接着附和道:“臣附议,还望陛下早做定夺。”
大将军“镇国公”则抱拳大声奏道:“陛下,臣以为立太子之事关系重大,当慎之又慎,务必选取贤能之人为宜。”
众大臣纷纷发表各自的见解,朝堂上一时之间议论纷纷,喧闹不止。
明昭帝一一扫过堂下众人,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此事朕自会斟酌,众爱卿可有人选推荐?”
“嫡长子继承大统,乃祖宗之法,不可轻易违背。大皇子夜璟瑜自幼受正统教导,品行端正,定能延续皇家正统,保我霜月国江山永固。”文正公言辞恳切,坚定地坚持应立嫡长子。
“臣附议。”一众老臣也跟着推举立嫡长子为储君。
“二皇子夜明轩,谦恭有礼,仁厚爱人,对待臣下与百姓皆温和宽厚,实乃储君之良选。”太傅躬身提议。
靖康侯立马附议。
武官一列,站在首位的是大将军“镇国公”,他久经沙场,战功赫赫,他接着出列。
“四王爷夜无痕战功赫赫,年轻有为。多次征战为我霜月国立下汗马功劳,其才情出众,若为太子,必能使我霜月国更加强盛。”
……
朝堂上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气氛热烈而紧张。
明昭帝目光游移,见吏部尚书林天祥并未出列,安静地站在一旁,便朗声询问:“吏部尚书林爱卿有何高见?”
林天祥见躲不过,便躬身出列,将诸位皇子的优点都一一道来,而后推脱道:“各位殿下各有所长,连刚满五岁的小皇子都天赋异禀,已能作诗,老臣一时间不敢妄下断论。”
明昭帝微微一笑,心中暗道:这老狐狸。
皇帝扫过众人,沉声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其理。但立储之事,关乎国之根本,朕需综合考量诸位皇子之德才、品性以及对江山社稷之担当。此事暂且搁置,待朕深思熟虑后再做定夺。”
说罢,明昭帝挥了挥手,示意退朝。
朝堂之上,立太子之事吵得沸沸扬扬。此事如今已经势在必行,各方势力皆蠢蠢欲动,犹如暗处的群狼,伺机而动。
虽然昨晚二皇子夜明轩在紫金赌坊损失重大,吃了个大亏,颜面尽失,满心的愤怒与羞恼还未消散。但得力的手下舞轻梅连日来不辞辛劳地四下奔走,巧舌如簧,凭借着她的手段和人脉,已经成功说服众大臣在皇上面前提议立太子之事。
这下立储风波一起,他便可以坐山观虎斗,夜明轩的脸上还是难掩开心之色。
他心中暗自得意,嘴角上扬,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喃喃自语道:“大哥,四弟,此局你们又如何破呢?本殿不信你们对太子之位全然无意。”
东方御尘凑上前,低声说道:“殿下,虽说如今局势已有风起云涌之势,但大皇子和四王爷也绝非等闲之辈,切不可掉以轻心啊。”
夜明轩脸色骤然沉了沉,冷哼一声:“哼,本殿自然知晓。大哥虽为嫡长子,却过于迂腐,况且还是个瘸子,他凭何与我相争?四弟虽有战功在身,却过于刚硬,全然不懂拉拢人心。这太子之位,本殿势在必得。”
东方御尘略作思考,仍是跟着附和:“殿下英明,只要我们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定能如愿以偿。”
夜明轩微微点头,“吩咐下去,让手下的人盯紧四弟的一举一动,他乃是当下本殿最大的对手,其真正的实力着实有些高深莫测。”
“是,殿下。”东方御尘应道,思忖片刻接着说道:“昨晚那位高手已经去查过了,夜王府似乎并无如此神秘的高人。”
“那就奇怪了,难不成是林霜华的舅舅沈瑞,出重金在江湖中雇来的绝顶高手?” 夜明轩微微皱起眉头,一只手撑着下巴,陷入沉思。
昨晚在紫金赌坊,他被一股强大的气浪猛地弹开,身体于空中瞬间失去平衡,而后重重地砸落在一张沉木桌子上。这重重一摔,让他的腰部遭受了严重的损伤,如今只能躺在软榻上休养。
夜明轩稍作挪动,一阵剧痛便从腰部传来,仿若有无数根细针在刺戳着他的肌肉与骨骼。这疼痛再度令他怒火中烧,心中对林霜华的憎恶愈发强烈。
此时,下人进来通报:“殿下,林府的二小姐林湘姑娘来了。” 夜明轩一听,拳头紧紧握起,眼里瞬间闪过一抹厉色。
“真是不知死活,竟然还敢来?当本殿这般好糊弄,会三番五次地被你们两姐妹欺骗!”夜明轩一拳重重砸在矮几上,怒喝道:“把人带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