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长平之战结束的三年之后,在漳河之战中,秦军将领王翦率领数万秦军,击败了赵国的数十万大军。
所以,以少胜多本就难得,而天幕说到的罗伯特·克莱武居然只带领3000人就能打赢2万骑兵,3万步兵?!这对比实在是惊人!
3000敌,都是难事,居然还敌过2万骑兵?!!!
秦国在军功制的助力下武力富足,在场的人很多都有对战争的认识,可无论是行内人还是门外汉,都对双方人数悬殊而震惊。
算起来,秦国以少胜多的战役还是比较多的,这也主要依赖于秦军的训练非常严格,士兵们纪律严明,战斗力强;
并且军队装备了比较先进的兵器,如弩机、铁剑等,提高了战斗力;
另外,指挥使也很给力,将领们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战术。
人和有了!
地利也要具备——秦军善于利用地形,设伏、诱敌深入,打乱敌军的阵脚。
至于天时——战争其实更是情报战,这也是决胜的最关键的因素。
即使这些都有了,但也绝对做不到如此啊!
所以,英国的公司雇员罗伯特·克莱武为何可以做到?
“西洋武器?!”嬴政对于罗伯特·克莱武自身的战略素养不觉得稀奇,毕竟,每个国家都有才能的人,如果没有,也可以招来有才能的人。
但即使一个人再厉害,即使协作组织能力和战略能力超越一般人,但也有局限。
而真的打赢了这一仗的关键,可能就是在武器了。
之前天幕播放的“现代军队”,无论是军队建制还是武器火力,都让人心动。
要真的有那么大火力的武器,以一当十,甚至二十三,的确有可能。
汉朝。
“这都可以……?”刘彻瞪大眼睛,声音中充满了不可思议。这样的一战简直太刺激了,对于渴望打败战马膘肥体壮的匈奴来讲,这场胜利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三千人对战七万人,而且里面可是有两万骑兵?!居然打赢了!”刘彻的声音微微颤抖,显然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这……居然真的发生了?!”刘彻感觉自己受到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在场的武将们也被这一消息激起了强烈的共鸣。杨广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脸色涨红,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用力拍打着身旁的柱子,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
就连一向行事小心谨慎、谦逊的卫青,此时也显得异常激动。他盯着天幕,眼中透露出难以掩饰的兴奋和敬佩。卫青心中暗自思量:“这位罗伯特·克莱武究竟是怎样的人物,竟能带领三千人战胜七万大军?”
这个外国人带着三千人的军队真的获胜了。因为什么?
殿内一片沸腾,文武官员们纷纷议论起来。有人惊叹于罗伯特·克莱武的军事才能,有人则在猜测他所使用的战术和策略。
刘彻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激动,并看向天幕提到的关键“背后是公司”和“西洋武器”……
所以关键在于军队的管理模式和武器的先进,再加上公司可是敛财的利器,罗伯特·克莱武打仗可不缺钱。
可根源还是在钱。有了钱武器才能研发,作战不怕后续供给啊!
一当二十三的胜利的背景,让刘彻垂涎欲滴。
唐朝。
脸上的表情渐渐变得错愕起来。他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丝疑惑和惊讶:“多少……?”
“三千人对七万人?!还有还有两万是赤……骑兵?”程咬金紧张到口吃,声音中充满了不可思议。
“差距这么悬殊?这外国人难道长着三头六臂?”尉迟恭皱眉问道,眼中闪烁着疑惑和敬畏。
“即使长着三头六臂,做到这样也厉害啊!更何况……?”秦叔宝也忍不住插话,语气中带着赞叹和不解。
李世民站起身来,走到大殿中央的舆图前,手指在地图上滑动,仿佛在寻找着遥远的战场,对照着天幕上展示的地图。
程咬金:“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他真的有什么特殊的手段?”
李世民点点头,目光中带着思索:“确实,一当二十三,这样的胜利不仅仅依靠个人的武勇,还需要高超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还有最重要的,朕认为是天幕提到的‘西洋武器’。”
“程咬金忽然大叫:“我想起来了!天幕不在之前有给我们看坦克还有威力巨大的叫枪炮的武器吗?”
杜如晦接着补充:“知节提到的这一点很关键!
的确如此,那是孟姑娘所在的时代,而我们现在看的纪录片所描述的是孟姑娘所在时代的历史,但却是我们的未来。
这个外国人很可能带领的三千人也有威力巨大的武器,即使比不过孟姑娘所在的时代,但也远胜另一方。”
房玄龄:“面对威力如天雷一般的武器,甚至叫火器可能更恰当,我们现在所用的武器——刀、矛、盾、枪、戟、戈等武器似乎隔着靴子挠痒痒一般!对比后世所用的武器的话。”
李世民目光灼灼,“所以,我们大唐也要研发此等武器。”
“但对比后世,很是遥远。可只要我们君臣一心,一步一步尝试,武器总会有进步!也或许,之后的天幕还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李世民和一众大臣商讨要如何进行中的时候。
天幕:“
……为了扶持公司的海外扩张,英国与荷兰率先将交战媾和司法行政等诸多国家权力给予公司,鼎盛时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拥有超过30万人的武装力量,这个数字是当时英国军队的2倍,
凭借国家权力,公司在各个殖民地发动了残酷的战争,争抢和占有当地的资源,公司和特权的结合,看似达到了一个辉煌的顶点……
18世纪初,英国国务秘书在一次早餐会上,热情洋溢地说:我们的船满载着香料、油、酒归来,我们的房间摆满了金字塔型的瓷器,装饰着来自日本的手工业品,美洲的草药使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躺在印度帐篷休息。
陶醉在其中的人们未能预料到这杯掠夺而来的财富美酒最终会白嫩的又苦又涩。(引用1)”
……
“要有转折了?”
“他们可真是会享受!我之前只以为富人家会用银锄头,可天幕里说的富裕的世界里的每一词儿,不看天幕我都想象不来。”
“唉!我们都第一次见。”
“哈哈,有钱的人家不会自己种地了!”
“这……这‘殖民’是什么意思啊?”
“看不明白呀,但感觉不是什么好词儿。”
“公司拥有的武装力量比军队多?这公司属于朝廷管理啊半天,可开头不是说商人们规避风险的,还有有自主性的吗?”
“朝廷那帮人,看见肥肉,当然不放过。我要是他们中的一个,我恨不得抢到前头。吃到甜头。”
“所以这其实有问题!”
“看了天幕挺增长见识的。”
“对啊!虽然纪录片所展示的世界距离我们比较遥远,但是讲的东西都很新奇,也很有意思!”
“尤其是这个讲话的人,他说话的调调让人禁不住想继续听他说。”
……
天幕:“……
历史的转折,可能是从一个天才的赌徒开始的。
约翰·劳出身在苏格兰的一个金匠世家,年轻时起就出入欧洲各大金融中心。
旅行带来的广博知识加上惊人的数学天赋,使他很快在银行界脱颖而出。、
和大多数银行家保守风格相反,约翰·劳的私生活放荡不羁……
由于他曾和一个年轻貌美的妇人有染,这导致他和另一个与该妇人关系极为亲密的男子进行决斗。
随后,他不得不选择逃亡。(引用2)”
明朝。
冯梦龙无意间看到了一行字:“天才的赌徒”。这几个字仿佛有一种魔力,瞬间吸引了他的全部注意力。他的眼睛猛地一亮,心跳加速,仿佛找到了一个全新的灵感源泉。
“天才的赌徒……”冯梦龙低声念叨着,心中涌现出无数的画面。
他想象着这样一个角色:一个聪明绝顶、机智过人,却沉迷于赌博的世界,用智慧和胆识在赌场上屡战屡胜。但同时,他也饱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经历了无数的起伏和波折。
再加入一些曲折的故事吧,比如身份互换、复仇、家族恩怨、误会与团圆……
这些,自己很拿手的呢!
冯梦龙站起身来,走到窗前,凝视着外面的雨幕,心中充满了创作的激情。他回过头,拿起毛笔,蘸了蘸墨汁,开始在纸上飞快地书写。
这天幕可真有意思,给自己积累了好多写作素材。
……
天幕:“……
因为他先被判处了死刑又改成监禁。
约翰·劳不是那种坐以待毙的人。
于是,他越狱了。
他逃亡的目的地就是荷兰。
阿姆斯特丹证交所的狂热气氛,让酷爱赌博的约翰·劳感到非常兴奋。
作为一个行家,他也注意到,股市的繁荣离不开银行的支持……
《货币与交易》约翰·劳·着 1705年出版……但约翰·劳认为荷兰人过于保守,他发现,国家信用可以担保纸币发行,使经济活动的范围迅速、无限地扩展。
换言之,他认为特权有可能创造更大的利利润,
约翰·劳需要找一个国家……
1715年,怀揣着改变世界的梦想,他踏上了法兰西的土地。
这一年,穷兵黩武的太阳王路易十四驾崩,他留下的唯一遗产是比法国十年财政收入总和还要高的巨额债务。(引用3)”
……
诸朝上下,人人惊讶不已。
“好家伙!留下巨额债务?这还不如不留呢?我很好奇他儿子会如何应对?”有人好奇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对后续发展的期待。
“会子承父债?还是会充耳不闻,置之不理?”另一个人补充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戏谑。高高在上的皇宫里的秘史,平时无处可寻,如今这天幕却满足了他们热爱八卦的心。
“巨额都太包容了,比他们国家十年财政收入还高啊?”有人感叹道,语气中充满了震惊。
“咦,等等,他们国家的国王为何会欠债啊?”有人疑惑地问道,“整个国家不都是国王的吗?为何国王会有债务之说呢?”
“穷兵黩武?他爱打仗?”有人若有所思。
“这法国的国王打仗打得太狠了,结果国家财政都垮了。真是可怜啊,老百姓的日子肯定更难过。”有人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不禁感叹。
“打仗本来就是一件耗资巨大的事情,这位国王居然把国家的钱都花光了,还欠了那么多债。不知道法国的百姓该怎么办。”有人兔死狐悲,心中充满了同情。
“这样的统治者,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有人愤愤不平地说道,语气中带着对这位国王的不满和批评。
议论声此起彼伏,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这则消息的感受。
无论是朝堂上的文武官员,还是街头巷尾的普通百姓,都对这位法国国王的巨额债务感到震惊和不解。
这不仅是对一个国家财政管理的反思,更是对一个统治者责任和智慧的拷问。虽然这跟自己没有关系,但谁都有八卦的心。
……
天幕:“
摄政王奥尔良公爵一筹莫展。
焦虑之际,他想起了在赌桌上认识的金融奇才约翰·劳。
在法国政府的支持下,约翰·劳建立了密西西比公司,将法国在北美殖民地的贸易垄断权揽入怀中。(引用4)”
宋朝。
听到天幕说到这里,赵匡胤脸上的表情渐渐变得错愕起来。
他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丝疑惑和惊讶:“哎!等等,这也太求贤如渴了吧!面对一个为了求爱而和人打仗最终进入监狱还越狱成功的人,法国的朝廷居然敢相信?
‘贸易垄断权’听着权力应该很大的样子,就……这样交付给他了?!”
赵匡胤感觉自己难以理解这个摄政王的脑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