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有前后院的两层小楼,后院十分宽敞,足足有十间房间,每一间都采光良好,通风透气,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显得格外明亮温暖,一家人住绰绰有余。
前院是一座上下两层、面积达一百平的大开间,空间开阔,门窗明亮,站在里面,能感受到良好的通风和充足的光线,用来做生意再合适不过。
院子里,有一个宽敞的大厨房,厨具一应俱全,以后一家人做饭做生意都十分方便;
旁边还有一间干净整洁的浴室,有专门走下水的地方,不用抱着浴桶出去倒了,能让大家在忙碌一天后舒舒服服地洗个澡;
院子中央,一口水井静静伫立,井水清澈见底,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粼粼波光。
二柱和大柱对视一眼,眼中都满是惊喜与满意。耀祖更是兴奋得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大声喊道:
“爹,就是这儿,就是这儿!太合适啦!”
中介在一旁笑着介绍:
“这房子可是镇上数一数二的好宅子,地段好,设施全,就是价格嘛,有点小贵,七百两银子不议价!
要不是房主儿子去京城求学怕钱不趁手说什么也不愿意卖的!”
二柱虽然觉得价格不低,但想到房子的种种优点,又看了看满心欢喜的家人,跟儿子期待的目光,咬咬牙,下定决心:
“行,就它了!”
于是,在晚霞的映照下,二柱和中介开始商讨购房的细节,一家人的新生活,即将在这个温馨的宅院里拉开帷幕。
夜幕覆盖了整个小镇。奔波了一天的大柱、二柱和耀祖,站在小镇的街头,看着灯火渐次亮起,疲惫感如潮水般涌来。
“咱找个地方住下吧,明天还得接着忙过户的事儿。”二柱揉了揉酸涩的肩膀,看向大柱说道。
三人的目光在街边的客栈招牌间游移,最终落在了一家小店前。
走进客栈,昏暗的灯光下,一股混杂着汗味和烟火气的味道扑面而来。
老板热情地迎上来,介绍着店里最便宜的大通铺,一晚只要几个铜板。
二柱和大柱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但很快就被坚定取代。
他们都明白,这房子花了大钱,能省一点是一点。
耀祖瞧在眼里,心里明白父亲和大伯的心思,虽然他习惯了家里相对安静整洁的环境,但此刻他懂事地没有吭声。
他知道,要是自己劝父亲住好点,反而可能会让他们为难,还怕一不小心说漏嘴,暴露自己。
“行,就大通铺吧。”二柱咬咬牙,掏出几枚铜板递给老板。
三人走进大通铺的房间,一股浓烈的脚臭味直钻鼻腔,耀祖差点忍不住捂住鼻子。
房间里摆着几排大通铺,已经有不少人横七竖八地躺着,呼噜声此起彼伏。
大柱和二柱找了个角落,铺好自带的薄被,让耀祖睡在中间。
“爹,大伯,没事儿,都是爷们,这没啥。”
耀祖强忍着不适,咧嘴笑着安慰道,可心里却默默想着:这鞋味可真不是一般的重啊!
一夜在嘈杂与异味中过去,天刚蒙蒙亮,三人就被早起的旅客吵醒。
简单洗漱后,他们便匆匆去找中介,接着前往衙门办理过户手续。
在衙门里,他们小心翼翼地捧着各种文书,按照官吏的指示,一次次地签字、画押,缴纳一笔又一笔的费用。
终于,所有手续都办妥了,二柱从怀里掏出剩下的银票,仔细数了数,还剩下95两。
“得买个交通工具,不然回村不方便,明天搬家也不方便,往后家里做生意也用得上。”
大柱看着街上的车马,提议道。
三人来到牲口市场,一番挑选和讨价还价后,花25两银子买下了一头健壮的骡子和一个简易车架。
骡子毛色发亮,四肢有力,看起来十分精神。
二柱轻轻拍了拍骡子的脖子,笑着说:“以后,咱家的日子就靠你出力啦。”
此时,他们的行囊里还剩下70两银子,这是一家人新生活的底气。
大柱地驾起骡子车,二柱和耀祖坐在后面,迎着初升的朝阳,朝着村子的方向驶去。
一路上,骡子迈着稳健的步伐,车轮滚滚,扬起阵阵尘土。
大柱和二柱赶着骡子车,一路哼着轻快的小调回到村子。
还没进家门,两人就扯着嗓子喊起来:“娘,我们回来啦!房子的事儿办妥咯!”声音里满是藏不住的喜悦。
苏奶奶闻声,迈着小碎步急匆匆从屋里迎出来,脸上写满了期待:
“咋样,快跟我说说,房子买得顺不顺?”
李氏和孩子们也都放下手中的活计,围拢过来,眼神里闪烁着好奇与兴奋。
大柱满脸笑容,抢先说道:“娘,那房子可好了!
有前后院,后院房间多,住咱们一大家子绰绰有余,而且孩子们都能一人一间。
前院的大开间,以后做生意准行,院子里还有水井和大厨房,啥都方便!”
二柱也在一旁补充:“对,地段也好,在镇上热闹的地方,以后耀祖上学也近。”
苏奶奶听着,眼眶微微泛红,激动得双手合十,连连念叨:
“老天爷开眼呐,咱这苦日子可算熬出头了!”
一家人都沉浸在这喜悦的氛围里,欢声笑语回荡在小院上空。
这时,耀祖从车上跳下来,拉着苏奶奶的手说:
“奶奶,以后过年咱们就在新家里过,肯定特别热闹!”
苏奶奶摸摸他的头,笑着说:“好,好,就在新家过个热热闹闹的快乐年!”
大家一算,离过年还有一个月,时间刚刚好。
于是,一家人立刻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搬家的事儿。
接下来的几天,家里忙得热火朝天,李氏把家里的物件仔细打包,一边收拾一边念叨着:
“这个到了新家放堂屋,那个给孩子们放房间。”
大柱和二柱则忙着搬运重物,一趟趟往骡子车上装。
孩子们也没闲着,帮忙整理一些轻便的杂物,虽然累得小脸通红,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没几天,所有东西都收拾妥当,一家人热热闹闹地搬进了新家。
新家宽敞明亮,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子里,暖烘烘的。
大家忙着打扫卫生、布置房间,不一会儿,原本空荡荡的屋子就充满了生活气息。
搬进新家后,一家人惦记着大丫的身体。
大柱和王氏带着大娃去镇上的药房,找了有名的郎中。
郎中仔细地给大丫把了脉,又看了看舌苔,开了好几副滋补的药方。
拿着药方,大柱认真地跟药师核对每一味药材,生怕出一点差错。
从那以后,家里的伙食也有了大变化。
虽然还做不到顿顿有肉,但每天中午,餐桌上都会摆上一盘香喷喷的肉菜。
有时候是红烧肉,色泽红亮,肥而不腻;有时候是炒肉丝,搭配着新鲜的蔬菜,营养又美味。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得津津有味。
没过多久,每个人的气色都好了很多,孩子们的脸蛋变得红扑扑的,大丫的身子也逐渐有了力气,苏奶奶的脸上更是多了几分红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