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我已经吃过了,您洗完手,自己趁热吃就行,我这会儿身体真好多了。”苏婉微笑着,想让爹宽心。
“嗯嗯,爹这就去。”刘氏忙不迭地点头,眼里还噙着泪,眼眶泛红,泪水在里头打着转,几欲夺眶而出。
他粗糙的大手匆匆抹了两把脸,把泪痕胡乱擦去,嘴角努力往上扯,露出个欣慰又带着几分期许的笑,“明天,咱去县城,找大夫再把把脉。不管还得抓啥药,都得把身子彻彻底底调养好咯!”
可家里都没钱了……
夜深人静,四周黑得浓稠,只有隔壁刘氏发出轻微又均匀的鼾声,显然已经睡熟了。
苏婉屏着呼吸,轻手轻脚地从空间里拿出一颗末世世界净化过的晶核。这晶核在黯淡月色下,透着丝丝清冷的光。
说起来,这玩意儿苏婉不是头一回惦记了。前几个世界闯荡的时候,她就动过用晶核提升实力的心思。
可那时候,原世界身体没有服用过颗洗髓丹,觉醒异能完全就是撞大运,虽然不会变成丧尸但是概率低得可怜。
上回末世觉醒的时候,那股剧痛更是刻骨铭心,她感觉全身的骨头都被碾碎重铸,整个人死去活来,差点没扛过去,想起来都难受!
不过今晚,苏婉决定再碰碰运气。她把晶核往嘴里一丢,咽了下去。刹那间,一股炽热的能量在体内横冲直撞,像是点燃了导火索,沿着经脉四处奔涌。苏婉咬紧牙关,生怕弄出声响吵醒刘氏。
好在这股能量来得快去得也快,没一会儿,苏婉就觉得浑身畅快,身体里像是住进了一股灵动又可控的力量。
她下意识地伸出手,集中精神,竟瞧见空气中泛起了几缕不易察觉的波动。
隔壁房间的情形瞬间映入眼帘。父亲就躺在那上头,身上搭着一床洗得发白、补丁摞补丁的旧被子,被角随意地掖在脖颈处。
他面容平和,眉头舒展,均匀的呼吸声裹挟着夜的静谧,一下又一下,显然已经沉沉睡熟,白日的疲惫都被这深沉的梦乡悄然拂去。
是精神系异能!苏婉心头一喜,这下可好了,靠舞文弄墨出人头地,她是没那个天赋,往后当个武状元,说不定还真能闯出一片天。
天刚蒙蒙亮,苏婉和爹用过简单的早饭,就一道往村口走去。那村口的一小块空地,可是村里的“cbd”,每天大伙等牛车去赶集、办事,都在这儿碰头。
他俩到的时候,村口已经聚了两个人。一个是村里出了名的碎嘴王氏,另一个是他隔壁的李氏,两人正唠得热火朝天。
王氏挑着眉毛,捅了捅李氏,问李氏:“李哥,你家大牛的亲事有着落没?我听说隔壁杨家村有个秀才,要找个小侍呢,出手还挺阔绰,能给整整五两聘礼!”
李氏一听,立马撇撇嘴,提高了声调:“王哥,可别提了!我家大牛那死心眼儿,就是个赔钱货。也不知道中了啥邪,非要嫁给村里那个‘克亲’的苏婉。你瞅瞅,苏婉都快不行了,她爹为了给她治病,家底都快卖光咯,我能同意这门亲事?哼,得好好收拾收拾他这倔脾气!”
王氏跟着附和,晃着脑袋:“就是说啊,他家现在就剩个爹撑着,穷得叮当响。苏婉还成天躺在床上,人事不省的,多晦气哟!”
这话刚落音,一旁的刘氏瞬间火冒三丈,脸涨得通红,一个箭步冲上去,
对着王氏就是狠狠一拳:“你个嚼舌根的玩意儿,你才晦气!你全家都晦气!我闺女就算一辈子打光棍,也瞧不上你们村里这些没出息的小子。
还敢嫌弃我闺女晦气,看我今天不揍扁你俩!”说着,又要挥拳而上。
苏婉眼疾手快,赶忙伸手拦住爹,往前站了一步,不紧不慢地开口:“两位,我苏婉向来不跟男人动手。
婚姻讲究的是结两姓之好,可不是用来结仇的。您二位也清楚,我跟您家大牛、小牛,压根就不熟,又怎会非要娶进门?说什么晦气不晦气的,也太不地道。”
两个长舌鬼当场愣住,万没想到,原本以为快没气儿的病秧子,这会儿不仅好了,还正巧听到他们嚼舌根,别提多尴尬了。
李氏最先回过神,干笑两声打圆场:“哎呀,那个……我们也不是成心的。大家都在一个村子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肯定还是盼着你能好起来。
我这不也是担心自家儿子,怕他以后日子过苦咯……”
苏婉跟刘氏都没接他的话,让他一个人尴尬吧!
约莫又过了五分钟,远处传来“哒哒哒”的蹄声,穿着粗布麻衣的苏大婶赶着牛车慢悠悠到了村口。
她一瞧见苏婉,眼睛立马瞪大,满是惊喜:“呦,苏婉,你这是好啦!哎呀,可把你爹给盼踏实咯。
你是不知道,那天村长带着我们几个婆娘去找你的时候,瞅见你在坡下躺得一动不动,脸白得跟纸似的,可把大家伙给吓坏喽。
等把你拉回家,你爹那腿一软,差点直接晕过去。好在啊,孩子你现在活蹦乱跳的,往后日子肯定越过越敞亮!”
苏婉心里暖烘烘的,她能真切感受到苏大婶这份热乎劲儿里藏着的好意,
赶忙笑着回应:“多谢婶子操心啦!等我跟爹去镇上看完病,一定去买点东西,送到村长家。
到时候啊,还得麻烦村长帮我给那天搭把手的婶子大娘们,每人带一包糖。要不是大家伙儿帮忙,我还指不定咋样呢,这份救命恩情,我可不能忘。”
苏大婶一听,忙不迭地摆手:“说的这是啥话哟,咱都是一个村儿的,本就该互相照应,哪能见外呀!”
话是这么讲,可这年头,家家户户日子都紧巴巴的,小孩子也只有逢年过节,才能盼来几颗糖豆解馋。
苏婉心里清楚,这礼必须得送,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义,也是她的一份感恩。
等苏婉、她爹,还有王氏、李氏四人先后在牛车上坐稳,苏婶子也不着急挥鞭赶车,就跟大伙唠着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