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珩经过半日的调养,身子稍稍有了些力气,便挣扎着从床上起身。环顾四周,触目皆是血肉狼藉,刺鼻的血腥味儿弥漫在空气之中,实在不宜久留。
他小心翼翼地朝着丹房摸去。虽说此地的主人玄蛊散人已然殒命,但这毕竟是幻空之中的景象,谁也说不准还会有什么变故,行事自然是小心为上。
穿过丹房的前厅,子珩轻轻推开了通往后厅的门扉。刹那间,一股浓烈的血腥之气扑面而来。果不其然,眼前的情景与之前在幻空中所见毫无二致——玄蛊散人的头颅孤零零地摆在一旁,空洞的双眼似有似无地“凝视”着蒲团上那具残缺不全的躯体。子珩只觉头皮发麻,迅速转身,将房门紧紧关上。
后厅的地面上,零零散散地散落着几件法宝,皆是被锁魂枝的力量所损毁,子珩一一拾起查看,却发现这些法宝均已失去效用,无法再使用了。
在玄蛊散人的储物袋中,子珩一番翻找,找出了几瓶药丸、一把精巧的小刀,还有一个玉质宝盒。他怀着几分好奇,轻轻打开宝盒,只见里面竟是一尊青面獠牙、骑着雄鹰的木人。
“羽王金尊?”子珩不禁脱口而出,随即心中一动,“这不是那长脸少年的宝贝吗?难道说……”
一想起那长脸少年平日里那副阿谀谄媚的模样,子珩就满心厌恶。他着实没想到,这样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竟也惨死在玄蛊散人的手中。
“看来这长脸少年是因这宝物丢了性命,不过如今,它归我了!”子珩嘴角微微上扬,看了看手中的羽王金尊,随手就将其丢进了自己的储物袋里。
“咦,这是什么?”子珩的目光被玄蛊身后架子上的一件东西吸引,正要伸手去摸。
“禀师父!”就在此时,门外突然传来了药童的禀报声……
这禀报之声宛如一道惊雷,瞬间把子珩惊到,让他的心跳陡然加速。他这才猛地记起,这屋内除了自己,还有道童和那哑巴。
“禀师父!” 道童见久久无人回应,心下虽有些怯意,但还是鼓足勇气,提高了音量再次禀报。
“嗯?” 子珩心中叫苦不迭,却也只能硬着头皮,模仿着玄蛊散人的腔调,从喉咙里挤出一个模糊的音符。
“禀师父,老家有书信到了!” 道童的声音清脆稚嫩,带着几分恭敬。
“放下吧!” 子珩极力压低嗓音,试图让声音听起来沙哑而深沉,可那微微的颤抖还是暴露了他的紧张。
“这……师父可是身子不爽利?” 道童敏锐地捕捉到了声音中的异样,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脚步也不自觉地往后挪了挪。
“方才练功时稍有不慎,受了些许轻伤,现已无大碍。” 子珩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声音也逐渐沉稳了些。
“师父神功盖世,定能逢凶化吉!还望师父保重龙体,我等全仰仗师父庇佑。” 药童一听师父受伤,顿时心急如焚,哪里还顾得上分辨声音的真伪,“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
“无妨,退下吧。” 子珩此时已渐入佳境,话语间不经意地流露出一丝慵懒与疲惫,倒真有了几分玄蛊散人的神韵。
“是,弟子这便差人去清扫七星殿内的血污。” 银衫药童毕恭毕敬地将书信轻轻放在桌上,然后缓缓倒退着出了丹房,临出门时还不忘悄悄抬眼打量了一番屋内的情形。
门后的子珩,此时心情颇为复杂,滋味难辨。
怪道那道童自始至终都对他们这些新人不理不睬,原来他早就知道自己几人活不了多久!想起道童每次见到新人时,那目光仿佛在看蝼蚁一般,甚至连蝼蚁都不如,子珩便恨得咬牙切齿。
子珩静候片刻,待他感觉道童已去远,才缓缓移步至门口,轻轻将门开启一条缝隙,迅速拾起地上的书信,而后又敏捷地关上房门。
“鬼辰山?这并非本派密信,为何道童称其为老家?”子珩暗自思忖,一边翻开书信。他家境贫寒,幸得母亲早年教导,认得些许文字。
“原来,玄蛊竟是鬼辰山安插在此的暗哨!难怪他的功法透着一股诡异的鬼气!”
念及玄蛊,子珩转身走向其身后的书架。先前因道童的搅扰,未及细看书架上的书籍,此刻四下无人,他信手拿起一本名为《天闻录》的书卷,仔细研读起来。
原来,这天下依九天之力划分为九族,即天、道、万、夜、季、海、冥、人、魔九族。除魔族外,其余八族皆自诩正道。正道之中,又以天族为尊,其首领称天帝,其余七族首领则称皇。
世人将这九族分为上、中、下三等。天、道、万三族为上等仙族,三族相互制衡。道、万二族虽听命于天族天帝,却各自独立,不相统属。天族天帝掌控世间天道轮回,权势滔天,无可匹敌。天族族众繁多,世间万物皆在其掌控之下,其威名赫赫,引得无数人向往拜入其门下。道族道皇凭一己之力创立道门一族,族人虽不算多,但功法凌厉霸道,就连天帝也认可其为上三族之一的实力。道门主修时间与空间法则,掌控过去与未来。万族万皇向来隐世不出,万族门人数量可观,却多为隐士,虽掌管世间生灵万物,却极少在人前露面,平日只是闭关修炼,与世无争。
中等之族为夜、季、海三族。此三族皆附属于天族,为其附庸,故而列为中等。夜族夜皇统御万千繁星,其族中成员多为天族犯错而被贬谪之人,夜族首领也多由天帝的至亲担任,因此夜族堪称天族的忠实拥趸。季族季皇司掌四季更迭,季门一族多为女修,因四季繁花之缘汇聚成族,然而由于女修居多,常遭他人欺凌,为求安稳,便于万年前投身天族麾下,一则图个清净,二则有了依靠。海族海皇统治着广袤无垠的千洋万海,虽说海族人数众多,但修炼有成者却寥寥无几。与夜族相仿,海族海皇亦为天帝亲近之人。
下三族则是冥、人、魔。冥族本是阴灵鬼怪的聚集之地,世人因心生畏惧,将其列为下三族。冥族冥皇统御天下幽冥鬼物,所修功法皆为幽冥鬼力。人族天生孱弱,本不应列入九族之流,然人族人口繁盛,世间诸事皆离不开人族,且有传言称,天上众仙皆源出人族祖先,故而人族也以九族之一自居。人族势弱,国度众多,相互征伐,各自为政,因此所谓人皇者数不胜数,所修功法亦是繁杂多样,各有千秋。而魔族因其功法诡谲、嗜血残暴,为世人所不齿,沦为九族之末,倒也在情理之中。魔族所修功法千奇百怪,却以魔功为主,秉持弱肉强食之道,不论功法如何嗜血凶邪,只求能够变强,他们始终遵循着为求强大不择手段的法则。
自太古以来,天族与魔族便势如水火,难以共存,而世间众人皆尊崇天族为正统,视魔族为邪祟异端。天族以其雄浑的实力和威望,统领着除魔族之外的诸多种族;反观魔族,虽为众族所排斥,却凭借着自身顽强的底蕴和独特的传承,以一族之力傲然与天族所代表的天道秩序分庭抗礼。魔族内部结构繁杂,其中势力最为庞大的三支分支,分别是毒、妖、蛊三族。
毒族之人精于各类阴毒的功法与隐秘的秘法,其行事风格犹如鬼魅,飘忽不定且阴险狡诈,擅长在悄无声息中取人性命,杀人于无形之间,令人防不胜防。妖族则主要由各类动物历经漫长岁月的修炼而成,其族成员天生便拥有绝美的容颜和聪慧敏锐的心智,由于修炼之路艰辛异常,每一步都来之不易,故而他们在行事时格外谨慎小心,不轻易涉险。毒、妖两族因所修功法皆偏向邪恶之道,且在信仰理念上相互契合,故而向来与魔族关系紧密,互为表里。而巫蛊一族则显得神秘莫测,他们平日里深居简出,看似与世无争,但因其所修功法以及信仰理念与天道轮回的正统观念相悖,不为正道所容,被视作邪魔歪道,遭受诸多唾弃与打压。
“依这书中所记载的信息来推断,那玄蛊的出身之地鬼辰山,想必就是书中提及的鬼族一脉了。”
子珩的目光从玄蛊的尸身上移开,口中轻声呢喃自语道,与此同时,他将手中的书缓缓放回书架原位,随后又伸手拿起了另一本古籍,专注地研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