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时分,三只手按在《东北特别行政区协定》上。张大帅的指印按在上面,少帅的签名用的是李北辰送的钢笔,李北辰的印章刻着\"山河一统\"。
\"北辰,记住你今天的话!\"张作霖将佩刀拍在案上,\"五年后沈阳坦克厂要是造不出战车,老子用这把刀阉了你!\"
海浪声中,李北辰望向北斗七星,他突然轻笑道:\"雨帅,您听过贝加尔湖的涛声吗?那底下埋着苏武的节杖...不过现在,湖边铺的是咱们的输油管道。\"
晨雾中的山海关站,张大帅的专列挂着北斗旗驶向奉天。车厢里,少帅摸着德国军校制服呢料,说道:\"爹,真要把兵工厂交出去?\"
\"傻犊子!\"张大帅掀开貂裘,露出贴身揣着的库页岛油井股权书,\"知道咱家现在占几成股吗?\"他比了个\"七\"的手势,\"这买卖,比抢银行划算!\"
汽笛长鸣中,王大成带兵接管东三省防务。没人注意到,他腰间佩刀的刀柄里,藏着李北辰的手令:\"五年内,潜移默化更替东北官吏\"。
而在北平西山,吴浅宁将《东北特别行政区协定》锁入保险柜。柜门缓缓闭合时,北斗七星的光斑恰好投射在\"山河一统\"的印章上,宛如天授印信。
……
1921年夏,海三崴金角湾,李北辰的装甲列车驶入船厂专用轨道时,十二艘正在舾装的炮舰同时鸣笛。汽笛声惊起成群海鸥,这些洁白的翅膀掠过船坞上方的巨型龙门吊,在晨光中如同飘散的传单——正是三年前五四运动时撒遍北平的《海权论》节选。
船厂总负责人菲尔普斯挥舞着烫金烟斗,德式工装沾满油污,他兴奋地说道:\"李,看看这宝贝!\"他掀开防水帆布,150mm双联装舰炮的镀铬炮管映出李北辰惊讶的脸,\"用你提供的钨钢配方,寿命提升三倍!\"
李北辰却蹲下身,指尖抚过甲板焊接缝,问道:\"菲尔普斯先生,若把这里延长三十米...\"他突然用粉笔在钢板画出弧形,\"再倾斜十二度,能否承受五吨重的冲击?\"
丑国和得国工程师们围过来时,他已画出完整的飞行甲板草图。焊花飞溅中,有人惊呼:\"您要把飞机场搬到船上?!\"
船厂会议室挂满英日战舰照片,李北辰的手杖突然戳穿英国\"暴怒\"号航母模型,说道:\"知道英国人去年在达达尼尔海峡干了什么吗?他们用改装运煤船放飞水上飞机,炸沉了土耳其运输舰!\"
菲尔普斯的女儿迪娜,端着咖啡进来,旗袍下摆还沾着制图室的墨迹。李北辰接过她递过来咖啡,对着她眨了眨眼睛,接着说道:“我相信以后的海战,是航母的天下,战列舰终将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在归绥的飞机制造厂,已经研制出了轰炸机,随着技术的进步,飞机的载弹量会越来越高,我们必须未雨绸缪,菲尔普斯先生,停止建造战列舰的计划,全力研究航母。”
深夜的船厂实验室,李北辰扯开领带,用北平烤鸭的片皮刀削制木制舰载机模型。迪娜操作着自制风洞,十二盏镁光灯将气流轨迹照得纤毫毕现。
\"襟翼角度再调五度!\"李北辰突然用英语喊道。模型在三十节风速中稳稳落在甲板模拟台,轮子精准卡住他设计的阻拦索系统。安娜的速写本上,已画满带北斗徽记的舰载机草图。
黎明时分,李北辰站在结冰的试验舰甲板上。东北航校最优秀的飞行员陈怀民,驾驶法制纽波特战斗机,在五百米高度盘旋。当菲尔普斯启动蒸汽弹射器时,整艘战舰都在颤抖。
“这疯子竟然想用火车轨道来弹射飞机!”站在码头的英国观察员瞪大了双眼,难以置信地惊呼出声。就在这时,陈怀民所驾驶的战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如同一只猎鹰般呼啸着冲向天空。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战机升空的瞬间,阻拦索竟毫无征兆地突然断裂!失去束缚的飞机犹如脱缰野马一般,径直朝着舰岛猛冲过去。
眼看着一场灾难性的事故即将上演,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李北辰毫不犹豫地一个箭步冲上前去,迅速拽过身旁的消防斧,用尽力气狠狠地劈向备用钢缆。只听“咔嚓”一声脆响,备用钢缆应声而断,飞机在最后关头擦着高耸的烟囱,惊险地掠了过去。飞机继续向前滑行,在冰面上划出长长的痕迹,足足滑行了三百多米,终于缓缓停了下来。
惊心动魄的危机最终得以化解,众人悬着的心落回了肚子里。当晚,在庆功宴上,李北辰面带微笑地走到迪娜面前,拿起一副精美的翡翠镯子,小心翼翼地戴在了她白皙纤细的手腕上。迪娜发现李北辰的衣袖口微微滑落,露出里面包裹着伤口的纱布,隐隐有血迹渗出。
李北辰似乎并未在意自己的伤势,他高高地举起手中的酒杯,大声说道:“今日所经历的,就如同我们华国,走向海洋主权之路。请诸位务必铭记在心——”话还未说完,他猛地一甩手,将手中的酒杯用力地砸向脚下的甲板。酒杯瞬间破碎成细小的玻璃碴,在皎洁的月光下,宛如点点星斗闪烁着光芒。
“北斗之下,没有任何波涛是无法征服的!”李北辰的话语掷地有声,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然而,他们谁也没有察觉到,在不远处的角落里,一名小八嘎间谍正拿着一台微型相机,试图偷拍下眼前的这一幕。
这名间谍只顾着专注于拍照,完全没有留意到相机的相框里,竟然隐藏着一张由李北辰书写的假图纸。在那张图纸上,“航母”的烟囱位置被刻意标注反了整整三度……
离港时,李北辰将《海权论》原本赠予安娜,书页间夹着爱因斯坦的回信:\"您关于流体力学与相对论结合的设想,已由普林斯顿数学系验证。\"当装甲列车驶过乌苏里江大桥,船厂突然响起持续三分钟的汽笛——第一艘实验航母的龙骨正式铺设。
十二年后,这艘名为\"北斗\"的航母在黄海战役中,用李北辰设计的电磁弹射器,将搭载燃烧弹的舰载机送上云端。而此刻的朝阳正穿透船厂玻璃顶棚,在航母设计图上投下光斑,恰似当年山海关的七星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