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分,烈日高悬,田地里劳作的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农具,结束了一上午的辛勤耕耘。
赵菊花和季保山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率先来到了记工分的地点。
他们仔细地核对了自己的工分记录,确保没有任何差错之后,才放心地一同踏上回家的路途。
“他爹,你说卫国今儿个该回来了吧?”赵菊花一边走着,一边满心期待地问道。
她心中暗自盘算着儿子归来的日子,毕竟每个月只有这么一次放假的机会,为人父母哪有不挂念孩子的呢。
季保山停下脚步,在地边儿上用力蹭了蹭脚底粘着的泥土,思索片刻后回答道:“嗯,我估摸着应该就是今天回来,这不都快到月末了嘛。”
听到丈夫肯定的答复,赵菊花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轻轻点了点头。
她心里琢磨着,得趁着这两天赶紧给儿子做点好吃的,好好给他补补身子。
要知道,季卫国可是在钢铁厂里干着重体力活儿的工人,每天消耗那么大,如果吃不饱、营养跟不上,那可怎么撑得住啊!
越想越是心疼儿子,赵菊花不由得加快了脚下的步伐,恨不得立刻飞奔回家,看看心心念念的儿子是否已经平安抵达家中。
走到半道儿,碰到洗衣服回来的邻居花婶儿,于是停下脚步打了个招呼。
“婶儿,这是洗衣服回来了?”
花婶儿看到下工的赵菊花,笑着说:“是呢,这不是有几件衣服想着河边捶捶,家里洗不干净。”
花婶儿说完话后又笑眯眯的看着她说:“菊花啊,你家卫国回来了。婉婉好像做了什么吃食,那满院飘香的香气啊,我老婆子闻了都流口水!”
花婶儿不是个贪便宜的人,这年头可没有什么占便宜的思想,她就是单纯的说说而已。
赵菊花一听,眼睛亮了起来,脸上笑意更深了,“婉婉这孩子就是能干,这不是马上要随军了,最近在家里学做饭呢。这下卫国可有口福喽。”
说着就跟花婶儿匆匆告别往家赶。
刚进院子,就看见儿子季卫国正站在厨房门口劈柴。
旁边的季婉端着一碗凉茶等着她哥呢!
赵菊花看到一下子就急了眼,喊道:“卫国,你妹妹给你凉茶你咋不接着呢,让她一直端着不累啊!”
季卫国听到后连忙放下手里的柴火,“娘,回来啦。”
季婉看到赵菊花回来,把手里的凉茶递给季卫国后,朝着赵菊花奔了过来。
“娘,一上午累了吧?饭我都做好了,赶紧洗洗咱吃饭啊!”
说完就把赵菊花手里的锄头拿到了手里,然后仔细的放到了屋檐下。
赵菊花欣慰地摸摸季婉的头,“婉婉真是长大了,懂事得很。”
这时候季保山也走进了院,季卫国看到后也忙着打了声招呼。
“爹,赶紧洗洗吃饭,今天中午婉婉可是做了好吃的呢!”
“哎,来了,早就闻到香味了,我家婉婉就是能干!”
季婉听到爹夸奖自己,不由得抿嘴微笑。
不得不说季保山和赵菊花真是一对称职的父母,那对待子女真的是一点儿都不吝啬夸奖,这段时间季婉都被夸的快飘了。
一家人走进屋里,桌上摆着一簸箕窝窝头和一大盆子铁锅炖。
季保山先拿起一个窝窝头咬了一口,“嗯,婉婉蒸的窝窝头越来越劲道了。”
季婉开心地说道:“爹,这都是娘教的,好吃你就多吃点。”
赵菊花听到闺女的话,高兴的笑着也拿个窝窝头吃了起来。
大家一边吃着,一边唠着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