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棣装疯之前,朱允炆派遣工部侍郎张昺(bing)与都指挥使谢贵驻扎北平掌控边军,并调走了原本属于朱棣管辖的军队。】
【不得不说,此时朱允炆对于自家皇叔还是颇为警惕的,但由于朱棣豁出脸面装疯卖傻,居然真的让朝廷放松了警惕。】
【直到燕王府长史葛诚叛变,向朝廷告密朱棣装疯之事,导致朱棣被发觉。于是在七月初四,张昺、谢贵二人人奉朱允炆密诏带兵包围了燕王府。】
【不过幸运的是,朝廷这边也有朱棣的支持者提前告知了朱棣此事。但是双方军力差异过于悬殊,就算提前知道了消息,仍然是九死一生的一场博弈。】
【在被围困府中之后,朱棣假意受降,捆缚了所有燕王府的官僚,请张、谢二人进府查验。】
【说时迟,那时快,事前埋伏好的死士一拥而上将刚刚踏入王府的二人还有府中叛徒一同擒获处决了。】
叶楚接着说道:【那这里观众们可能就要疑惑了,朱棣说自己愿意受降这两人就轻易地信了吗?】
【这是因为先前被削的五个亲王的先例在前,任谁也没想到他朱棣真敢起兵谋反。】
洪武初年,朱元璋还是看朱棣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
“哼!你倒是胆子大!”
朱棣暗暗吐槽:胆子不大就被大侄子给终身圈禁了。
洪武末年,朱允炆咬了咬牙,这两个废物,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朱棣敢说他们也敢信!
【当天夜里,朱棣带领八百勇士攻下北平九门,完全控制了北平城作为自己的大本营,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口号指责齐泰和黄子澄为奸臣,起兵诛讨。】
洪武初年,朱元璋皮笑肉不笑的说:“朕记得《皇明祖训》里好像说的是要皇帝先召唤藩王,藩王才能起兵吧,你倒是给自己找个好借口。”
小朱棣摸了摸脑袋“嘿嘿”一笑:“我这也是为了大侄子好嘛!那些个文臣明显就是不安好心!”
朱元璋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起兵后仅仅数日通州、遵化、密云等主动归附朱棣,五日之内朱棣率大军接连攻破蓟州和居庸关,扫平了大本营附近的危患。】
【在战争开始后不久,为了防备宁王朱权从后方偷袭,加之朱棣的兵力实在太少,他自然而然将主意打到了这位邻居的身上。】
宁王朱权:?
【而远在京都的朱允炆也收到了自家皇叔造反的文书,立即祭告太庙,贬朱棣为庶人,决定起兵讨伐燕王。而此时宁王朱权同样也进入了朱允炆的视线里。】
宁王朱权:??
【朱权作为颇受朱元璋喜爱的幼子,封地在今天的内蒙古,带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麾下更有骁勇善战的朵颜三卫,并且与朱棣自小交好。】
【朱允炆害怕宁王与朱棣联合谋反,下令命朱权还京,并削减朵颜三卫。】
叶楚促狭一笑:【不过无论宁王有没有谋反之心,都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朱棣在后来的战争中谎称深陷困境前来求救,一人骑马入城,握住朱权的手大哭说自己是不得已才起兵的,请求朱权代为起草奏章请罪。然后在宁城居住数日,朱权以诚相待毫无防备。】
【然而他的好四哥朱棣,已经悄悄派自家精锐部队埋伏于城外,并派人混入宁城内部,暗中勾连即将面临削减的朵颜三卫军官。】
宁王朱权:???哥们跟你心连心,你在这玩脑筋!
【一切就绪后,朱棣告辞离去,傻白甜朱权到郊外给他饯行。不想伏兵一拥而上,拥堵着朱权及王府众人一路向松亭关而去,进入了北平,就这样宁王被赶鸭子上架加入了谋逆的队伍。】
宁王朱权:......看不出来你是这样的四哥!我错信你了!
朱棣:嘿嘿嘿!
【至此,朱棣麾下拥有了数万大军,并且扫平了一切后顾之忧,实力大增。当然为了感谢大恩人宁王,朱棣也曾对他许诺事成之后,平分天下。】
叶楚眨巴眨巴眼:【不过,这显然是一张不会兑现的空头支票。】
宁王朱权:!我就知道四哥不是好东西!
刘彻也是“啧啧”两声:“画大饼还得是你啊!”
下面的大臣们悄悄翻了个白眼,陛下也好意思说别人。
【而此时的朱允炆也面临这无将可用的尴尬,自家爷爷杀得太狠,现在平叛也只能启用已经年近古稀的长兴侯耿炳文,率领13万军队数路并进,号称百万大军。】
洪武年间,朱元璋悄悄摸了摸鼻子,嘶,当时没考虑到这个,咱家也没想到有人这么快就谋反啊!还是怪朱棣那小子!
耿炳文:好消息是我从大屠杀中活下来了,坏消息是一把年纪还得参与老朱家的破事!
【耿炳文作为经验丰富的老将,一到真定便分兵三地,互为犄角之势,以便相互策应。正逢中秋,燕军经过仔细侦查后趁其不备偷袭雄州,又利用伏击击败了鄚州的援军,顺利拿下两地。】
【恰逢耿炳文部将张保来投,告知了朱棣耿炳文的分兵部署,朱棣顺势传播燕军大胜,决战将至的消息,诱使耿炳文合兵一处。】
【八月,朱棣率军发动决战,于大河北岸大败敌军。耿炳文率残部不到十万退守真定,燕军攻城三天都没有拿下,于是在月末返回了北平。】
叶楚轻轻叹一口气:【朱棣作战十分勇猛,但耿炳文也不是好对付的。】
话音一转,叶楚接着说道:【不过可能天选之子冥冥之中有人相助,建文帝朱允炆听说了耿炳文兵败的消息。于是根据黄子澄的推荐,任用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为大将军代替耿炳文。】
【这个黄子澄就是朱棣讨伐的奸臣,害,怎么这么说呢,这分明是朱棣的恩人呐!】
永乐年间,已经成为帝王的朱棣一下就明白了叶楚的意思,直接笑出了声:“是极!是极!哈哈哈哈,楚楚姑娘说的对啊!”
【削藩时也是他提议先跳过朱棣削其他人,现在朱棣进军遇到困难了,他又站出来提议换将。这下可好,直接给朱棣换了个“大明战神”!】
贞观年间,李世民感叹一声:唉,临阵换帅,乃是兵家大忌啊!这建文帝还是太年轻了。
而此时洪武年间,众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大明战神?听着很厉害啊,而且还是勇猛善战的曹国公之子,怎么会是燕王的恩人呢?
曹国公李文忠:有种不祥的预感......
刚刚请完罪的耿炳文:emmm,这很难评。
小朱棣(自豪):那未来我岂不是打败了大明战神?!
建文年正在准备出征的李景隆:阿嚏!阿嚏!难道昨日感染风寒了?
随即信心满满的抬起头:本将一定拿下叛贼燕王,为陛下分忧!
【那么这位饱受期待的大明战神究竟能否如建文帝所愿拿下朱棣,平定作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