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之外,简易草棚与军用帐篷连绵不绝,仿若大军围城。这里便是临时搭建的灾民居住区,二十多万老弱妇孺栖身于此。除了几件用以换洗的衣物,其余物件皆不准带入。一日三餐,皆由军队依照标准供应。 数条水沟从护城河引出,将居住区划分成数个片区,同时,也构筑成一道天然的消防水道网络。
南北两大营的五万将士营帐沿着水沟排布,不时有巡逻队在居住区穿梭巡查。这个临时的居住区域,完全依照军队的标准进行管理,务必确保一切可能发生的意外都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九皇子与何守道、陆云轩以及南北大营的主将、副将们一同,在这暂住之地巡视了一番,对所见之景甚为满意,不时地点头示意。
正在此时,只见远处的官道上,扬起滚滚烟尘,万马奔腾之势,震得地面微微颤动。众人脸上皆是一惊,心中暗想:难道是北夷打过来了?
九皇子率先策马奔迎上去,紧接着,众人连同后面的禁卫、亲卫等也纷纷紧跟其后。老百姓们脸上皆布满惊恐之色。 而在居住区外,早有众多士兵严阵以待。
就见不远处,一队骑兵如疾风般飞驰而来,速度丝毫不减。九皇子远远望去,认出这是本朝的军队,其中还有少许禁卫。心中顿时“咯噔”一下,一个不好的预感油然而生。
这时,只见这队骑兵在远处缓缓停下。三个人骑着三匹马从队伍中向这边走来。 待走到近前,九皇子这才看清,来者正是自己的十二皇弟,另外两人,一个是黎州太守陆游龙,另一个却不知是谁。
九皇子赶忙下马,疾步迎了上去,一把抱住十二弟。
“九哥,十一哥殉国了。”十二皇子话未说完,便已嚎啕大哭起来。
九皇子听罢,心中一阵剧痛,一口鲜血猛地喷了出来。北夷战事究竟是何等的惨烈,竟能让皇子以身殉国?!
这时,黎州太守走上前说道:“黎州太守陆游龙参见九殿下,下官护送十一殿下、十二殿下回京,见到九殿下,下官算是完成使命了。
北疆战事万分危急,北疆东线已然全部失守,边城守将尽数殉国。北夷联军随时有可能大举南下。还请九殿下速速调兵增援庆王和北疆东线边城。具体情形由十二殿下向陛下汇报吧。黎州地处北疆第二防线,下官需立刻赶回去布防。”
九皇子走上前来,双手扶着陆游龙的肩膀说道:“陆太守辛苦了,黎州乃是京城通往北疆的要塞,千万不可失守,速速去吧,我这就回宫禀报父皇,组织援军,北上伐夷。” 陆游龙听完,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这时梁咏上前道:“原十一殿下麾下斥候校尉,现凌云镖局北路护卫梁咏,参见九殿下。此次镖局北上,恰逢北夷南侵,特派我等前来报信,正巧碰见十二殿下被围,便一同护送回京。”
九皇子也向梁咏施了一礼:“梁兄弟辛苦了!诸位虽已脱下戎装,但战时报国,所获军功,一样不会少。”
梁咏连忙说道:“启禀九殿下,在北夷境内,还有我镖局护卫二百余人,正在北夷后方伺机而动,以为我军内应。但有需要,任凭调遣。我且速回镖局,回禀之后,再赴北疆。”说完,便带着自己的人返回京城镖局。
十几名禁卫,两辆马车。个个满身血迹,伤痕累累。禁卫们向九皇子道:“参见九殿下,我等受命押送军饷回京,特来复命!”
九皇子看着自己的兵,去时一千人,归来却只剩十几人。不禁又是悲从心起,怒火中烧。
这时,十二皇子道:“庄统领与兀赤决战,身受重伤。”
九皇子来到第一辆马车前,只见马车里昏迷着的庄飞羽,脸色紫黑,气息微弱如丝。他握着庄飞羽的手,忍不住抹了一把眼泪,不忍再看。
又来到第二辆马车前,白布之下掩盖着的正是战死的十一皇子。九皇子坐在马车上,高声喝道:“回城!”说着,一勒马缰,驾着马车朝着京城驶去。
城内一条街道早已清理干净,打扫整洁。禁卫军列队道路两旁,长枪交叉搭桥,迎接英雄归来。
宫城之外,皇上率领文武百官,全都身披白绫,庄严肃穆。
两辆马车缓缓驶来。
九皇子与十二皇子下车,向皇上施礼。 “启奏父皇,北夷犯境,我十一皇弟身战殉国。禁卫统领庄飞羽身受重伤。”
皇上缓缓走过来,看了看受重伤的庄飞羽,又看了看十一皇子。强忍着悲痛,面向群臣和众将士。庄重地说道:
“众爱卿,朕子子民、将士们:
一百年前,北夷蛮邦,犯我中原,屠戮百姓;黄河以北,几无活物。我朝心怀仁德之心,不记前嫌,开边境,兴贸易,富经济。两国民众得享百年安康。而今,北夷蛮邦,狼子野心,忘恩负义。打破百年安宁,侵犯我朝边境。致使我边城失守,将士捐躯,百姓遭殃。
此等血海深仇,朕与尔等定当铭记!
朕之皇子,为保北疆安宁,浴血奋战,不幸殉国,此乃国之殇,朕之痛!朕之将士们,皆是国之脊梁,以保家卫国为己任,奋勇杀敌,而将士身死,吾等生者,定要其血债血偿!
朕将必倾全国之力,讨伐蛮夷!朕与尔等并肩作战,共驱蛮夷,收复失地。让蛮夷知晓,犯我朝者,必诛之!
朕在此立誓,今此一战,不灭蛮夷,誓不罢休!”
满朝众臣与所有将士,齐声高呼道:“不灭蛮夷,誓不罢休!” 激昂的高呼声响彻云霄,犹如阵阵惊雷,带着无尽的悲愤与决心,仿佛要将这苍穹都冲破。
这呼声,从宫城之外沿街道依次传向全城。街边的百姓们听到这震耳欲聋的呼喊,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眼中泪光闪烁,跟着振臂高呼,那声音汇聚在一起,如汹涌的波涛。
呼声又传到城外,城外二十万老弱妇孺与五万南北大营将士,亦高声高呼“不灭蛮夷,誓不罢休!不灭蛮夷,誓不罢休!”。
这一刻,整个天地间都回荡着这同仇敌忾的怒吼,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气势磅礴,惊天地泣鬼神。仿佛这声音能化作千军万马,直冲向那北夷之地,将敌人彻底碾碎。
百年前,北夷悍然南侵,那场屠戮中原的惨祸,至今仍历历在目。无数百姓惨遭杀害,家园被焚毁,血流成河,尸横遍野。这般惨痛的记忆,历经三代,通过百姓们的口口相传,深深地刻进了每个人的骨子里。
此次,北夷再度南侵,又将这惨祸重演。瞬间,那深埋在百姓心底的仇恨被彻底点燃,如熊熊烈火,燃烧不尽。他们同仇敌忾,众志成城,一致对外,誓要将北夷蛮夷赶出中原,保卫家园。
翌日,户部、兵部、工部齐心协力,携手共进。北上伐夷的征兵公告,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张贴发布,瞬间点燃了民众的热情。
报名入伍之人如潮水般络绎不绝,从四面八方涌来。全国上下,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积极响应,纷纷捐资捐物。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展现出了空前的团结。
新组建的伐夷之兵,押送着粮草辎重,浩浩荡荡地向京城集结。
而令陆云轩意想不到的是,这场曾困扰京城乃至全国的金融之祸,竟在这场北夷南侵的战火中,悄然无声地消弭于无形。
半月之后,重新征招的四十万大军,在京城之外的广袤平原上集结完毕。京城之中,诸位皇子,二皇子、五皇子、七皇子、九皇子、十皇子、十二皇子,皆身披战甲,英姿飒爽,准备披挂上阵。
他们分别率领六路大军,向北进发,志在收复边城,驱逐北夷,重振国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