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皎皎听着小燚喊麦,想起完颜构、秦桧对民族英雄岳飞的污蔑,说\"只有无能之人才会忌惮有才能之人,等我过年放假回家去淮阳玩,逛庙会的时候,也要狠狠抽秦桧这些奸臣一顿,也算是替岳元帅报仇了。\"
岳飞大帐内的将士们听了哈哈大笑。
“元帅,这宋小娘子在为你抱不平呢。”
岳飞坚定道:“这次我一定不负众望,收复我大宋山河。”
正在抽打秦桧的人听了下的手更重了。我们也要替岳元帅报仇。
一些忌惮功臣的皇帝摸了摸鼻子,“我们这不是害怕吗?”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宋皎皎一看这个标题,叹了口气,“我迷人的老祖宗啊,宋朝配不上你啊。”
皇帝们知道这次一定又是那个弱宋,那些雄才大略的雄主们看着下面的百官,“不是这弱宋何德何能有如此文武双才之人。啊,嫉妒啊。大怂,你们不珍惜,给我啊。”这是皇帝们心中的叹惋与呼喊。
【他是武功最高的文化人,却为何命途多舛,郁郁而终,】
(嬴政,辛弃疾,霍去病,我那迷人的老祖宗啊1.9的身高。)
刘猪猪生气了,他要闹了,我也很高大威猛.风姿绰约啊,你们怎么都去喊那个暴君,朕也是你们老祖宗,你们要是喜欢朕,朕就让去病娶你们。”
霍去病听到陛下的话,瞪大了双眼,不是,陛下为了让后人喜欢他,就卖了自己,陛下怎么不娶。
李二凤也是双手插腰像只愤怒的小凤凰,\"你们看朕怎么样。\"
魏征上前一步道:\"陛下,是一位剑眉星目,英姿飒爽,风度翩翩的英俊男子。” 长孙无忌,李靖等人看着站在前面的魏征这个喷子改性了,竟然会夸人。
李二凤:\"那你说后人怎么老提始皇,不提朕,难道朕不迷人吗?\"
魏征看着闹脾气的陛下,怎么办,哄吧。又夸夸道\"陛下,后人曾夸你龙凤之姿,天日之表,还有什么最强碳基生物,亚洲洲长,东半球话事人.名号还比那个暴君还多。”
李二凤听勾了勾唇角,又压了下去:\"那他们怎么就不能常提提朕.\"
魏征听了,无语,直接退回原位,不哄了。
李二凤看魏征不哄自己了,“哼”了声。好不容易看到这个喷子夸我,就不能多夸夸我吗。
【辛弃疾,我那迷人的老祖宗啊,上马杀贼能比岳飞,下马写词不输苏轼,21岁意气发,领兵打仗23岁就能带领五十人,杀进敌方五万大营,生擒叛军,甚至顺便让一万多敌军归顺大军。】
(讲真的,霍去病和辛弃疾的名字好有cp感啊[看])
(弃疾似去病,宋皇非汉武)
(辛弃疾的祖父是霍去病的狂热粉丝 因此给孙子取名“弃疾”)
刘猪猪看到“宋皇非汉”。\"哼\"了一声,这算你们在夸我吧,那个弱宋怎么能跟我比,我可不会赔钱给异族。
然后高兴的拉着霍去病的手说:\"去,病你看那个辛弃疾和你的名字很像,和你一样能打,朕的去病就是好,就应该都喜欢朕的去病。”
霍去病听着陛下夸奖,脸都红了,也是激动的看着天幕,这个辛弃的功绩也不弱,以少胜多,是个打仗的好将士。想要和这个和自己名字相近,同为武将的人交流一番。
在天幕上留言:\"宋朝那个辛大人的祖父,谢谢你的喜欢,还有辛大人能不能告诉我那一仗你是如何谋划的。”
正在带着自家孙子登楼望着大宋朝廷的方向的父看到了自家偶像感谢自己,有一种见到偶像的既视感。激动地说:\"不用谢.冠军侯很厉害,值得尊敬。”
辛弃疾看着激动的祖父“先让祖父高兴高兴吧。”然后看看东京的方向,又看看天幕,“看来自己以后不得重用,壮志未酬。”这时的辛弃疾有一丝迷茫。祖父看到迷茫的孙子。摸了摸小孙子的头“幼安,你怎么想的,还去吗?”
辛弃疾看着祖父坚定的说:“祖父,我还是要回去,我要向冠军侯和岳元帅那样,杀敌报国。”
祖父欣慰的笑了笑,以后我会再给你找个武师傅,让我们幼安像后人说的文武双全。
正在地方做官的辛弃疾想起自己只身入敌营的时候,再想想现在的自己,叹了口气,看见霍将军问自己,便把当时的情况和小霍将军分享。
两人就这样聊了起来。众人看着这两人的交谈,“这辛弃疾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各朝的武将们也纷纷加入这场讨论。武将们在弹幕上聊的是热火朝天。恨不得见一面当场聊聊。
(毕竟那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辛弃疾啊)
(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历史上没几人能做到[赞][赞][赞][赞][赞][赞])
(这个在辛大人身上不值一提辛大人那是为了杀叛徒带着几十人冲万人军队把叛徒抓出来带回自己地盘再宰了的猛人)
(辛弃疾还写了《美芹十论》《九议》,展现了他先进的军事战略眼光,但没被采纳。)
(这算什么,我们这个迷人的老祖宗在地方还创建了“飞虎军”打异族,打强盗,还有在救荒、水利等方面颇有政绩,却被那些主和派打压,弹劾,举报。)
皇帝们看着系统给他们展示的这两篇策论。连连点头,这里面都是精华啊,可惜这大宋不知道珍惜。如此人才不知道当宝贝供着,怪不得没有收复失地。
宋太祖也看到了这两篇策论。如此人才他们大宋皇帝却不知道中用,大宋的皇帝都在干嘛,一个岳飞,又来了个辛弃疾,他们大宋皇帝都是昏君吗。
宋孝宗知道辛弃疾,看着前不久辛弃疾上奏过来的折子。这辛弃疾虽然是归正人,但到底是我大宋丢的河山。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让人把还在地方的辛弃疾叫回来,掌管军队,攻打金国,收复他大宋河山。
辛弃疾知道他的机会到了,不知道这次官家能坚定北伐的决心吗。
地方的百姓在门口看着一心为民辛大人,他们知道,辛大人要去打欺负他们的金国去了,聚在一起欢送辛大人,有些人甚至说要和辛弃疾一起从军打仗。
辛弃疾看着眼前的百姓,流下了眼泪,这次我一定要收复失地。
苏轼听天幕说这个辛弃疾和文学不输自己,就一脸认真的看着,想要看看这个辛弃疾到底有何本领。
【大家都以为他是词人,其实他的主业,是杀代决断的大将军啊,只是写出的每首作品,都能流芳百世,有“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悲壮,也有\"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婉转柔情。】
(辛弃疾真的是文人里最能打的,武将里最有文化的)
(可他给他儿子取名叫辛铁柱[泪奔])
祖父看着自己的宠爱的小孙子拍了拍他的头:“你就不能给我曾孙起个有文化的名字。”
辛弃疾看着天幕,再看看正在看着自己的儿子:“这不是贱名好养活吗。你看看你多健康啊。”
辛铁柱无语的翻了个白眼。
(诗人是辛弃疾最不值得提的身份,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曹家三父子、李杜、唐宋八大家等人都在欣赏系统展示出来辛弃疾的诗词,连连赞叹。这辛弃疾不愧是文武双全之人,这文学功底丝毫不差。这皇帝们看着辛弃疾的诗词。众人都看出了这位辛大人想要报国却不得中用抑郁不得志的心情抒发。开始再次炮轰宋朝皇帝。
秦·祖龙嘲讽道:你们宋朝皇帝都是如此忌惮武将吗,哪怕是被这金国打的俯首称臣,也不肯用武将吗?”
唐·李二凤也是气急了:“这怂朝的皇帝,宁可跪着生,也绝不站着活。”
汉·霍去病直接来了句:“辛弃疾,你别在那个软蛋怂朝了,来我大汉,陛下一定重用你,咱们一起打匈奴,一起作这冠军侯。”
汉武帝惊讶的看着霍去病,管他能不能来,万一可以呢。也在那喊:“辛大人,去病说的对。你看你的名字都和去病这么像,来我这里,你想打哪就打哪。岳元帅如果可以的话,也来,朕不嫌人才多。”
其他皇帝看着如此狡诈的汉武帝,也纷纷在天幕上喊岳飞和辛弃疾。
唐·李二凤:岳元帅、辛大人,朕不嫌人才多。你来朕这里,朕马上就修建贞观25朝臣。
贞观下面的大臣们,“我们让你建的时候你不建,一个还不知道能不能来的人,你就巴不得建,我们这是不重要了吗。”
宋朝的皇帝、百姓们都在等待岳飞和辛弃疾的回答,虽然他们也知道不可能,但是他们怕啊。
岳飞和辛弃疾看着天幕上皇帝们的邀请,一阵感动。但想起还未收复的失地,还在遭受欺压的百姓,委婉的拒绝了皇帝们的邀请。
【他一生经历两任皇帝都不被重用,一辈子壮志难酬;临终前还在想着收复山河,在那个苟且的年代,做着不能实现的英雄梦,只可惜\"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不仅文武双全,他还会搞钱[二哈]先不说怎么搞的哈哈哈,又会搞钱,还能给自己建别墅,一边徜徉诗画山林间,所到之处都能治理一方,一边心系天下苍生收复北方,这样的大男主就是生不逢时啊,辛弃疾如果和岳飞能够早生五十年,当时的历史都会被改写)
(天妒英才霍去病,生不逢时辛弃疾)
(宋朝皇帝真不咋滴,要不是能臣特别多估计早被灭了,辛弃疾就该把皇帝端了自己干[泪奔])
(南宋配不上辛弃疾)
(宋朝啊,文武人才都不缺,却把江山丢了)
(他既能斡旋于朝堂之上,也能提剑跨马上战场,执笔能点朱墨颂山河,弃笔能从戎安邦定国却生不逢时,实乃一大遗憾)
(我们的辛大人最终却是抱憾而终,临终前还在大呼“杀贼。”)
已经猜测到结果的人们看到结果还是为这位辛大人感到惋惜。文武双全的人很少,好不容易出来一个,这大宋皇帝却弃之不用,可惜啊。
宋孝宗看着刚刚从北方来到这里的辛弃疾,承诺道:“辛大人放心,这次朕一定不会让你失望,坚决北伐到底。”
辛弃疾听到皇帝的承诺,弯了弯身:“谢官家。”那些主和派不敢说话,天幕上展现秦丞相的画面还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