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父托人送信回黎阳老家,将此事告知给族中族老。
最后在正式开学前,黎阳老家送来了11位品行优良且与孙胜年岁差不多大的小郎君。
黎阳来的11人都被安排在了百树院,孙胜每日都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武学上。
庄夫子对此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要求孙胜将每日的课业做好。
妤瑛有本体所赋予的一丝神识,自当初想起事情后慢慢融合。
庄夫子惊喜于妤瑛的聪颖伶俐,他对于冯师傅占用妤瑛剩余三分之一的时间很是介怀。
但庄夫子也知道这些是孙父孙母都同意的,他也就不好再多说些什么,于是他只能用心去教导妤瑛和剩余的11人。
————时间流速线————
四年的时间里妤瑛不断的充实着自己,庄夫子将妤瑛当做自己的爱徒倾囊相授,而冯师傅原本就是妤瑛安排保护孙家的傀儡。
妤瑛只是需要给自己练武一事找个由头,为了以后不留把柄都是冯师傅到孙家单独教导她,毕竟学武与学文还是不同的。
随着当初百树院的建成,许多躲避战乱的商户和寒士子弟都来到了颐县。
许多胸有笔墨且人品过关的文人墨客来到百树院教书,毕竟现在有份体面且稳定的生计不容易。
而那些商户见状,都纷纷将自家孩童送到百树院里。
孙父见人数也不多,想着自家教书先生也够,便同意了。
除此之外,其他家里有想法有条件的,孙父也一并收下。
某日,孙父让人告知妤瑛与孙胜,今日不必再去百树院,妤瑛猜测应该是文帝(此时还只是文王)来孙家了。
前往正屋之前 妤瑛让玉琴安排人回黎阳保护孙家与陶家亲族。
当初孙家搬离黎阳,因此与沿途路过的文王错过,加之颐县距离战火有段距离,文王又忙于逐鹿天下,虽从黎阳人中得知孙父的事迹,但一直未曾有时机与之一见。
当妤瑛与孙胜来到客院时,孙父与文王正在对弈下棋,妤瑛二人也未出声只是站在一旁等候。
待二人棋局结束,孙父“王爷的棋艺出神入化,孙某佩服。”
文王轻笑道“哪里,还要多谢善深兄你让着本王啊。”
孙父笑着摇了摇头,随后看向一旁站着的两人。
“还不快过来见过王爷。”
妤瑛二人朝着文王行礼,孙父指了指孙胜。
“这是我那不成器的儿子孙胜,小名阿谦。”
孙父又朝妤瑛招了招手“这是我家小女妤瑛,小名苒苒。”
妤瑛也不怕生的盯着文王看。
孙父“让您见笑了,苒苒平日里随着百树院的孩子们一同学文,又随着我家护院习武,于是这胆子就比别的小女娘大些。”
文王毫不介意的笑了笑“阿姮少时也是如此。”
说完让人将准备好的礼物呈上。
妤瑛神色莫名的看着手中洁白温润的玉簪,上面雕刻的是蝴蝶戏莲图样,玉簪玲珑剔透、栩栩如生。
她转头看了看孙胜,果然文王给他准备的也是他喜欢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