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也没有金手指,除了这辈子投了个好胎,做了富贵人家的小姐。而不是个没有自由的奴隶,或是生在重男轻女的愚昧人家,能有现在的际遇就已经是很幸运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现在自己就是一个生在富贵人家的平凡人,想要不枉此生,也不容易呢。但要是让自己认命?又不甘心?
来到这个年代才知道,封建社会的穷是真穷。记得出门看到的小孩子,穷人家的,无论男孩女孩很多连鞋子也没有。能穿上草鞋的都是好的了,在街上赤足行走的大有人在。
想想大约前世的封建社会也这样吧?不是有个做皇叔的,叫刘备的也是卖草鞋为生?说明当时很多人还在穿草鞋,通过编草鞋卖草鞋就能维生?那不就说明草鞋这东西很常见,还是大家都需要的用到的东西吗?
在这样一个赤贫的年代,能吃饱、哪怕吃的是野菜,也算是不错生活的年代。江婉——一个带着现代化社会记忆的人,如果不做点什么,光是独善其身?就江婉两世的为人,江婉不愿意。
不愿意又能怎样呢?前路茫茫,不甘、不愿、不服……这些情绪充斥着江婉的心间。
反正也不能参加科考了,江婉就经常跟着柳怀宁和钱娜到处跑。柳怀宁是喜欢玩,钱娜跟着师傅长见识,江婉是想到处看看找找机会,找可以不白活一世的机会。
为什么不约了唐世子出去?唐世子很忙的,德王靠封地的收入活着,但那个封地实在贫瘠,就这破地方事情还不少,前年旱了、去年涝了、今年又闹虫子了。封地的收入还不都是德王的,当地衙门的支出也靠这点收入的。
最后德王到手的本就不多,德王又心善,还免点税赋,再赈个灾什么的,每年到手的就更少了。以前在封地药都挑便宜的用,好在回了京城,这药费总算是皇家给包了。
就这德王府建府当时都没敢挑大的院子,本来亲王怎么也是要五进的宅子,但德王府只有四进。德王府加起来也不大,屋子不多院子不大,就是京城一个三品往上的官员,家境好的宅子的花园都比德王府的花园大。
就是因为德王太穷了。现在德王病着,无论是封地还是王府的事务都压在唐世子的肩膀上。唐世子忙啊,忙着王府的事忙着封地的事,还要忙着想办法多赚点银子。
江婉知道唐世子还是挺本事的,回京几年就开了几间铺子,还跟宗正寺的关系处理的很好。在京城里也结识了不少人,交了不少朋友。唐世子也才十六岁,江婉自认即使自己有前世的记忆,到自己十六岁时也未必能做的到这样。
帮不到人家,就别拖累人家了。江婉这点道理还是知道的,反正柳怀宁也是闲得蛋疼的,钱娜也是要到处跑的。三个人各取所需,一起出出入入倒也是很不错的。卢薇?那人正在女学发奋图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