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星听到蔡振华的话,想了想,有些担忧的说道:
“叔,我觉得先等一等,现在城里的生活物资供应日趋紧张,
听说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开始闹粮荒,今年的收成估计不会很好,明年城里的粮食供应肯定不会那么充裕,
我幺叔,幺婶两个人都是农村户口,
进城没有粮食定量供应,赚的那点工资,买高价粮也买不到多少,日子不一定会比乡下好。
先让他们在乡下待着会好点,毕竟我们村有山有水,怎么也不会饿着。
等城里物资供应不紧张的时候,我也会想办法把他们弄进城。”
蔡振华惊讶的看了一眼刘星,
“小子,你有什么办法,现在城里的工作可是比较难找哦!”
刘星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敷衍的说道:
“叔,先挨过这个灾荒之年再说,您如果相信我,就多囤点粮食,这次灾荒估计要持续两三年。
你不用担心幺婶他们,这个问题我早已经和家里人交代过了,已经存了一些粮食。”
蔡振华知道刘星的本事,不由皱着眉头想着什么。
这时候,蔡东顺也开口了,
“爹,小星说的这些事很有可能发生,
我有个粮食局的同学,他说今年粮仓库存的粮食比以往少了很多,如果不省着点吃,估计很难熬到秋收。
听说上面正在讨论,要降低个人的粮食供应定量。
黑市的人估计提前听到消息,现在黑市的粮食都涨价了。”
蔡东顺说的话真的灵验了,
三天后,刘星和沈三千刚吃完晚饭,就被人叫到中院开全院大会,
街道办的副主任和一名干事过来传达上面最新指示,
核心的内容就是减少大家粮食供应定量,暂时减一成,等收成好了,再恢复原有的定量,
这对于全家都是城镇户口的家庭来说,影响暂时还不明显,省着点吃还过得去,
但是对于贾东旭家只有一个城镇户口的家庭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以前,住在城里的农村户籍人员在村里的土地租给别人种,每年还能收点粮食,
但是,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后,个人的土地全部收回公家,大家都吃集体食堂,村里不再分配粮食,
这对于在城里生活的农村户籍人员来说,无疑断了粮食的来源,
他们在城里没有粮食定量供应,只能花钱去鸽子市或黑市买高价粮,
现在,城镇户籍人员的定量减少后,他们不得不购买更多的高价粮,
而现在黑市的粮食价格已经涨价了,他们又不得不花更多的钱买粮食。
如果没有一定的积蓄,就现在的每月工资,还真买不到多少粮食。
院子里有好几户人家,农村户籍成员较多,他们听到这个消息,个个满脸愁容。
当街道办的人离开后,张翠花立刻大声的喊道:
“老天爷啊,这简直就不让人活了啊。
我们家只有东旭一个人有定量,现在媳妇儿又怀孕了,
现在定量减少了,又得多买些高价粮了,他一个人的工资怎么够啊,
这是要逼死我们家呀。”
易中海只是安慰的说道:
“贾家嫂子,这是上面的规定,你还想怎么着,船到桥头自然直,等有困难的时候再说。”
院里的人都没有吭声,大多数人的心情非常的沉重,
前段时间肉票减少后,饭菜没什么油水,粮食的消耗相对会增加,
现在定量减少,如果不省着点吃,现有的定量根本就不够吃,很可能会饿肚子。
回到屋子,刘星和沈三千坐在屋子里喝茶,
“大哥,你要是想赚钱,现在尽可能就多囤点全国粮票,一年以后绝对能翻一两倍。”
“唉!你能想到的,别人也想到了,
现在粮食的黑市价已经涨到市面价的三四倍了,
我估计还会涨,我们现在手上都没什么票了。
生意不好做啊!”
“大哥,黑市里红薯好不好卖?”
“怎么可能不好卖,以前卖三分钱一斤,现在一斤已经卖到7分,估计过些日子说不定能卖到一毛。”
刘星的戒指中最多的就是红薯,大概有三四千吨,玉米棒也有二百多吨,
那个神秘山谷里,刘星还是种下几十亩的红薯和玉米,以防不时之需。
山谷里面的气候一年有两季收成,大概能产出上百吨粮食,
完全可以满足全村一年的粮食需求。
刘星重活一世,现在的财富足够他花几辈子都花不完,
但是,那些文物他不想动,他还是想多积累点资金,等到国门正式开放后,能和沈三千一起打造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想到这里,刘星认真的说道:
“大哥,我能弄到大量的红薯和玉米棒,咱们自己卖,行吗?”
“当然可以,不过我建议一次不要拿太多粮食出来,咱们慢慢出货,价钱可能会更好一点。”
“行,听你的,到时候我会把粮食放在我买的那个院子里。
卖出的粮食按照售价的一成给你提成怎么样?”
“兄弟,一成是不是太多了?”
“大哥,咱们是兄弟,一成我也赚了很多。”
“行,见你说打办,你准备好货后就通知我。”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所有人的定量又减了一成,刘星的户口也转了过来。
沈三千每晚都会去鸽子市卖红薯和玉米棒,
刘星发现周边的街坊邻居和工友都变得无精打彩,没有原来的精气神,
院里各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
他们都想方设法的节约粮食,比如尽量吃稀的,或者减少就餐次数。
同时他们也在想尽办法多弄粮食,有的人会用细粮去换一些粗粮,有的则将肉票、布票等卖到黑市换粮食。
而贾家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根本没有精打细算,
他们家既没减少每天的食量,也没想办法去多弄些粮食,
因为他们心里有个依靠,那就是易中海,只要没粮,他们就去易中海家借粮。
这天贾家的粮缸见底了,
秦淮茹找到张翠花,
“妈,家里没粮的。”
“啊,怎么这么快就没有了?不是刚买的一个礼拜吗?
这样,你先去易中海家借点粮。”
秦淮茹找到一大妈,装作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
“一大妈,我家断粮了,您能不能借点粮给我。”
一大妈一听,也面露难色,
她拉着秦淮茹走到她家的粮缸旁,
“淮茹啊,不是大妈我小气,
我们家也没粮了,晚上还要让你一大爷和东旭去鸽子市买粮。”
秦怀茹有些失望的回到家。
张翠花看到两手空空回来的秦淮茹有些生气的说道:
“是不是谭翠兰不肯借粮,我找她去。”
秦淮茹急忙拉住张翠花,
“妈,不是的,一大爷家粮缸也见底了。”
“那你去傻柱家拿些粮食回来先做饭,别让我乖孙子饿着了。”
秦淮茹有些为难的看着张翠花,
“妈,傻柱不在家,我们去拿粮食,被人看到了不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