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立华严肃认真的点点头。
“是啊!这是首要任务,必须严格执行,
我现在真正担心的是今年的收成,今年雨水少,收成本来就没有往年那么多,
这都去炼钢,地里的庄稼就没人管,今年的秋收可就惨了,
再过一个多月,就要播种小麦,如果不种,那明年夏天就没收成了。”
刘星笑嘻嘻的说道:
“书记,您不用担心,
报纸上不是都说,其他地方粮食亩产十万斤,咱们的粮食多的都没处放了吗?上面不会让我们饿肚子的。”
姚立华瞪了一眼刘星,低声说道:
“臭小子,你是故意和我抬杠是吧?
你也是从小在村里长大的,你觉得可能吗?
亩产十万斤,堆都堆不下,更别说生长了。
如果再这样继续吹下去,等秋收交公粮的时候,他们不知道拿什么来交差。
吴乡长正在为这个事儿头痛呢,邱老头不许他虚报产量,咱们乡被上面点名批评好几次。
对了,恭喜你,你的城里户口和医生资格证书都下来了,等会去找会计拿,顺便把相关的票据领了。”
刘星没想到户口这么快就转好了,当他从会计那里拿到户口本,粮油供应本和一些票据后,
他的大脑和身体突然变得有些轻松,停留在大脑中的那股执念还没消失,反而异常兴奋,
但是刘星还是能感觉到这股执念的激动和期盼,
那股执念的变化,让刘星感觉自己的精神力又增加了,神识感应的范围已达到一百五十米,
同时,刘星又感觉到这股执念又好像更加不舍,让刘星有点担忧,必须尽快进城。
回到家,刘星将全民炼钢的事情告诉大伯、幺叔和家里人,让他们早作打算,
刘星知道这一去就是三四个月,必须位即将到来的饥荒提前做好准备,
他找到刘德海,低声问道:
“海伯,你是不是收到消息,要抽调全村的劳动力去王家湾炼钢。”
刘德海抽着烟,皱着眉头正在想这个事儿。
“你小子来找我,肯定是有事,是不是户口下来了,你要离开。”
刘星摇摇头,低声说道:
“海伯,咱们劳动力都去炼钢,一时半会儿肯定回不来,而且上面也不会让你们回来。
到时,地里的庄稼怎么办?
那些红薯和玉米马上就要收了,难道让他们烂在地里?”
刘德海愁容满面的说道:
“我正在为这事儿发愁呢,这炼钢可是头等大事,可不能马虎,
但是咱村今年过冬就指望这些粮食啊!”
刘星故作神秘的说道:
“海伯,如果你能答应我一个条件,我可以帮村里将地里的庄稼全部收归仓库。”
刘德海疑惑的看着刘星,他心里即激动又有些不可置信。
“你真的能帮村里收庄稼,如果你能做到,只要条件不太苛刻,我都答应你。”
刘星看着刘德海的眼睛,认真的说道。
“如果我帮村里将庄稼全部入库,你向上面申报收成的时候只报收成的四分之一。
另外,我怎么收取庄稼,不许任何人过问。”
刘德海一听到刘星的话,立即有些生气的瞪着刘星,
“臭小子,我一直以为你是个正直的人,你怎么叫我弄虚作假呢?”
刘星急忙安慰道:
“海伯,您先别急,听我慢慢说,
我让您只申报收成的四分之一,并不是让你贪污剩下四分之三的粮食,而是将这些粮食藏在村里,以备村子不时之需。
不瞒您说,我算过,未来的三年可不是好年份,很有可能闹灾荒,
今年的天气反常,咱们这里的收成本来就不好,
现在大家都去炼钢,庄稼地都不管了,
等今年交了秋粮以后,村子里留下的粮食能熬过这个冬天吗,
而明年的夏收因为现在炼钢耽误播种,肯定会欠收,
您想想,庄稼两次欠收,全国今年秋收和明年的夏收要少多少粮食?
从现在到明年的夏天,整整10来个月,大部分村子没什么收成,有多少个村子能熬得过去?”
刘德海听到刘星的话,心中非常震惊,他没有仔细的考虑过这些问题。
但是他还是说了一句。
“没有粮,上面总得拨粮给我们吧,难道他们会让我们饿死?”
刘星微微苦笑。
“海伯,您应该知道,城里人的粮食都是限量供应,哪里还有余粮给我们。
而且,看这情形,到时候不是我们一个村缺粮,全国所有的村子都可能缺粮,
你说上面从全局来考虑,是先保城里人,还是保我们?”
刘德海还是见过世面,知道一些内情,他无奈的点点头,
“行,我答应你的要求,不过,另外四分之三的收成你找你槐爷爷,将粮食藏在祠堂里。”
刘星听到刘德海答应自己的条件,终于松了口气,他就怕刘德海愚忠,为了自己的忠诚,忘记大家的死活。
“那行,您就放心去炼钢,我保证将地里的庄稼颗粒归仓。”
第二天,刘星没有去公社,而是去了那个神秘山谷,给两只野猪提供食物,顺便收取二十吨蔬菜和四十吨红薯,山谷只剩下几十亩玉米还没成熟,
等所有庄稼收割完成后,刘星准备在山谷里只种中药材以及少量的蔬菜和红薯。
两天后,村里所有劳动力全部去了王家湾,
刘星、周继红和公社的其他人也去了,不过他俩的任务不是炼钢而是继续当医生。
这个时代的人就是不一样,他们做什么事都充满着激情,对未来始终充满希望,干起活来十分的卖力。
整个王家湾人头攒动,红旗招展,不同的劳动号子此起彼伏,大家干的热火朝天,
有的在平整土地,有的在拉砖头,有的在搭建住宿大棚,还有的,在收集材料和砍伐树木。
人多力量大,几天后,一座座简易的小高炉在庄稼地里拔地而起,
整个庄稼地里,人来人往,有拿着箩筐背着煤炭和矿石,有负责送木材的,还有的送来收集的铁器,
高炉里,熊熊烈火正在燃烧,烧炉人挥汗如雨,炉火映照着他坚定的脸庞,
投料工将一筐筐的矿石和废铁投入炉中,用长柄铁锹不断翻动,希翼的眼神时刻关注着高炉内的具体情况。
现场时不时传来敲锣的声音,这是成功炼出铁水出炉的捷报声,他时刻鼓舞着大家的信心。
即使夜幕降临,炼钢的工作并未停止,村民们轮流值班,确保炉火不熄,炼钢不止。
炼钢炉的火光照亮了夜空,与星光交相辉映。
十几天后,刘星不得不离开现场,回村子收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