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贝和小李陪大姐吃过饭,一起拉起了家常。大姐问小西贝:“小贝,听说你妹妹在南京上大学,现在毕业了吗?”
““早毕业了,现在都结过婚了。”小西贝说。
“哦,真快,她家有孩子了吗?”
“没有,还没要孩子呢。”
“咱家里像你妹妹那么大的一般都有两个孩子了。她上大学,晚婚晚育。”大姐想了想突然问道:“小贝,你家小瑾瑾都六七岁了,你们再生个二胎吧?别管生个啥孩,到你俩老的时候也好有个帮忙的……”
小西贝和小李从没想过生二胎,前几年经济困难,能养活小瑾瑾已经不容易了,现在生意刚刚稳定下来,房子还没买呢,大姐就催着生二胎了。小西贝心里不愿意,竟然回了大姐一句“你管我干啥”。
大姐听了这话脸色一变,说道:“这可不是我多管闲事,是老父亲的意思。”小西贝和小李对视一眼,心中皆是一惊。他们没想到这事背后还有老父亲的想法。
小西贝沉默片刻后道:“大姐,我们现在确实有难处。虽说生意稳定些了,但买房压力太大,而且养孩子成本也高。”大姐叹了口气说:“我知道你们难,可是老父亲年纪大了,就盼着家里人丁兴旺。他也是担心你们以后养老的事。”
小李这时开口:“大姐,我们再考虑考虑行不?但现在真不是时候。”大姐点点头:“行吧,你们好好想想,也给我个话,我好回复老父亲。”
小西贝和小李回到家中,对着仅有的存款单发愁。小瑾瑾跑过来问怎么了,小西贝抱起她说:“宝贝,如果有个弟弟或者妹妹好不好呀?”小瑾瑾歪着头想了想说:“好呀,那样就有人陪我玩啦。”小西贝和小李相视苦笑,这孩子哪懂生活的艰难呢。再说,现在计划生育管这么严,生二胎的都罚两三万块钱,小李也负担不起。
一天,小李遇到了居委会的妇女主任主任,听她说符合条件的可以办准生证。小李回到家就满怀希望地告诉小西贝。“到底什么样的才符合条件呢?”小西贝说,“要不你到沛县计生办去问问你那个同学?”小李有一个同学在计生办工作,“那只能去找他了,我也没有别的熟人。”小李正说着听到门外传来敲门声。打开门一看,竟是计生办的妇女主任。妇女主任满脸笑容地走进来,看到愁容满面的小西贝和小李,打趣道:“怎么了这是?是不是担心生二胎的事情?”小李忙不迭地点头,妇女主任拉过椅子坐下,清了清嗓子说:“其实政策放宽了不少呢。如果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那就符合条件。还有啊,要是第一个孩子有残疾之类的特殊情况,也可以申请。另外,咱们本地户籍,家庭收入低于一定标准的贫困家庭,出于人道主义也允许生二胎。”小西贝苦笑着说:“我俩都不是独生子女,小瑾瑾健康得很,我们虽然不算富裕,可也达不到贫困标准啊。”妇女主任拍了拍小西贝的肩膀,“别急嘛,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夫妻一方从事特殊职业,比如高危行业,为国家做出贡献的那种,也是有可能获批的。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复杂,得层层审核。”小李无奈地摇了摇头,“看来我们还是不符合啊。”妇女主任眼睛一亮,“还有个办法,参加咱们社区举办的优生优育知识竞赛并且夺冠的家庭,可以优先获得生二胎的资格审查机会哟。”小西贝和小李一听,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两人决定试试这个途径,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小瑾瑾听到爸爸妈妈在商量生二胎的事,高兴地雀跃:“爸爸妈妈,我想有个小妹妹!”小西贝看到小瑾瑾,突然想起了几年前为了办准生证费了不少周折,当时正是面前这位妇女主任帮忙为她办的准生证。小西贝为妇女主任倒了一杯茶,感激地说:“张主任,那年生我女儿时也是您为我们办的准生证,那时多亏您帮忙……”
“那时你的户口安到矿上了,你家没在这里买房子,谁愿意自找麻烦?你知道谁办的准生证谁就要负责双查,要不是矿上的妇女主任找我,我咋能给你办了准生证呀……”妇女主任说完喝了几口茶。
小西贝想起了当年刚怀孕时到单位去找人办准生证的事,那时亚细亚商厦已经倒闭了,小西贝到县供销总社去问,那里的一个中年妇女对她说办不了,小西贝愁得吃不下饭,那时计划生育政策确实严,有结婚证还必须办准生证才让生。
现在张主任就在自己家坐着,她又是一个热心的人,小西贝仍然把希望寄托在她身上:“张主任,谢谢您上次帮了我,这次还要请您多费心,您刚才说的知识竞赛我想试试,或许我能通过呢,您一定要帮我抓住这个机会……”
张主任答应了小西贝,她还说小李小西贝两个人都老实,好人会有好报的……
小西贝和小李开始认真准备优生优育知识竞赛。他们每天晚上都会抽出几个小时,翻阅各种资料,互相提问解答。小瑾瑾看到爸妈如此努力,也乖巧地在一旁自己玩耍,偶尔还奶声奶气地跟着念一些简单的知识点。
终于到了竞赛那天,赛场里坐满了前来参赛的夫妻。小西贝和小李紧张又兴奋。比赛过程中,他们一路过关斩将,凭借扎实的准备,顺利进入了决赛轮。决赛的题目更加刁钻,但他们依然沉稳应对。
就在最后一轮抢答环节,他们以微弱优势领先对手。当主持人宣布获胜者是小西贝一家时,他们激动得相拥而泣。张主任在台下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之后,他们顺利得到了生二胎的资格审查机会。经过一系列审核,最终拿到了二胎准生证。小西贝和小李感慨万分,觉得这一切像是命运的馈赠。他们满心欢喜地期待着新生命的到来,小瑾瑾也天天念叨着她的小妹妹……
小西贝和平时一样每天到超市上班,有一天,忙完了一阵子之后,王小艾说想找人算算什么时候能遇到她的白马王子,可她不知道哪里算得准,就问小西贝。王小艾年龄也不小了,总共谈过几个男朋友都没谈成,现在有点着急,小西贝决定和她一起到观音寺去拜佛抽签。
小西贝和王小艾来到观音寺,只见那里香火缭绕。小西贝请了一支香,香上写着“有求必应”几个字。她径直走到送子观音像前,默默祈祷二胎平安顺遂,然后把香插在香炉中,又跪下磕了头。王小艾则四处张望,找到一个抽签的角落。
她虔诚地摇着签筒,一支签掉落。僧人解签说是吉兆,不久便会遇良人。王小艾大喜。
小西贝拜完后,两人走出寺庙。在寺庙门口,小西贝遇到一位老道士,他看到小西贝就说她有一个儿子。小西贝只有小瑾瑾一个女儿,哪有儿子,不相信道士胡说。那位老道士仍然坚持说小西贝肯定有儿子,小西贝问道:“你怎么知道我有儿子?你认识我吗?”老道士指着小西贝嘴唇左上方的那颗痣说道:“这不明摆着吗?你命中有一个儿子,我不认识你,但是我知道你肯定会有一个儿子,就算现在没有,你只要生肯定是儿子,你最近两年之内就会有……”小西贝半信半疑,让道士给算了一卦。没想到他说的都和家里的情况一样,父亲喝酒伤肝生病他也知道,真的太神了……小西贝给了他十块钱,说了声谢谢就走了。
回到家小西贝把今天遇到道士的事给小李说了一遍,小李半信半疑,他说但愿如此吧…… 半个月后, 王小艾回了一次徐州,真的在她回家的时候结识了一位男士,两人相谈甚欢,回到面包房就兴奋地告诉了小西贝。
小西贝和小李也开始为怀孕做准备,小李开始戒烟戒酒了,小西贝也注意调理身体,饮食方面也注意了,不吃寒凉和辛辣刺激的食物,睡觉时间也规律了。几个月过去了,小西贝的肚子却不见有任何动静。小李带小西贝去咨询了妇产科医生,医生说这也不能着急,越急越怀不上。小西贝听了医生的话,心里更是焦虑起来,她感觉自己的妇科病好像更严重了。小李看出了她的担忧,不断安慰她,说慢慢来总会有结果的。
这天,小西贝听邻居说起一个中医,据说擅长调理妇科病症。小西贝心动了,拉着小李就去找这位中医。中医给小西贝把脉后,皱起了眉头。他说小西贝体内湿气太重,气血不畅,这不仅影响受孕,还加重了原本的妇科病。
中医开了几副中药方子,嘱咐小西贝按时服用。小西贝每天都精心熬药,闻着苦涩的药味,心中满是期望。小李也在一旁悉心照料,家务全包,不让小西贝劳累。
一段时间过后,小西贝感觉身体轻松了许多,再去医院检查时,发现妇科病有所好转。又过了几个月,小西贝惊喜地发现自己怀孕了。小李得知消息后,高兴得像个孩子。小瑾瑾知道自己即将有弟弟或者妹妹了,开心地在家里跑来跑去。一家人沉浸在即将迎来新生命的喜悦之中。 小西贝怀孕的消息传开后,村里那个没争取到二胎名额的妇女嫉妒不已。一天,她气冲冲地跑到小西贝家门前叫骂。小西贝本不想理会,但那妇女越骂越难听。小李忍不住出门理论:“我们也是按规定争取来的名额,你凭什么来骂人?”那妇女却撒泼打滚起来:“我骂的就是你,你们在这里租房子住凭什么和我争名额,我才是这里真正的本地人,你们送了多少礼,托了多少关系?我不光骂你,我还骂那个贪污受贿的……”小李没办法只好去找妇女主任,了解情况后妇女主任呵斥那妇女:“人家是光明正大得来的,田贝贝的户口所在地属于我们这个区域,她只是比你缺一套房子罢了。再说了,人家的准生证是计生办批准的,我只是为你们服务的,我也没有权利办证,你再无理取闹,我可就找村长评理了。”那位妇女被吓住了,停住了吵闹,灰溜溜地走了。从此小瑾瑾总是贴心地陪伴妈妈,学着爸爸的样子照顾小西贝。邻里们看到小瑾瑾懂事的模样,都纷纷夸赞。而那个闹事的妇女也渐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再嫉妒小西贝一家。怀孕两个月时小西贝出现怀孕反应吃不下饭很难受。小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变着法儿地做各种开胃的饭菜,可小西贝仍是毫无食欲。小瑾瑾也很担心妈妈,她把自己最爱的糖果拿给小西贝,奶声奶气地说:“妈妈,吃颗糖就不难受了。”小西贝感动地抱住小瑾瑾。小西贝辞掉了超市的工作,每天在家安心养胎,听胎教音乐。
一日,村里来了个游方郎中,声称有一种秘制的药膏,涂抹在孕妇的手腕处就能缓解孕吐。小李虽半信半疑,但还是决定试一试。涂上药膏后,神奇的是小西贝竟真的感觉好了些许,能勉强吃下一点东西了。
然而没过几天,小西贝突然腹痛难忍。小李赶忙带着她去看医生,原来那郎中的药膏含有微量有害物质,导致小西贝身体不适。好在及时就医并无大碍。经此一事,小西贝更加小心谨慎。在家人的细心呵护下,小西贝慢慢熬过了难受的孕早期,腹中胎儿也安稳成长,一家人又重新充满了期待。小西贝每天期待着小生命的诞生,心里充满了喜悦。
然而,这份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一日清晨,小西贝突然感到腹部剧痛,小李急忙将她送往医院。医生一番检查后,面色凝重地告知他们胎儿保不住了,小西贝意外流产了。小李如遭雷击,小西贝更是悲痛欲绝。小瑾瑾不懂发生了什么事,只是看到爸爸妈妈哭了,也跟着哇哇大哭起来。
出院后的小西贝整天神情恍惚,小李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试图开导小西贝,可小西贝始终无法释怀。邻里们知晓此事后纷纷前来劝慰,王小艾也常陪伴在侧。慢慢地,小西贝的情绪逐渐平复,她意识到生活还得继续。小李和小西贝决定先调养好身体,至于二胎的事,就暂时放在一边。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小瑾瑾身上,一家三口的生活渐渐恢复往日的平静,只是偶尔提起那个未能出世的孩子,心中仍会泛起一阵涟漪。
医生说暂时不能要孩子了,要等一年以后身体完全康复才可以再要孩子。小西贝只好在家休养身体,每天做些家务,送小瑾瑾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