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子,这贾芸不愧是贾家的人,金陵贾家的人咱们就说长的都秀气,这京师贾家的更是长相出众哪。贾芸长的那个俊俏,啧啧……”
宝钗脸颊微红。
她刚刚又不是没看到。
薛蟠一回车上就开始咧着大嘴盛赞起来。
哪有这样当哥的?
和自己未出嫁的妹子称赞一个陌生男子长相的?
虽然……确实是如此。
贾芸的身高,体形,相貌,气质,无不是上上之选。
既有贾家男子的俊美,又有昂然向上的武夫英气,更有明显的上位者的气质。
连同西岭村的工匠护卫长工,现在有好几千人跟着贾芸讨吃食,有上位者的气息再正常也不过了。
就算是个普通人,能给几千人当家作主,时间久了,自然而然的也会养成一股凛然生威的气息。
加上事业,官爵,世职,样样俱全。
唯一欠缺的是家世。
毕竟只是疏宗庶子。
若普通人家,能许到贾芸这样的已经千肯万肯。
薛家毕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几百万家私,宝钗陪嫁最少几十万两,若选不中秀女,也是想找个勋贵人家的嫡脉结亲,以此恢复和巩固薛家的地位。
宝钗一时间有些发痴。
心思竟是难得的乱了。
好在薛姨妈也在车中。
终于忍不住了。
“你这孽障在浑说什么啊?”薛姨妈气的身体都抖起来:“哪有和没出嫁妹妹说这些的?再者说我都听出来了,这贾记车行运的多,速度也快,钱收的还少,加点钱就保货,还有比这更好的事?你听来听去,该用心思的不用,不该用心思的瞎用,你真的要气死我啊?”
薛姨妈的发怒,在薛蟠看来毫无威胁。
完全不用放在心上。
不过薛蟠也是双眼放光,在自己头上重重一拍,薛蟠咧嘴笑道:“俺就说了,贾芸这等大东主大名人大文豪,一般人无缘无故的必难见他一面。咱们丰字号分号商行多了,要运的货也多,嗯,俺一会安置一下就带人来拜会贾芸!”
薛蟠满脸笑容。
他这样的年龄和脾气,很少服人。
但贾芸的个头,还有健硕的体形,以及一战杀死金沙帮百人的战绩,加上小说,文章,哪方面都是碾压他。
就连做生意也是比他强的多。
贾芸虽是贾家的人,但出身贫苦,现在的一切都是贾芸自己白手起家自己赚的。
也就是说做生意也是碾压薛蟠。
如果相差不大,人很难毫无保留的敬服自己的同龄人。
在薛蟠眼里,贾芸是各方面对自己都是碾压。
双方完全没有可比性。
薛蟠的脾气再狂傲也不会认为自己能同贾芸相比。
过大的差距反而不会使薛蟠生起嫉妒心,只会加倍的敬服。
现在薛蟠唯一的想法就是能与贾芸结交,除此之外别的都只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也好……”
薛姨妈当然明白儿子的用意和想法。
这小子屁股一撅能叫人看到底。
没办法,直肠子。
在金陵惹事生非,也就是因为被不少人利用。
憨傻粗直,又有势力和能力,惹祸难以避免。
薛姨妈原街拦着薛蟠。
毕竟之前和王夫人通信时,王夫人在信中痛骂贾芸,简直是恨之入骨。
据说嫡脉那边都不喜欢贾芸。
但转念一想……
贾家嫡脉是贾家嫡脉,薛家是薛家。
贾记车行确实对薛家有大用,最少能节省三成的运输成本。
因为嫡脉的一些仇怨,增加薛家的买卖成本,薛姨妈也不会做这种愚蠢的选择。
更关键的是,现在薛家还没有山穷水尽。
宝钗一旦选中秀女,立刻柳暗花明。
至于姐姐王夫人暗示的宝钗和宝玉……薛姨妈只是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并不是第一选择。
到荣国府住下,薛姨妈并不反对这个提议。
但若说把女儿许出去,薛姨妈暂且是没有这个打算。
或者说,最多纳入考虑范围之内。
宝钗的婚事,一定要慎之再慎。
就薛蟠的这德性,宝钗再找不到好婚事,薛家就完了!
……
“啪,啪,啪!”
三声净鞭响。
午门大开。
这道门,只有在老皇帝殡天出葬那天。
新皇登基大典,自午门正门进入。
或是皇帝册封皇太子。
新皇后从正门进皇宫。
只有这几件大事发生时才会打开。
平时皇帝出巡之类,也是走西华门或左右掖门,又或是玄武门。
玄武门就是紫禁城北正门,伪清康熙年间变避讳改变神武门。
对面就是崇祯吊颈的景山,也称万岁山。
除此之外,午门还有一种情况下打开,便是每三年一次的春闱大考的殿试!
举人们会在礼部贡院进行初试。
通过初试的就是被录取了,已经是进士。
但还没有通过殿试,正式成为天子门生,所以叫“中式举人”。
还不能称进士。
伪清是称“贡士”。
眼下,就是殿试进行时。
三百多中式举人昂首阔步从午门两侧走入,穿过皇极门,建极门,进入建极殿。
建极殿,便是殿试进行的地方。
这只是配殿,但坐下几百人绰绰有余。
殿试并不是如后人想象的那样走个过场。
事实上重要性大过会试。
会试,这一科不中,下一科再试。
殿试……没机会再试了。
万一发挥不少,考试名次靠后,位在三甲末尾。
这样一来,几乎就没有机会逆天改命了。
只能是边远地区的知县,甚至是王府官。
很多人在殿试后排名不佳,索性就直接不去吏部报道,回乡闲居去了。
这种一般是大官绅家族出身,家里不差个当官的。
这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还没有后悔补救的机会。
一甲,二甲前列,挑为翰林。
二甲中前排名,挑为科道,进六部。
二甲中后,各寺,院听政候选。
二甲后三甲前,各冲要地方知县,或大府佐官。
三甲靠后,偏远知县,偏远州府佐官,王府官。
基本上,三甲靠后的也有人杰能位至督抚,但可以说是百中无一。
和一甲的三鼎甲的官场道路,几乎是天差地远。
刘统勋,王安国亦步亦趋,跟随而入。
他二人在会试时都在二甲,排名前列。
但这种排名并无意义,最终结果还是要看殿试。
两人都是第一次进入这恢宏壮阔的宫殿群。
内心是振奋加惶恐。
环顾左右,发觉大家的表情都差不多。
管你是什么官绅世家出身,还是书香子弟,又或是农家子弟。
在浩瀚天威面前都是一样。
屁都不算。
或者能算个屁?
进殿,向金台御座上的皇帝叩首行礼。
刘统勋胆大如斗,偷眼看了一下。
身量中等,身材适中,留短须,脸型方正,面色沉毅而严肃。
可能是场合的原因,隆正帝今天在脸上露出了和悦的表情。
可惜叫人看了更加害怕了。
帝王威仪,不是那么好冒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