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步云说罢,没有一位领导表态发言,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一个个都长了八百个心眼子,他们心里清楚,胡步云这个方案还是有很大风险的,主要风险点在于,需要抓铺一批人出来祭旗,如果那些人的组织松散还好说,抓了也就抓了,可以让更多跟风起哄的人知难而退。如果组织严密,那些人同进同退,那就很麻烦,发生大规模冲突的概率极高。
楼锦川战术性地喝了一口茶,转头问上官芸:“你也可以谈谈想法。”
上官芸马上明白了楼锦川的真实意图,“我觉得胡步云同志的意见很好,只要我们方法得当,可以把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楼锦川沉声道:“那就这么办,事不宜迟,赶紧行动起来!”
事实上,情况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施恩酒店的老板和几名发起人被警察控制之后,就地审讯,他们马上供出了武器的藏匿地点。
而且他们交代,每人收了五千块钱,才组织了几十名牛启明的族亲去市委那边声援,而且承诺每个参与声援的人都会得到一千元报酬。而他们背后的金主是省城一个姓李的老板,自称是牛启明的朋友,心甘情愿出钱为牛启明报仇。
警方根据他们提供的联系方式和地址,请求浩南警方协查,结果电话已经打不通了,地址也是假的。
被组织起来的六十多人,他们并不知道组织他们的人已经被抓了,等来等去也没等到组织者的出现,有一多半觉得没必要多管闲事,便自行回家了。还有二十多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乘车去市区,却并未发现路上设有关卡,也没有人阻拦他们。
市委宣传部也很给力,每天召开两场新闻发布会,上午一场,下午一场。像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地透露牛启明案件的前因后果,以及调查处理和家属沟通的进展情况。
从市到省,再到国家级的多家主流媒体,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跟踪报道,刊播韩建在看守所的视频、图片以及他供述的事实,同时对已抓捕的部分组织闹事的人身份、社会背景以及他们在建安市的行为轨迹和目的也进行了报道。
逐渐,无论是电视、纸媒,还是网络媒体,基于新闻发布会提供的的消息进行的报道占了上风,尽管仍有不少无良媒体和所谓的公知继续煽风点火,说韩建是背锅侠,说政府隐瞒了事实真相,但他们的影响空间已经被压缩到最小,更多的谣言开始不攻自破。
从新闻报道的风向,以及建安市区治安巡查的力度,很多借机生事的、纯粹看热闹的外地人,包括很多想以此成名的律师团队、公知人士和所谓的小报小刊小网站的记者,已经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知道如果继续趁浑水摸鱼的话,所付出的成本可能远超他们的想象。于是有更多的人悄无声息地离开建安市。
市委大院门口聚集的人群不增反减,从最高峰的接近两千人,一夜之间缩水到千人以内。
唯一就是与牛启明家属谈判的工作没有任何进展。他们一口咬定必须交出田天泉和韩建,至于给多少经济赔偿,他们没有任何要求。就在双方僵持不下,彻底进入死胡同的时候,家属方突然提出了一个要求,他们点名要与胡步云谈。
胡步云起初是很抗拒的,因为这种谈判绝对不会有一个双方都满意的结果,搞不好会落个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他对楼锦川抱怨道:“我又不是机器人,干什么脏活累活都往我身上摊呀。我就负责给您跑跑腿,做一些上传下达的事,累是累点,但我开心呀。”
楼锦川眯缝着眼睛,缓缓说道:“想给我跑腿是吧?那从现在开始,做我秘书吧,干满三年了我再替你考虑其他岗位。”
胡步云哭笑不得,只好硬着头皮说:“那好吧,我先去谈谈看,我保证我会坚持原则,但是也希望各位领导给我放权,一旦我承诺了对方什么条件,还请给与兑现。另外,我要上官芸同志带几名便衣警察跟我一起去。”
楼锦川问宋道宪和宋汉生:“你们两位以为如何?”
宋汉生和宋道宪相继表态,表示答应胡步云的条件,支持胡步云与牛启明家属谈判。
胡步云一出会议室就给孙刚打电话,让他带着区委组织部、区纪委和区政府办的人,迅速赶到市委,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