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步云客套了一番,和蒋武林走出杨建兴的办公室。蒋武林介绍说:“杨副书记是纪委的业务专家,主导办了很多大案要案,培养了很多业务骨干。我们五室原来的副主任姚刚,就是杨副书记的学生,他是很看好姚刚的,曾力主提拔姚刚为法规室主任。
不知道为什么,姚刚死后,杨副书记对姚刚的评价就降低了,说姚刚性格过于刚烈,业务也不够精通,导致很多案子办得差点火候。这也是导致原本要在纪委系统向姚刚学习的决定,最终不了了之了。”
蒋武林叹了口气,似乎对姚刚的遭遇感到惋惜,又说:“我也曾私下里问过杨副书记,是否因为姚刚的离世,让他对之前的评价有了反思。但他只是淡淡地说,人总是在不断变化的,生前的印象和死后的评价,不能一概而论。”
胡步云淡淡一笑,“领导的想法应该是有深刻原因的,不会轻易让我们猜透。”
两人又去了省委常委、纪委书记黄海的办公室。要在平时,哪怕是省纪委机关的人,也很难见到黄海书记。和省里其他大佬一样,黄海每天要处理的公务、要出席的会议、要接见的人都很多,所以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想要见到黄海,那得提前与秘书预约。
但这段时间黄海却很闲,省里的一些重要活动他基本不出席了,想要见他的人也不多了。因为京都已经传来准确消息,黄海即将离开北川省,去汉海省任省委副书记。
胡步云和黄海本来也不怎么熟,但他对黄海的观感是很好的。此前他们只是在省长周伟民的办公室见过一面,那是胡步云被任命为专项督查组组长的时候,黄海那天很给力,钦点了蒋武林和上官芸来给胡步云帮忙。那时候胡步云就知道,蒋武林和上官芸都是黄海信任和赏识的人。
胡步云在建安市开展专项督查取得了预期成效,导致省里进行了一次不大不小的洗牌,黄海也在其中分到了一杯羹,不仅把自己的人田天泉推到了建安市纪委书记的位子上,自己更是得到了重用,成为汉海省的省委副书记。
也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黄海才向楼锦川推荐了胡步云,获得一个京都党校中青班学员的名额,而且亲自运作,把胡步云调到省纪委,也算是在自己离开之后,为北川省纪委系统留下了一位有潜力、有能力且值得信赖的干部。
黄海深知,官场如棋局,每一步都需谨慎布局,而他此刻的布局,不仅是为了自己的仕途考虑,更是为了北川省的未来。如果有一天他能重回北川,胡步云或可成为他的臂助。
胡步云对于黄海的这番安排,心中充满了感激。他明白,这不仅仅是一个职位的调动,更是黄海对他能力和潜力的认可。在省纪委的新岗位上,胡步云将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核心的事务,这对于他的成长和历练无疑是一次宝贵的机遇。
对于胡步云来到自己办公室,黄海并不感到意外,他对蒋武林说:“你忙你的事情去吧,我跟步云同志单独聊两句。”
此时,黄海的办公室连一个搞服务的都没有,他的秘书已经有了新的职务,省委要给他安排一个临时秘书,被他谢绝了,说自己也没什么事务需要秘书了,不耽误大家的正常工作。
胡步云给黄海换了一杯新茶,自己正襟危坐在黄海面前,一副聆听教诲的样子。
黄海笑了一下,说道:“你对这次岗位调整,应该不满意吧?”
胡步云欠了欠身,“没有没有,从上中青班那天开始,我就知道大概会来纪委。不过纪检监察工作对我来说,完全是个陌生领域,挑战肯定很大,但我有信心胜任工作。”
黄海点点头,“这一点我是相信你的,楼部长对你的评价很高,说你天生是干这行的料,我很高兴,没看错人。但我所说的你可能对岗位调整不满意,不是指这个,我本想趁你从省政府办公厅调到纪委的机会,顺便把你的正处解决了,却最终没能如愿,不仅你不满意,我也不满意。可能是有人看我要走了,想向我亮明他们的态度吧。如果我执意坚持,这事也不难解决,但如果真这样办的话,反而对你不利,希望你能理解。”
胡步云微微一笑,“您放心,我既然来了,肯定是要先把本职工作干好,这样才能不辜负您的厚望。至于级别什么的,在没干出成绩之前,不敢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