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街头。
此次的跨马游街,既有纨绔们的自发组成,其中,隐隐的,也有官方的默许成分。
据小道消息,宫里的那位貌似乐见其成。
还有说的更明确的,尚书令大人那边专门开了绿灯的。
说什么的都有,其实大家也都从中嗅出了各自不一样的味道,只不过,大家都选择了不说而已。
一众跨马游街的纨绔,内心也各是各的滋味。
魏氏的五位爷自不必说了,自豪溢于言表。几人皆是一身军装模样,上红衣下黑裳,一袭红黑披风,腰悬宝刀,脚蹬小牛皮的战靴,两位大爷长发成束冲天起,另外三位爷髡发发型,没有任何发饰,随风飘摇,端的是飒爽英姿,英武神气!
其他纨绔们也有样学样,有的一身锦绣扮相,有的也做军装打扮,但无一例外地,都腰里悬了利刃,彰显自己的英武之气。
蜀汉帝国,好的就是这口!
蜀汉帝国的氛围就是这样,这里没有单纯的文武之分。就连诸葛亮这个读书人的楷模,人家的头衔也是军师将军。杨仪等人也一样,护军将军的头衔少不了。
成都最好的酒楼被纨绔们包了下来,其他宾客全部驱离,这些人也无话可说。魏氏“五朵金花大破间谍案”的故事,早已经在成都府内被传扬得家喻户晓路人皆知。因此,给英雄让个座,不应该的么?
觥筹交错。
张明宇端着一碗酒上来,这家伙本来是纨绔群中卖相最好的一个,个头高挑,唇红齿白,但现在却一脸的黑线。
“五位爷:走一个!”
张明宇的脸上一点喜庆之色也没有,说话也瓮声瓮气地,哪里有一点恭贺的气息!
魏氏五位爷哪里不知道这张明宇的小心思。
张明宇一向将自己的兄长张翼当做人生楷模来的,一门心思想要找机会在战阵之上杀敌立功。
张家本是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后裔,前汉末年,张家的一支辗转来到蜀中犍为郡武阳县定居,繁衍已有三百年之久,也早已经成为土着中的杰出代表。刘璋父子治蜀时期,这张家就是蜀中最大的丝绸大家,豪横不遑多让。
当初,刘备入川,几乎遭遇到益州土着们的集体抵制。原因很简单,刘璋父子暗弱,治蜀等于一句空话,真正的蜀地,都是人家这些土着大佬们在治理,那刘焉刘璋父子不过是一个人性图章罢了,为什么要你一个真正的枭雄来当家做主?
所以,刘备入川时,蜀中土着们全部用脚投票。却独独这老张家出了一个败家子——张翼。
张翼年纪轻轻,被刘备集团专门征召做了书佐,这本是刘备集团向土着们递出的一根橄榄枝,谁知道这张翼还真就上了心,私自假传家主“圣旨”,带了张家的家丁私兵500人,直接杀奔汉中。刘备如获至宝,当即将这小将军任命为赵云的副将,扎扎实实地参与了汉中之战中最为知名的“汉水之战”。
当时,赵云与黄忠商议,由黄忠前去曹营截粮,到了约定的时间,黄忠没有返回,赵云前去接应,留下守营寨的,便是这位新鲜出炉的小将军张翼。
赵云挟黄忠返回,后面曹操亲帅数万大军前来,企图一举将这背水一战的汉营将士全部赶到汉水中去喂鱼,却被赵云来一出单枪匹马立营门,而身后营门大开,偃旗息鼓,无一兵一卒的假象,顿时将曹操吓住了。
后,曹兵退走,赵云领兵衔尾追杀,大败曹军,斩杀过万。
此一仗,紧紧跟在赵云将军身边的,便是小将军张翼,也就是张明宇的兄长。
张家出了这么一个妖孽子,一举将蜀中土着领袖张家推向十分尴尬的境地,人家本来是到处给刘备集团搞破坏的领头羊,谁知道自己家的嫡长子率领500私兵直接到了前线,与刘备来了一个肩并肩!
张翼的事迹在刻意地宣传之下,蜀中人尽皆知。
其他家族迅速与张家划清了界限,由此,张氏族群也不得不捏着鼻子,选择与刘备“肩并肩”。
当然,张家也因此获得诸多利益,政治上经济上,收获颇丰。
张翼是弟弟张明宇心目中的楷模,人生榜样。
但此次的南中之行,张翼在纨绔群中的表现,连他自己都不满意,满以为有机会兄长那样,抓住机遇脱颖而出,但结果呢,甚至连魏氏三位爷的贡献也比不上!
被女人比了下去——这让张明宇尤其不能忍。
这一次,大破间谍案,魏氏五位爷的出彩表现,更是让张明宇羞愧无比。
大家本都是纨绔圈子里的一员,政治上,张家的张翼是帝国大力培养的千里马万里驹;经济上,张家是犍为郡第一等的丝织大户,也是蜀汉境内最大的丝织巨匠,豪奢之处,无人可敌。
但在自己这里,却总是难以出头,这让张明宇心里十分难受憋屈。
“人家魏氏几位爷,明明只是女娃,却破获如此大案,自己也整天在成都各处晃悠,为什么那出头的就不是我张明宇!”
张明宇性子倔强,做起事情来,往往疯魔一般地执拗,又因在族内排行老三,也因此被纨绔们称其“张三疯”。
“这碗酒喝了,哥哥我就南下, 不混出个人模狗样的,老子就不再回来见你们!”
别人说这句话,可以不信,但张三疯子说得出来,他就一定做得出来。
魏老大很有些不舍,其实更多是担忧:“你真的,决定了?”
张明宇点点头。
“行,那咱也就不劝你了,但是,”魏三郑重地看着张明宇,一字一句地说,“我希望你去见见腾哥儿,没坏处!”
“我知道。”张明宇举了举酒碗,默默喝完,转身离去。
张明宇的离去,只是酒宴上的一个小小插曲,丝毫不影响其他纨绔们的尽情发挥。
大家轮流上前敬酒,说些吉祥话,有的诚心诚意,有的虚情假意,但总的来说,破获间谍大案,对于所有人,尤其是成都豪门,都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具体详情虽然没有对外公布,但关于地道、图册等,却早已经被各豪门知晓。
所以,豪门们自发地派人往魏氏侯府送了许多贵重礼品,这心意是实打实的,毫不掺假。
每个人心里都有数,人家把你家府邸巨细全部画图成册,断然不会是为了好玩是吧,即便不认真思量,也都觉得后背凉飕飕的。
得意的人有五个,失意的人更多。
当初大家本来都是成都纨绔圈子的一员,魏氏几位爷之所以有一席之地,不过是仗了其本是女儿身却自甘纨绔豪放罢了,算是纨绔圈子里的几朵奇葩,充其量也就是个点缀花瓶。
但这几个月下来,魏氏几位爷隐隐然有了群体上位者的气象了。
南中之行,魏氏三位爷的表现有目共睹,但凡去了南中的,无一不赞誉有加。即便那些没有去的,也无一不对几人竖起大拇指。
而现在,间谍大案的破获,直接将魏氏推上了风口浪尖。
如果说张明宇是最失落的那一个,则赵广就是第二个,无人能比。
一众纨绔中,若论尊贵,赵广排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因为他的老爹叫——赵子龙。
在后世的蜀汉“五虎上将”里,赵云无疑是最出彩的那一个,人称“虎威将军”。这称呼源于汉江之战之后,先帝赞其“子龙一身都是胆”。
而真正的蜀汉历史上,并无所谓“五虎上将”一说,蜀汉将军军衔大体依照汉制——
第一等:与三公同级的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开国元勋中,唯张飞任车骑将军。
第二等:四镇(镇东大将军镇西大将军镇南大将军镇北大将军,四镇大将军之下,设四镇将军)。
第三等:四征(征东大将军征西大将军征南大将军征北大将军,四征大将军之下,设四征将军)。
第四等:前左右后四将军。
再后面,便是各类杂号将军如:安汉将军、兴汉将军、荡寇将军、绥军将军等。
其中比较复杂的,则是都护、护军将军等;而更复杂的,则是各类军师将军,比如,诸葛亮任军师将军,却又凌驾于所有将军之上。
赵云一直都不在最顶级的将军序列,但若从职位上来看,则赵云又一直都处于最核心的位置。
蜀汉军队分四府一军,四个都督府,这个军,便是中军,与四府出于相同的地位。赵云便是中军护军将军,属于中央直属军的编制。
赵云历任中护军、征南将军,镇东将军,封永昌亭侯
在蜀汉内部也好,或者说在整个三国政坛也罢,赵云的大局观都是出类拔萃的存在,属于顶尖的那几人,估计也就孙吴陆逊可以与之相媲美。
赵云去世后,长子赵统继承其爵位,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将军;次子赵广此时却还是白丁之身。
作为赵云的儿子,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所以,赵广心中无一日不充满了上阵杀敌的强烈欲望,只是年纪尚轻,家中一直不放他出去。
赵广就整日在渴望激情梦想与平凡郁闷的纠葛之中挣扎徘徊。
上次去到南中,赵广算是真正体会到了军阵厮杀的酣畅淋漓快感,但是,一回到家中,当即被老娘雪藏了起来,再不得外出一步。
今天,借着给魏氏姊姊恭贺的机会才得以外出,见到这个场面,心里的郁闷更加无以复加。
“敬了这碗酒,咱就和各位爷说再见!”赵广举起酒碗一饮而尽,丢下酒碗,转身就走。
张明宇和赵广的离开,在这热闹的人群中,根本就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魏氏几位爷怎么也没有想到,因为她们破获间谍大案一事,却引发了诸多蝴蝶效应——张明宇开始了自己的疯狂冒险之旅,赵广开始自己的军旅生涯——皆源于此。
尚书令公事房。
费祎笑着对蒋琬道:“说不得,就着这件事儿敲打敲打魏氏,也是理所当然。否则,这往后啊,魏氏迟早要吃大亏。”
蒋琬指着费祎道:“谁说不是呢。但魏氏的事情,除非你我亲自登门,否则,谁去?人家都已经吃了闭门羹,这才交到咱们这里。”
费祎道:“好了,好了,您老大动动嘴巴,我去跑断腿还不行吗?”
蒋琬笑了:“被你发现了?”
“你尾巴一翘,我就知道你……算了,恶心。”
“你自己那兵部的事情都处理完了?”
“兵部哪里有什么事情?其实要我说,公琰,你没有发现吗?现在几乎是我汉建国以来最好的时代,东南西北中,都出现了很好的迹象,不是吗?”
蒋琬沉吟了一下,点点头,道:“文伟说的是。丞相去世后,我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这几个月过去了,却忽然发现,咱们仿佛已经度过了当初的那段危机四伏的日子。可咱俩,”他指了指彼此的胸口,“咱俩也没有做什么事儿嘛。”
“对喽。”费祎笑起来,“我最近也一直在认真思考这些事情,丞相去世到现在,蜀汉发生了许多事情,有好事也有坏事。但最后,基本都转化为好事。根子在哪里呢?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一番,总结一番。”
“一动不如一静,斯为真理。”
“的确如此。魏氏这边,其实也没有什么,几个女娃娃,跋扈是跋扈了些,但那又怎样?老魏这多年辛苦付出,算是给娃娃们积了些福报,阴差阳错地,瞎胡闹竟然立下如此大功,嘿嘿,想想,不得不开心咧。”
“文伟,我倒不是不为这几个娃娃开心,我只是担心,由此而后,这些二世子三世子们都因此而更加肆无忌惮,异想天开,立功不成也无所谓,万一惹祸上身,却不是将父祖辈多年的牺牲付出毁于一旦!”
“防患于未然。嗯,在这一点上,公琰你比我思量得更加周到。”费祎端起茶碗,抿了一口,道,“以那李氏的性子,此刻几个丫头怕不都已经皮鞭加身了吧。我去看看,这几个娃娃可是宝贝啊,要不,我去给你蒋家抢一个?”
“那都是爷,我担心咱家的两个小子根本就无福消受咧。”
蒋琬家教极其严厉,堂堂的尚书令府上的两个儿子出门连一辆牛车都没有,甚至连一件像样得体的衣衫也没有,以至于他们出门,即便亮明了身份,也没有人相信他们是尚书令大人的儿子。
蒋琬不是不喜欢魏氏的几个姑娘,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人家几个姑娘到蒋家来,绝对不可能习惯蒋家人这种清贫生活,到时候,要么蒋家门风变质,要么魏氏姑娘遭罪,最后,注定是悲剧一场。
费祎也知道蒋琬的心思,对于这样的事情,他也无能为力。
强扭的瓜不甜。
其实,费祎同样以廉洁着称,只不过有蒋琬这个珠玉在前,就显不出他来了。
整个蜀汉政坛,自诸葛亮开始,就形成了这种风气,甚至到后面的董允董和姜维等人,皆是如此。
费祎也不回自己的府衙内,直接冲外面叫一声:“让主管这个案子的功曹过来,我有话问。另外,派人去南郑侯府传话,就说本尚书很快就过去拜访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