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议政!”李倧再次喊道。
金鎏沉声答道:“臣在!”
“明年开春海面解冻后再去一趟京城,就说我们朝鲜今冬损失惨重,请天子免掉明年给东江镇的军饷,另外再请求天子至少额外派一营骑兵来平壤!”
“这...大王,若大明在朝鲜的军队太多,对我们也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大明的威胁再大,也没有建奴给我们的威胁大,等大明剿灭了建奴,我们北面的威胁也就会解除,到时候再请大明军队离开便是。
当年壬寅倭乱怎么做的,我们现在再做一次便是!”
“是,大王,臣明白了!”
看着建在山顶上的南汉山城,阿济格等人都麻了。
他们骑兵攻打普通城池都很艰难,现在却要面对眼前建在山顶上的石城,他们都不知道怎么进攻了。
几人商议一番后,决定先派出朝鲜俘虏前去劝降。
若能劝降成功,自然最好,他们不用费力气攻打这么座看起来很难攻克的山城了。
就算是可以四处劫掠,也没有朝鲜主动献上来得轻松。
“大王,臣是李明远啊,大金阿济格贝勒派臣来跟大王传个信!”
很快,负责北门防守的将领将被阿济格派李明远来劝降的信息传到了李倧的耳中。
已经下定决心不接受投降和谈的李倧,将南汉山城的防御之事全权委托给了兵曹判书李曙。
李曙来到北门城楼,朝城门外不远处的李明远高声回道:“李明远,你个叛徒败类,你为何要给建奴带路和传信?”
李明远跪在地上大声哭诉道:“李判书,不是下官想这样啊,是大金的阿济格贝勒刀子架在下官的脖子上,下官不得不听从他们的安排啊!”
“李明远,你有没有想过,你当了朝鲜叛徒,有想过会有什么后果吗?有想过你家人的前途吗?”
“大人,下官不是没有想过,但大金的刀子锋利啊,他们攻进汉城后,将里面的军民几乎屠戮一空,下官怕啊......”
“住嘴,你个叛徒败类,回去告诉野猪皮,大王和我们朝鲜誓死都不会投降,有种就让他们来攻打我们!”
说完,李曙朝一旁的火炮手道:“对准李明远,送他上路!”
火炮手愣了一下后,低声答道:“是,大人!”
应答完,开始将弗朗机炮的炮口对准了李明远。
没错,这时候的朝鲜也是有弗朗机炮和虎蹲炮的,都是抗倭援朝时大明军队带过来的铸炮技术。
朝鲜王朝一直都是大明的忠实粉丝,大明有什么,他们就立马模仿什么。
崇祯在煤山自杀殉国后,他们国内的崇祯年号一直沿用到了甲午海战之后。
“轰,轰,轰!”
三声响声过后,居然没有一发铅弹是击中李明远的,但这也把李明远和他身后的两个押解李明远的建奴给吓了一大跳。
他们赶在朝鲜下一轮的火炮发射之前,赶忙架着李明远朝山下快速跑去。
得知招降失败,且遭到朝鲜的坚决反对后,气得阿济格等人破口大骂。
不过他们还没有立即将李明远给斩首,而是命令他继续带着大军去四周的村落抢夺钱粮和人口。
半日之后,建奴再次押着几百朝鲜军民来到了南汉山城的北门外。
这次依然是让李明远前去喊话,“大王,大金阿济格贝勒说了,要是不开门投降,他们就会在北门外公开斩首这三百五十六名百姓,求大王可怜怜这些无辜的百姓吧......”
守在城头的李曙听到建奴无耻的逼降手段后,气得他破口大骂,这次他不敢再直接开炮,而是将建奴将要在城门口斩首逼降的事情传给了李倧。
不过李倧没有接见李曙派来的信使,他也不敢见。
建奴摆明了只给他两个选择,他不管选哪一个,都不是他想看到的结果。
选择开门投降,不仅会赔掉一大笔钱粮,还会遭到大明的惩罚,他可不敢触怒天子。
要是触怒了天子,那他李倧通过政变好不容易得来的王位,很可能会被天子的一道圣旨给轻飘飘地罢黜了。
但向李曙下达明确的拒绝投降均令,那他今后的声望将会大受影响,实录上记上一笔“建奴至,王不救臣民”,就够他遗臭万年的。
得知李倧闭门不见的回信,李曙整个人都麻了,这明晃晃地是要他背这个见死不救的黑锅。
内心吐槽了几句李倧没有担当后,李曙不得不向火炮手再次下达了炮击的军令。
“轰,轰,轰!”
又是三声炮响后,三颗实心铅弹朝人群快速飞去。
这次终于有一枚击中了目标,也有可能是炮手的故意为之。
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们的炮术实在太菜。
不过,李曙也不追究了,毕竟他并不是真想击中城下的人。
见城楼上的朝鲜守军居然再次用炮声宣告拒绝,气得押解俘虏的鳌拜当即下达了斩杀俘虏的命令。
被缚住双手的朝鲜军民,除了极少数年轻力壮者想争相脱逃外,其他的基本都跪坐在原地嚎啕大哭,等待砍刀的到来。
看着城外正在斩杀朝鲜军民的李曙,痛心疾首地下达了全力轰击建奴的命令。
但距离相隔较远,而且建奴的目标太小,很难击中他们。
在继续留下李明远的狗命后,将其他朝鲜百姓全部斩首的鳌拜,这才悻悻地下了山。
在返回建奴军阵后,鳌拜跪在地上朝豪格复命道:“主子,李倧这个胆小鬼见死不救,再次向我们发射了炮弹,奴才只好将这些高丽狗全给砍了!”
豪格皱着眉头淡淡地回道:“知道了,等候命令吧!”
“嗻,主子!”
等鳌拜走后,豪格揶揄道:“阿济格,该做的我们都按照你的要求做了,下次这种活儿不要再给我们镶黄旗!”
面对豪格的挑衅,阿济格懒得理他,他正头疼如何才能进一步逼降李倧。
实在想不出太好的办法后,他看向济尔哈朗道:“济尔哈朗,这个胆小如鼠的李倧为何还不投降?”
他济尔哈朗能有什么好办法,他恶狠狠地说道:“既然这三百多人还不能吓到李倧,那就砍三千人,三千人不够,那就砍三万人,就不信李倧还能一直躲在乌龟壳里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