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施凤来、张瑞图等东南沿海官员的嘴角比AK还难压,他就知道自己的决策对了。
虽然二钱的价格定得有点贵,但正因为贵,才能驱使这些人将大量的番薯土豆运往北方贩卖,说不定还会顺手推广种植与食用的方法。
至于存储,他们肯定是不会说的,这可是关乎这门生意能持续多久的关键。
这时,郭允厚又出来打破了这份美好,“陛下,地方府县不一定有这么多的钱购买种子!”
不用朱由校回答,自有想赚钱的东南官员帮他回答郭允厚的问题,这不,内阁次辅施凤来忍不住答道:“大司徒,有七八倍小麦产量的新作物,还需要地方府县出资购买种子吗?”
“话虽如此,但恐怕不会有多少家庭会出资购买不熟悉的作物,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这个简单,购买了新作物种子的农户,由地方府县兜底即可!”
“施阁老是见过新作物产量之人,但北方绝大部分人都没有见过,甚至都没有听过,其中就包括了下官!”
“那大司徒可要多多参与工部的推广了!”
“这个施阁老放心,有如此神物,下官自会格外上心,要是困扰千年的粮食问题解决了,可是一项彪炳千秋的大业!”
见两件大事聊得差不多了,朱由校结束讨论道:“既然陕北民乱与九边军饷及新作物推广之事暂时有了结论,诸位爱卿当尽快行动起来,以应对充满挑战的内忧外患!”
“臣等遵旨!”
一直当空气的王体乾出声唱和道:“退朝!”
众人一同跪下行礼并高呼道:“臣等告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出西苑门后,大部分官员脸上皆露出了较为满意的笑容。
此次御前会议,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困扰他们的难题,没想到还能从中得到不少好处。
远离西苑门后,黄立极转身朝身后的郭允厚拱手行礼道:“万舆,此次你为我等立下大功了!”
其他人纷纷跟着拱手致谢道:“大司徒英勇,我等佩服!”
郭允厚笑着一一回礼道:“此乃我身为户部尚书的本分,当不得诸位同僚的谢意!”
正在这时,后面突然传来了刘若愚的声音:“诸位请留步!”
众人听此,纷纷转身看向刘若愚。
刘若愚手捧着一摞小册子道:“这是皇爷让杂家给诸位大人带来的《新作物耕种与储存之法》,希望能对新作物的快速推广起到作用!”
黄立极微笑着接过其中一本道:“有了此册,各府县就不愁不知如何耕种与储存新作物了!”
说完,黄立极还笑眯眯地看了眼施凤来等东南籍官员。
施凤来接过小册子后,脸上也是堆满了笑容,“黄首辅所言甚是,有了此册,万民就如在黑夜中有了明灯,不用再胡乱摸索中前进了!”
其他几人也是在欣然中接过册子,也给予了肯定的赞誉。
发完册子后,刘若愚朝通政使赵绂说道:“赵通政,皇爷要求必须将此册子刊印在下一期的《邸报》上,而且还是连载三期!”
赵绂欣然答道:“刘公公放心,下官回去后就马上安排此事!”
“好,诸位,杂家就先回去复命了,告辞!”
说完,与众人拱手行了一礼后,转身返回了西苑。
看着离去的刘若愚,黄立极转头朝施凤来与张瑞图两人道:“施阁老、张阁老,本官以为还应该让礼部单独刊印出来,再广发给地方乡绅里甲,你们以为如何?”
施凤来暗骂了一句老狐狸后,皮笑肉不笑地回道:“黄首辅高瞻远瞩,下官以为甚妥!”
张瑞图也附和道:“下官附议!”
“那行,大宗伯,那就麻烦礼部了!”
李腾芳拱手回道:“印册子容易,但礼部没有这项预算!”
看着众人投来的目光,郭允厚可不想掏这个钱,“大宗伯,礼部虽然没有这个预算,但布政司有啊,礼部只用抄录十五份下发到布政司即可!”
虽然都知道你郭允厚抠唆,没想到再次刷新了他们认识。
这薄薄的小册子,能花多少钱?
黄立极虽然很无语,但还是采取了郭允厚的建议,“那行吧,大宗伯,就辛苦礼部的同僚了!”
只用抄录十五份册子,李腾芳无所谓地答道:“黄首辅客气,这是下官应该做的!”
接着,黄立极朝郭允厚再次说道:“万舆,你的任务最重,除了陕西的粮草捐赠之事,还有九边的钱粮筹集,现在又加了新作物推广的事情,还真是能者多劳!”
“谢黄首辅体谅,下官会尽快草拟出陕西士绅捐赠钱粮与增加生员的条陈,到时候还请黄首辅斧正!”
“万舆客气了,到时候我们一起探讨!”接着,黄立极画风一转道:“对了,锦衣卫说不定已经动身前往通州了,还要麻烦万舆抓紧派出户部得力干将一同前往,不能让锦衣卫专美了!”
“黄首辅放心,下官回去后就抽调部中干员前往锦衣卫!”
这时,施凤来插话道:“万舆,本官建议你还是将人分成两拨,一波去锦衣卫,一波直接前往通州!”
郭允厚不禁悄悄竖起大拇指道:“施阁老高啊,下官这就先行一步,诸位告辞!”
在跟众人匆忙行了一礼后,郭允厚抬脚就朝承天门快速走去。
看着郭允厚离去,施凤来朝吴淳夫问道:“大司空,陛下准了你二十个生员名额,不知你打算如何分配?”
吴淳夫没有直接答复,而是反问道:“不知施阁老可有指教?”
听到施凤来和吴淳夫要瓜分生员名额,已经准备抬脚离开的礼部尚书李腾芳便驻足停了下来。
作为职场老油条,施凤来自然深谙谁先说谁就输了一半的铁律,“大司空说笑了,陛下已经交由你定夺了,本官岂敢随意置喙!”
暗骂一句老狐狸后,吴淳夫试探着问道:“浙江与福建四六开,不知施阁老以为如何?”
“本官以为按照现在的浙江与福建举人名额划分,或许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