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弘德殿休养了两日后,朱由校便搬进了已经清扫完毕的西苑南台居住。
虽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有魏忠贤出面弹压,聒噪之声很快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方正化所领衔的贴身护卫队,也正式开始了它的正常运转。
当初方正化所推崇的三人中,就有历史上随他一同战死保定的李凤祥。
除了加强贴身护卫,朱由校还将负责宫城防卫的护驾亲军指挥使换成了一直只忠诚于皇帝的武定侯郭培民,而负责守卫皇城的守卫亲军指挥使,朱由校也换成了在北京城破后举家殉节的宣城伯卫时春。
这俩武勋或许不是好的战场将帅,但绝对是最忠诚于大明与皇帝的那一小撮人。
当朱由校搬离宫城也就是紫禁城,前往西苑南台居住后,郭培民所率领的护驾亲军自然也就将大部分的兵力抽调到了西苑。
而卫时春所领守卫亲军主力,自然也跟着调到了西苑外的皇城上。
在朱由校入住南台后不久,离京城只有两百多里的保定高阳人孙承宗,便风风火火地赶到了京城。
作为朱由校曾经的潜邸讲官,孙承宗在从宣读起复圣旨的行人司官员口中得知自己的皇帝学生死而复生后,马上骑上快马朝京城飞奔而去。
不管是念在师生之情,还是挂念给予自己施展平台的君王,得知皇帝醒来的孙承宗,心里怎能不焦急。
在京城的居所快速梳洗一番后,换上官服的孙承宗便不管有没有事先给宫里递牌子,便直接朝承天门冲来。
对于帝师与内阁大学士,负责皇城守卫的卫时春自然不敢刁难,直接将其带到了西苑门外。
孙承宗在被带到西苑门外后,心里没来由得生出一种不满之意。
身为大明皇帝,居然不正位紫禁城乾清宫,却学着道君皇帝躲到了西苑。
两年前的落水,就是在西苑的太液池上嬉戏引起,现在不仅不思悔改,反而干脆搬到了太液池上居住,岂能不让孙承宗恼火。
在经过内侍太监通传后,孙承宗很快便被带到了南台北面处理政务的昭和殿(勤政殿)。
正在批阅题本的朱由校,在看到孙承宗进来后,马上笑着起身相迎道:“孙先生,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到京城了,朕还以为你会晚几天到呢!”
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眼前之人还是自己的君王,孙承宗在压下心中的不满后,还是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老臣孙承宗,拜见陛下!”
“孙先生何必如此客气,地上凉,快快请起!”接着,朱由校朝在外候着的刘若愚道:“给孙先生端一碗热姜汤进来!”
见皇帝关心自己,孙承宗赶忙谢恩道:“谢陛下厚爱!”
“一碗姜汤而已,当不得冒着寒冷匆忙赶来的先生致谢,快请坐!”
话音刚落,刘若愚很有眼力见地给孙承宗搬来了一个软凳。
在孙承宗喝完碗里的姜汤后,朱由校再次开口道:“先生一路赶来,可累坏了吧?”
“老臣在听说陛下龙体安康后,本就尚算硬朗的身子便加了几分底气!”
看着身子虽然疲惫,但精神十分矍铄的孙承宗,朱由校笑着说道:“此次请先生回朝,朕有非常重要的事情想再次倚重你!”
“陛下,老臣在柳河之役造成大明损失惨重,不敢再接陛下重任!”
“胜败乃兵家常事,先生岂能因一场小小的柳河之败而灰心丧气!”
“陛下,老臣除了柳河之败,还有处处受宫中掣肘......”
“先生放心,之前是朕在落水之后身体一直虚弱不堪,这才荒怠了政务,现在朕的身体大有好转,自然不会再令其发生!”
孙承宗在认真观察了一番朱由校的气色后,这才将话题转移到了朱由校的健康上,“陛下龙体安康,乃大明之福,不知可否请了御医日日观察调养?”
“先生放心便是,朕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后,自然格外重视自己的身体调养!”
太医院的御医,朱由校实在不敢有任何的放心,在他醒来没多久,就已经让魏忠贤遍寻天下名医。
之所以如此答复孙承宗,是没必要在此事情上与他争执。
终究,孙承宗还是忍不住问了内心的不满,“如此甚好,但老臣不知陛下为何要搬离乾清宫?”
“朕之前在乾清宫调理身体,反而愈来愈差,这才想着搬到清净的南台居住!”
见皇帝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孙承宗也不好再继续逼迫,“老臣明白了,只希望陛下今后能够更加爱惜自己的龙体,不可置大明江山于不顾!”
“放心吧,先生,朕知晓的!”
“老臣在返京途中,已经听说了陛下的一些新举措,不知陛下此次召臣进京,是否要让臣再次出镇辽东?”
“朕此次召先生入京,是想让先生再次镇守一方,但这次却不是辽东!”
对于孙承宗的辽人守辽土之策,有着后世众多历史大家看法的朱由校,并不认为是符合目前的大明所需。
现在的大明,财政已经处于崩溃边缘的临界点,根本就无法继续支撑如此庞大的支出。
而且,从后来的结果来看,举全国大半税收打造的关宁锦防线,虽然挡住了建奴多次想从辽西走廊进攻中原的脚步,但却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
不久后的天启九年,也就是历史上的崇祯二年,黄台吉将会带着满洲八旗精锐,绕过关宁锦防线,从蓟州防线破关进入京畿,在大肆劫掠一番后,带着众多战利品潇洒地返回了辽东。
除了此次己巳之变,建奴后来还有四次大规模的入寇劫掠,一度南下到了南直隶的海州。
而重金打造的关宁锦防线,除了消耗大量宝贵的钱粮之外,还几乎在此磨光了大明九边精锐。
除了培养出一众听调不听宣并最终投靠满清的的辽西军阀外,作用真的不敢恭维。
所以,知道了历史走向的朱由校,自然不会再将孙承宗放到辽东。
短暂的诧异之后,孙承宗问道:“不知陛下想让老臣去哪?”
“宣大!”
“宣大?那里可是有什么大的动乱?”
“察哈尔八部中的敖汉、奈曼部已经投靠建奴,无法在老哈河继续立足的虎墩兔准备西征土默特!”
敖汉、奈曼投靠了建奴?虎墩兔要西征?
孙承宗不敢置信地答道:“陛下,大明北境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