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你知罪就好。”
云曌冷然笑道,“来人!”
“将苏言拖到敬事房,即刻净身!”
“诺!”
两名士兵立刻从外面冲进来,一左一右架住苏言。
苏言顿时裆下一凉,焦急道,“陛下,求你饶了臣吧!”
“臣之所以一时心急,背旨行事,也是为了帮朝廷清除祸害,帮陛下平定民心。”
“若是这件事真的不了了之,那天下百姓将如何看待陛下?如何看待大周朝廷?”
“臣虽然违抗了陛下旨意,但念及是出自对朝廷的一片忠心,求陛下从宽发落!”
“只要陛下不让臣净身,让臣做什么都行!”
云曌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挥了挥手示意士兵松开苏言。
“让你做什么都行,你确定?”
苏言忙不迭心有余悸点了点头,“臣确定一定以及肯定!”
“好。”
云曌淡笑道,“朕确实有一桩重任,希望你来负责。”
“如果你能办妥此事,那朕便宽赦你的违令抗旨之罪。”
苏言郑重道:“陛下请讲,臣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云曌说道:“十日之后,便是第一次恩科取士之日。”
“现如今各乡县的会考已经完毕,但由于时间太过匆促,京城这边还没有做好准备。”
“朕要封你为本次恩科的主考,从考题的编撰,到最后的殿试监考,皆由你负责统筹调度。”
“如果你能办好此事,为朕选拔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才俊。”
“不仅此次之事既往不咎,从今往后,朕还准你随时离开京城,无需向朕汇报。”
苏言愣了愣,皱眉道,“陛下,这时间有些太紧促了吧?”
“十日之后便要开考,现在却连考题都没有编撰好。”
“不如陛下下旨,将京城殿试推迟到一个月之后举行,这期间的考生学子们在京城的吃住费用,都由朝廷负责……”
云曌脸色一沉,冷然笑道,“苏言,你是在和朕讨价还价吗?”
“朕现在就是因为急缺人才,加之时间紧迫,所以才需要你临危受命。”
“推迟到一个月之后举行倒也可以,那这主考之位,朕也另择旁人担任便是。”
“你便安心去敬事房净身,从今往后安安心心在朕身边做太监吧。”
苏言嘴角微微一抽,忙不迭跪在地上,振声道,“陛下,臣领旨!”
“请陛下放心,十日之内,臣一定将考题编撰出来,为陛下从各地考生中,选拔出最优秀的青年才俊!”
“这便对了。”
云曌满意笑着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朕即刻加封你为武英殿大学士,从今日起,统领带领翰林院所有学士官员,全力编撰考题。”
“这是大周开国以来的第一次恩科,关乎着朝廷在天下文人学子心目中的形象,所以自然格外重要。”
“只要此次恩科能顺利圆满地举行,你便居功至伟,朕必定重重赏赐。”
“但是,如果本次恩科发生任何差池,朕都唯你是问!”
……
随着殿试之日将近,各地的学子都陆续赶来京城。
这些学子,都各州府县的进士,经过重重选拔脱颖而出的精英。
他们的到来,使得京城空前绝后的热闹。
许多客栈都被包揽下来,彻夜传来吟诗诵文的声音。
许多熟识的年兄年弟,久违地重逢见面,一起上街饮酒。
对大周的恩科制度,都称颂有加。
“大周的科考,比起前朝大炎,可是公正清明多了。”
“是啊,当初大炎的时候,大大小小所有功名,都被那些贪官拿来卖钱。”
“只要花钱,就能买到举人,谁出价码最高,谁就能当状元、榜眼。”
“每年恩科的时候,看着那些豪绅富户,乘着八抬大轿进京赶考,多少年兄都被气得郁郁而终。”
“幸好现如今大周朝来了,这恩科也变得公平公正,终于能论才试用。”
“今年,我定要倾尽毕生所学,博上个功名不可!”
大部分学子都干劲十足,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但也有一些人,态度仍然非常悲观。
“呵,你们别高兴得太早。”
“乡试、县试公正,可不代表院试和殿试也同样公正。”
“自古这朝廷都是官商勾结,谁有银子谁就是王道。”
“京城的水又深又浑,那些世家大族给出的银两,都足够买我们的命。”
“我就不信,担任主考的官员,真能清水明镜,分文银两不取,让我们和那些世家子弟公平竞争。”
……
深夜时分,裕王府内。
裕亲王坐在太师椅上,手中端着茶盏。
王密等几名重臣,都站在他的身后。
而在裕亲王等人面前站着的,则是两名胡子花白的老者。
这两名老者,便是翰林院的两名首席大学士,黄如汉,肖敬山。
二老跪在裕亲王面前,振声道,“参见王爷!”
“黄老,肖老,请起吧。”
裕亲王微微地点了点头,淡笑道,“你们二位,都是前朝大炎的大儒,声名遍天下。”
“本王早就有心与你们结交一番,可惜每次派人给你们送来请柬,你们都自称身体抱恙,一次都不曾来过本王府上。”
“今日,总算是如愿以偿,将二位请来府上了。”
黄如汉和肖敬山相视一眼,脸色都变得复杂些许。
裕亲王口中这个“请”,可不是普普通通的派人来请。
而是直接派三十多官兵到他们府上,强行要将他们带到这里。
一个个都披着盔甲带着刀,气势汹汹,凶神恶煞。
他们两个上了年纪的文人,又如何敢忤逆。
黄如汉讪笑道,“这深更半夜,不知王爷和各位大人将我们请来这里,所为何事?”
“黄老,别急,先坐下,听本王慢慢说。”
裕亲王让黄如汉和肖敬山落座,命人为他们端来茶水。
随即眯着眼睛,沉声道,“眼下各地学子都已经齐聚京城,距离恩科大试只有不到十天。”
“二位老先生,作为翰林院的首席大学士,这编撰考题的重任,都在你们身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