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几名亲卫已经倒在了血泊中,此时的董彦,摇摇晃晃,身形不稳,身上数十道伤口在流血。
钻心的痛感让他感觉眼前一阵一阵的发黑,若不是心里那一丝不舍的情怀吊着,他早已昏厥过去了。
“辰钰妹妹,我心爱的发妻,且让为夫,最后再看你一眼罢!快来,快来!”
董彦想着朱辰钰,不由得泪流满面,自从二人结为夫妻,一直就是聚少离多,真正在一起的日子,满打满算都不够一年。
若是生在太平盛世,那该多好啊。他董彦素来没有太伟大的志向,只,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平淡的日子,生一堆孩子绕膝,此生足矣!
可是,这么简单的愿望,他没能实现,总记得辰钰妹妹告诉他,男子汉大丈夫,要做出一番功业,才不枉来人间走一趟!
终有一天,海清河晏,歌舞升平的大明会回来,那时,便是夫妻们安享和乐之时!
为了妻子的这个承诺,他不辞劳苦,不畏艰险,刀山火海也要闯一闯。只是,再也不能等到那一天了!
满兵渐渐逼近,董彦恍惚中能看到他们狰狞的面孔,夹杂着一丝贪婪的微笑!
近了,朱辰钰一马当先,已经脱离了大队,她极目远眺,看到了那一道蹒跚的身影:“不!彦哥哥!你不能有事!”
董彦转身,看到一骑纵马飞奔,那么熟悉的一道倩影,那是他魂牵梦萦的爱妻,他终于看到了!
一抹笑容爬上董彦的脸颊,他咧开嘴,露出洁白的牙齿,放声大笑:“辰钰妹妹,我的爱妻,你我夫妻今生未了的情缘,来世再续!哥哥问你一声,你可愿?”
董彦言罢,抖起银枪,向着周围的满兵冲去!
几支长枪刺透了他的胸膛,几把钢刀砍碎了他身上的银甲,董彦铁塔般的身躯巍然而立,双目缓缓闭上,终于气绝身亡!
此时,朱辰钰距离董彦的位置不过五百多步!她眼看着丈夫被清兵所杀!
一股强烈的疼痛感自脚尖到头顶传遍全身,朱辰钰一阵阵眼前发黑,险些没昏过去,这是极度的悲痛产生的应激反应。
朱辰钰张了张嘴巴,却什么声音都发不出。
眼见朱辰钰杀来,得手的数十名清兵迅速骑上马,准备逃走。却有一员小头目很不甘心,手起刀落,砍断了董彦的脖子,用战死同伴的衣服裹了董彦头颅,就要上马!
朱辰钰看了,睚眦欲裂,冲天怒气都能化形了!
“好恶贼!受死吧!”
朱辰钰施展开武当梯云纵,自马背上飞身而起,右手一把雀翎刀,左手连按臂弩机括,数道寒光袭向想要逃走的那十几个清兵。
扑通通!数具尸体应声栽落马下。
此时的朱辰钰已经被愤怒吞噬了,疯狂输出,这十几个清兵一个没跑掉,全部伏尸当场!
朱辰钰捡起一把钢刀,疯子一样砍向那个取走董彦头颅的倒霉家伙,一边砍,一边大声叫着“去死!”刹那间砍了上百刀!刀刃全卷了,那人也成了一团肉酱!
朱辰钰扔掉钢刀,不顾血污,抱着董彦的头颅号啕大哭!想起过往,她不由得悲从中来,越哭越伤心!
明军骑兵大队随后跟来,全军停在距离朱辰钰百米之外的地方,领队的中层军官纷纷下马,走到朱辰钰近处,全部跪倒在地,摘下头盔,默然无语!
一万人的部队刹那间就安静下来,士兵们默默的表达着悲伤之情。
哭罢多时,朱辰钰把董彦的头颅归位,与尸身放在一起,整个人就像失了三魂,无力的瘫坐在董彦的死尸跟前。
“董彦哥哥,我的夫君!你为何走的这样着急……”
一刹那,朱辰钰不想继续打下去了,她不想打江山了,她不要做女皇了!她万念俱灰!
“夫君,你慢些,让我随你而去罢!”
朱辰钰重新捡起一把刀!
这下子可把一班属下吓坏了!
姑奶奶哟!祖宗诶!你可不能寻短见啊!
你要是死了,大明可就完蛋了!
呼啦啦,一般属下一拥而上,拽胳膊的,抢刀的,抱大腿的,把朱辰钰拉住,生怕她挥刀自刎!
“大帅!万万不可呀!”
“元帅你可不能死!”
“你死了我们咋办?”
“元帅,难道你不想给副元帅报仇雪恨吗?”
……
一语惊醒梦中人!朱辰钰这脾气,有仇必报,绝不隔夜!
悲伤的情绪渐渐隐去,满腔的怒火开始升腾!
“建虏!不灭你全族,我誓不为人!”朱辰钰仰头望天,恶狠狠的发誓。
“来人呐!”
“有!”
“收敛副元帅和兄弟们的遗体,送回金陵,我要为他们举行国葬!”
“即刻起,明军各部,驻兵淮水南岸一线,整饬兵马,先缓上一缓。
不日,本帅将亲率大军,收复河南,山东,北直隶,兵围燕京,诛伪帝,灭建虏!复我大明河山!”
朱辰钰收起悲伤和愤怒的情绪,一道道的发布军令,把明军前线推进到淮河南岸。同时,命令李自成渡过渭水,取潼关,向东进入河南,进兵渑池。
渑池就在洛阳西侧,这一部署等于是兵临洛阳城下。
原属于马万年麾下的左路军,重新整编为西路军,朱辰钰统帅的十五万人马则为东路军。
西路军一直负责监视李自成,同时策应东路主力部队的军事行动。
朱辰钰准备先将丈夫安葬,再来收拾多铎!
且说多铎,于凤阳困杀董彦之后,那是心情大好,终于拔除了一颗眼中钉。
他相信,董彦的死,一定会给予朱辰钰最为沉重的打击,也许明军就此一蹶不振,这无疑给了大清国最为宝贵的喘息机会。
但是,他万万想不到,他的做法就好像给滚油锅里泼了一瓢凉水!对清国更为致命的打击正在酝酿中。
且说朱辰钰,请旨回京,皇帝授李定国镇国将军,接替朱辰钰任东路军主帅;授孙可望昭武将军,为东路军副将。
董彦的灵柩运回都城,举国哀悼,金陵一片缟素,同时举行国葬的还有在凤阳城拼死护卫董彦的数百名亲卫兵。
为了表示对忠烈的敬仰之情,皇帝朱常淓决定亲自披麻戴孝,为忠臣良将送葬!
消息一出,大明帝国举国震动,皇明日报连篇累牍的报道国葬仪式,各界纷纷发声,盛赞英雄万古流芳,盛赞皇帝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