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娇走后,志刚果断地把中医馆的正门锁上。
又把门窗关上,任凭万春在诊室里胡喝乱叫。
晚饭间,凤莲母子四人都听到万春赖唧唧叫嚷声,但似乎并没有妨碍他们的食欲。
爷爷倒是问了一句:“他还在理发铺?”
志刚兄妹三人异口同声地摇头说:“不知道。”
这几天中医馆里几乎没有病号,爷爷龚传华吃完饭出门散步去了,没再进中医馆。
再说爷爷有些耳背,万春在诊室喊破喉咙,老爷子也没听到半个字。
等老爷子走后,志强笑着说:“哥,你真厉害,竟然还会正骨。”
志刚不以为然地说:“哪有,只是学了些皮毛而已。”
志玲听到万春那赖唧唧的声音,担心地说:“哥,你还是过去看看爸爸吧,这样好人也疼坏了。”
志刚说:“不去。”
凤莲听到万春哼哼唧唧的声音,有些心烦地说:“志刚,你快过去给他治好了吧,快让他闭嘴吧,我都有点受不了了。”
志刚说:“你要是听不惯,就拿胶带给我爸的嘴封上。”
话音刚落,志强摸起五斗柜上的胶带主动请缨,奔赴前线。
志刚和志玲阻拦道:“就是说说罢了,你还真要给爸爸封上。”
志强笑着说:“我只不过逗你们玩罢了。哥,你快点把爸的腰治好了吧。”
“不然他哼唧一夜咱们怎么睡觉?我明天还得上班呢。”
别人已经吃完饭了,志刚仍旧坐在餐桌前淡定地吃着。
志刚说:“你们不懂,治病要除根,首先要调整病人的心性。”
“就像爸爸,即便是今晚我给他治好了,如果不注意保养,再摔摔打打,他的腰椎就会形成惯性滑脱。”
志强不耐地说:“我说的是,你怎么能让他不出声了?”
万春听到两个儿子的话,觉得大儿子虽然笨,但是孝顺,只是二儿子太气人了,不仅不过来照顾我,还让我闭嘴。
万春真想现在就跑过去,把二儿子揍一顿。
刚想开口骂二儿子,没成想女儿的话差点儿噎死自己。
志玲抱着手臂倚靠在椅背上不屑地说:“好了,也不用想什么办法,小狗小猫叫唤上两三个小时也就累了,爸爸一会儿累了就睡了。”
万春嘟囔着:“都说闺女是爹的小棉袄,我这是漏风的小棉袄。”
志刚吃完饭,母子四人一起收拾干净厨房餐厅。
饭后,万春还在吆三喝四,凤莲没忍心,趁三个孩子早一步出门,给他倒了一杯水偷偷地打开窗子递进去。
哪知万春蹬鼻子上脸,嫌弃地说:“你倒是给我送点东西吃啊。”
凤莲看万春不知恩的样子说:“等着吧,饭已经吃完了,路上我给你买点。”
志刚兄妹三人,站在门口见凤莲还没出来。
志刚便指使志强说:“你去看看,妈怎么还没出来?”
志强见志玲无所事事,便说:“志玲,你去看看妈怎么还没出来。”
志玲一脸不情愿地说:“你怎么不去看看,哥让你去,你凭什么指使我?!”
志强说:“他是我哥,我是你哥,所以你得听我的。”
志强和志玲是龙凤胎,从会说话起就一天到头地拌嘴。
只是最开始时,志玲要比志强口齿伶俐,不知道后来怎么搞的,志玲越发迟缓,志强反而更胜一筹。
凤莲从院子里出来,关上家门,跟三个孩子一起去村里散步。
仲夏的村晚,星星灯光闪烁,蝉嘶虫鸣,分外悠然。
只是村里夏天的夜晚有个特点,大家伙儿都会出门乘凉,只见街道两边每隔三五步就会聚集一伙大妈,大爷,或是点评谁家的家长里短,或是打牌间拿谁取笑逗乐。
敢从大街上走过全靠勇气和胆量。
有三个高材生孩子走在身后,凤莲的脸上无比光荣,仔细回忆,她大概已经有二十年没有在村里乡邻面前仰首阔步地走路了。
孩子年幼时,凤莲只顾着忙孩子,没时间。
等孩子大一点,万春又把曲玲玉接到对门,左邻右舍风言风语,让凤莲脸上黯然。
幸亏,她心宽,否则早让万春和曲玲玉给气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