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脸色顿时僵住,眼底闪过一丝掩饰不住的阴霾。他一拳砸在椅子的扶手上,猛然站起:“沈括,你这话什么意思!”
沈括依然显得从容不迫,他微微侧过头,瞥了李信一眼,那眼神里仿佛透着某种洞悉一切的嘲讽。嘴角的弧度冷峻得几乎刻薄,让人呼吸一滞。
“我话的意思,大概比你的激将法直白得多。”沈括又将视线转回蒙恬。
“大将军,如果再无异议,就请放心让我去布置这一计,定会高效解决。”
蒙恬眉头紧锁,没有立刻表态,帐内的气氛更紧绷了几分。另几个将领的眼神在李信和沈括间徘徊,似乎在等待一场真正的对决。
就在这时,帐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斥候匆忙掀开帐帘闯入,只一句话,打破了在场的僵局。
“大将军!匈奴先锋赫连朔——已至隘口十里之外!”
斥候的禀报让帐内顿时炸开了锅。
蒙恬紧皱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他锐利的目光扫过沈括,沉声问道:
“沈大人,你有多大的把握?需要调动多少兵马?”
沈括神色自若,慢条斯理地答道:“八成把握,至于人马……”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近乎玩味的弧度,“有我和侯宇两个人就够了。”
此言一出,帐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像看疯子一样看着沈括,包括刚才还气喘吁吁的斥候,也傻愣愣地张大了嘴。
李信更是夸张地大笑起来,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
“哈哈哈哈!沈大人,您莫不是在说笑?就凭你们两个人,就想挡住赫连朔的先锋部队?”
帐内其他将领也开始窃窃私语,怀疑的目光像针一样扎在沈括身上。
“什么情况,这沈大人,再说什么鬼话?”
“依我看,这沈大人,定是昨天的酒劲还没过,在这说胡话呢。”
蒙恬也忍不住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沈大人,匈奴先锋大部分都是骑兵,而隘口深处地势平坦,利于骑兵冲锋,你这……”
“大将军不必多虑,”沈括打断了蒙恬的话,“我敢立下军令状,自然有我的办法。”
李信不屑地冷哼一声。
“哼!办法?什么办法?莫非沈大人是想用你那少府库里的奇珍异宝来贿赂匈奴人?还是想用你那些奇巧的机关玩意儿吓退他们?”
“李将军,”沈括眼神冰冷地看向李信,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你与其在这里质疑我的策略,不如想想等赫连朔兵临城下时,该如何向陛下交代。”
李信被沈括的话噎得脸色铁青,他猛地一拍桌子,怒吼道:
“沈括!你休要信口雌黄!本将军身经百战,岂会被区区匈奴先锋吓倒!”
“身经百战?”沈括冷笑一声,“我看是屡战屡败吧?李将军,你不会真的以为自己用兵如神吧?你那点战术,在赫连朔面前,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
李信被沈括这番话彻底激怒,他猛地拔出腰间的佩剑,指着沈括,怒吼道:“沈括!你敢侮辱本将军!”
“李信!”蒙恬连忙起身挡在两人之间,沉声说道,“现在不是内讧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匈奴先锋!”
“大将军,末将以为,沈大人此言纯属无稽之谈!”一名将领站出来说道。
“区区两人就想挡住三千先锋部队,简直是痴人说梦!末将建议,立即调集大军,在隘口布防,与匈奴决一死战!”
“是啊,大将军,沈括不过是个少府令,对军事一窍不通,怎能让他胡来!”另一名将领也附和道。
面对众人的质疑,沈括依旧面不改色,既不反驳也不争论。
帐内气氛剑拔弩张,空气像是凝固了一般。沈括环视一周,嘴角露出一丝轻蔑的笑意,这群所谓的“身经百战”的将军,在他眼里不过是些井底之蛙。
他缓缓开口,语气平静:“既然诸位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那便依我的计划行事。”
半晌之后,蒙恬最终还是同意了沈括的计划,他也想看看,这位陛下钦点的沈大人到底有什么本事。
“好吧,沈大人,就依你所言。李信、王离听令!”
“末将在!”
“你二人率领两千骑兵迎战匈奴先锋,假装败退将先锋部队引向隘口深处,一切按照沈大人计策行事!”
“是!”
........
沈括和侯宇则提前赶往隘口深处的一处高地。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卷起地上的沙尘,迷人眼。
侯宇裹紧了身上的衣服,站在沈括身旁,一言不发。沈括则眯着眼睛,观察着周围的地形。
从这个位置看去,隘口深处的地势一览无余,平坦开阔,正适合骑兵冲锋。
“好地方。”沈括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从系统空间里掏出一根粗大的雪茄,递给侯宇,“来一根?”
侯宇接过雪茄,用火石点燃,深深吸了一口,然后缓缓吐出一口烟圈,低沉的声音在风中飘散:
“沈括,你确定我们这趟,不是来送死的?”
“侯兄,稍安勿躁,本山人自有妙计!”
沈括像变戏法一样,从系统空间里拿出一堆金属配件,在侯宇疑惑的目光中,开始熟练地组装起来。
四脚架、枪身、枪管、子弹箱、瞄准器……一件件冰冷的金属部件,在沈括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一般,迅速地组合成一个狰狞的武器——加特林重机枪。
侯宇看着这古怪的玩意儿,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武器。虽然他不懂这是什么,但直觉告诉他,这东西的威力足以抗衡一支军队。
“这是什么玩意儿?”侯宇吐出一口烟圈,好奇地问道。
沈括一边组装着加特林,一边漫不经心地说道:“这叫加特林,来自我的家乡。对付这些匈奴蛮子,再合适不过了。”
侯宇没有再问,沈括的秘密很多,而他也不想去探究。他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那就是保护沈括的安全。
一切准备就绪,沈括将加特林架设在三脚架上,对准了隘口的方向。远处,李信和王离的军队已经与匈奴先锋交战,喊杀声震天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