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刘恒辰很想在年前办好这件事,但无奈所需的准备实在太过繁琐,尤其是这原本楼层结构跟他所设想的草图不太搭边,许多部分都需要拆了重建,无疑是又给工程了增加不少难度。
但其他的部分倒是十分顺利,一部分捐赠的书籍已经提前送来,被他登记分类收在了宁允在附近盘下的库房里头。
可他这边顺利,万大山那边就要顶住压力了,虽然他不说,但李麟霄私下与他讲过,朝中已经有人起了质疑的声音,觉得万大山一介武夫插手科举一事实属不妥,甚至有奏折弹劾万大山有意结党营私,想让皇上将他革职查办。
好在是有李荀这几年的经营,朝中一部分太子旧党回归,再加上这件事本就是皇帝亲自点头,一时有人反对,倒也做不出什么实质性的阻碍。
唯独一点,李麟霄让刘恒辰这段时间格外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李薪现在基本除了睡觉如厕以外不离刘恒辰半步。其中缘由自不用多说,这触动了京城中那些根深蒂固的陈旧势力的核心权益,虽然他们动不了万大山,但是从他身边一些熟悉的人下手,总会能威胁到他,令他收手。
刘恒辰作为跟他走的最近的那个人,首当其冲要被盯上。
————
十月中旬入冬以后,这京城的气候就有些冻的怕人,现在到了十一月就已经开始下起大雪,有过前几年那场雪灾经历的李鸿武不禁有些担忧起来。
章钦与李荀召集的旧部并不多,有些早已成家立业,子孙满堂,不愿掺和这趟浑水,他们也不强求,李荀也不愿牺牲边关那些从无数家庭中征收入伍的无辜士兵,此次他回来,只调了自己当年带去边关的三千誓死效忠李家的亲兵,加上章钦游说而来的人,加起来不过以万计。
虽说数量甚少,但作为一众饱经沙场风霜的老将老兵,这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又有万大山作为内应,以武力攻破京城并不是难事。
但那些手握长枪,戍守京城枢纽那座殿宇的士兵也是自己的同胞,是曾经祖父想要守护住的子民,李鸿武不到万不得已,并不想用武力夺回这一切。
这一万将士,便化作或逃亡而来的难民,或被迫流窜至此的农户,在万大山的一番操作下,四散分布在京城郊外的东南西北角,或住进村子,或在山上安营扎寨,只待有一日看到狼烟时迅速集结,凝聚成一把尖刀,直插赵延勇的心脏。
养兵一日,用兵一时,养兵的这钱财,一直以来都是由李家来苦苦支撑。
战时所耗费的银两那都是数以百万计,千万计的,也亏得漠北残党已经是强弩之末,再加上边关大大小小城镇的百姓鼎力相持,这才大胜漠北蛮夷。
万大山虽然将李荀的“人头”提给了赵延勇,但他并没有派新的将领前往漠北,不光是他自己有考量,万大山也进言过。
“李荀手下的士兵顽强赴死,竟无一人缴械投降,陛下若想将漠北军收入囊中,许得从长计议才可。”
这番话下来,赵延勇也不得不歇了将自己手下得力干将派去漠北的念头,只安排国库将这两年欠下的军饷如实补发过去,先收拢一波人心再说。
与章钦汇合后,李荀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将李鸿武托付给他的亲外祖,他留下这带来的三千亲兵返回漠北,这些将士也曾与李鸿武一起出生入死过,对这名未来君主,他们是信服的。
“在想什么。”
章钦走向李鸿武身旁,随着这十年未见的孙儿目光看向远处山中飞雪。
“这雪来的蹊跷,感觉与前几年在冠阳县时如出一辙。”
“你是觉得又会有雪灾?”
失去心爱的女儿,再加上数年的朴素生活让章钦显的老上许多,但在这两年刘恒辰超时代的保养流程下倒是能隐约一见他年少时的意气风发之态,但比起身边的男人,就有些黯然失色。
李鸿武已然一副少年将军姿态,身形挺拔,体态健硕,一眸一笑都带着十足威严杀意,只眉眼含笑时才能让人得片刻喘息。可这张脸此时却满是愁意。
“嗯,不知又会有多少百姓经此一遭流离失所。”
“孩子,天灾不可违,这是他们的造化,你要做的,是在以后的日子让他们能得上应有的补偿。”章钦一把拍上李鸿武的肩膀,给他加油鼓气,“顾好眼下才是要紧,否则这千秋基业就要败在你五叔手上了。”
“我知道了,弟弟那边可有消息没。他的安危...”
“有李家的暗卫随身护着,他应当没事,那小子也聪明,若你实在放心不下,为何不派李二过去,岂不是更保险。”
“我知他性子,派李二过去只会让他骂我浪费人才。”
章钦哈哈大笑起来。
“倒的确是小辰会说的话。不过,万大山与咱们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他也不会让小辰出事的。”
李鸿武的眸子闪烁,叫人看不透他在想些什么,沉默了片刻,他点了点头转身回到桌前,盯着上头展开的京城布防图,这是万大山送来的,腊月京城所提前定下的防御布局,章钦也随着他走过来,凝视着他。
“想通了?”
“嗯。不能再等了。”
章钦捋了把花白须子,眼中精光大盛。
“好,那我即刻安排下去。”
————
这个冬天比刘恒辰想象的还要难熬,哪怕每天地暖不断,只要一出屋子,那猛烈的风霜一刮,他就觉得自己差不多身体就要与魂魄分离一般。
今儿是腊月二十,快要临近小年,府中上上下下忙活的不亦乐乎,虽说天寒地冻的,但刘恒辰赚钱了,给众人都涨了月银不说,连带着还每人发了三套厚厚的棉袄用来抵御寒冬。
愈心蒸馆的生意那是火热的不行,有去年那场面做先例,今年城中倒是也接连开了好几家排场差不多的店出来,但毕竟只是东施效颦,生意是赶不上刘恒辰这个正主开的店的。
所以一直到今儿,他这愈心蒸馆都没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