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四。清明节
村民们本该是今日去祭祖,但是临近河道凿开已经就差一点点的功夫,大家都心照不宣的继续动工,只是寥寥数十人告假。
今日下午,还在白日里,村中却突然放起了烟花。
刘恒辰在卧房闭眼看书,听见了动静,连忙拉起旁边中午米饭吃多,这会儿正晕碳的李鸿武去查看情况。
走出院子,就远远瞧见先前挖好的沟渠正缓缓填充着生命源泉。
“他们这是开出来了?!”
看见这一幕,刘恒辰兴奋了起来,他赶紧加快脚步跑去那河口。
一众村民和派遣来的工匠工人们都洋溢着笑脸,高兴的捧起河口里的水大口大口的喝着。向琥也站在旁边一块大石上冲着众人讲着宽慰鼓励的话。
演讲结束,又嘉奖赏赐了一些非常勤快的人后,人群开始散去,接下来的工作就不需要他们这些苦力来收尾善后了,得赶紧回家去春耕。向琥走向旁边站着的俩人聊起天。
“终于结束了!还好,咱们这里是被上苍庇佑了啊,那地下河不需要打通山脉去凿隧道,不然怎么可能不到一年就能连到村中!”
这条地下河并未在太深的地方,是在山腰处发现的,向琥命人从山腰处开出口子,顺着山路凿出河道,一边是从山腰出往下开凿,另一边则是从山下往上铺道,双向并行,这才在赶在春耕完成这一举措。
山中的树木也在刘恒辰的提醒下没有砍去,雨水暴涨之时,这些树木就是天然屏障,可以防止山洪爆发,虽需要多费些功夫,但向琥听了进去,这河道凿开之时也并没有意外发生。
“叔叔累了吧,先让人回去歇息歇息。”
“不急不急,辰辰先回去多做些好菜,再买些酒来!这河道还要仔细再检查一遍,不然哪处泥土松动又或是石块没有铺够,这水就要浪费了去。”
向琥摸了摸刘恒辰的脑袋,嘱咐他回去小心些后,又转身投入到工作当中了。刘恒辰了眼这男人的背影,抓住李鸿武的手往家里走了回去。
“若是当官的都是向叔这样的百姓官多好。” “是啊,不过像是向大人这种人能做官的,太少了,掌握实权的更少。”
李鸿武对向琥这几个月的感观也大为好转,虽说要防着他将弟弟拐走,可向琥做的事情是实打实为了冠阳县百姓的,他没官架子,也能吃苦。
李鸿武很敬佩他。
向琥和他俩三天后便启程去了县里,一方面是向琥得写奏折给知府上报进度,另一方面则是刘恒辰那边的房子已经拖太久了,他想早些带他去看看,也能早些搬过去。
到了县城,将细软归置在向府,向琥去了衙门办事,江婼芝领着刘恒辰和李鸿武去看了铺子。
“小辰若是看过后不喜欢就跟婶婶说,现在你叔的事情也办妥了,你可以在府上多住几日,不用急着回去。”
“一切听婶婶安排。”
几人来到了一条比较繁华的街道,这里算是在县城的中心地段,江婼芝挑的这个铺子前身就是做饭馆生意的,碍于最近米粮涨价,饭馆生意并不好做了,所以就将这里盘出来想着卖出去。
铺子是用柏木搭建的,共上下两层,入门便是柜台与橱柜,再往里进便是十二张涂上红漆的榆木桌椅,靠近后院儿的门旁边则是登上二楼的楼梯,边儿上用同样红漆的镂空木质屏风隔着。
刘恒辰推门进入后院,空间更是宽敞,院落里有一块小菜园,里面还有些烂掉的蔬菜,靠近厨房处则是有一口用石砖砌出来的水井,右手边从里到外分别是厨房,柴房。右边则是两间浴房,以及一个畜舍。
“茅房在哪里啊婶婶?”
这问题逗笑了江婼芝,旁边随行的牙行婆子开口解释道
“这位公子有所不知,咱们县里都是有夜香人的,他们会在子时来收集夜香桶,每月只需交些钱,您瞧,这夜香桶就放在这里。”
那婆子领着刘恒辰进了浴房,原来里面那个并不是浴房,那桶也是用来上厕所的...他还好奇怎么会有俩浴房呢。
“啊这,让婶婶见笑了。” “无妨,小辰先前在村里住着的,他们如厕都是有茅房,不知道县里都是这样也是寻常事。”
推开后院的后门,隔着二丈就是青砖围墙,牙行的婆子告诉刘恒辰,夜香妇便是从这里收集桶子,平日也会有各种行脚商贩从这里卖东西,若是做饭馆生意的话,每日的食材也是从此处运送过来。
这里的地段真的很繁华,延绵过去数里都是用青石铺上了路,就连这后巷也铺上了青石板的,回到大厅,上了二楼便是三个房间,里面的东西倒是都清的很干净。木料也和一楼用的一致,每个房间都有扇窗,地板没有破损,墙上的木漆也还算完整。
最中间的那间房还有阳台,这倒是让刘恒辰很惊喜,推开阳台的门下面便是车水马龙的景象,虽说比较嘈杂,但人间烟火气的氛围拉满,还可以在这上面养些花草啥的,再支个小桌子春秋凉爽来品个茶倒是一件美事!
房子看完,刘恒辰非常满意,也不准备打算继续看下去了,这比他先前镇上看的房子不知道好多少倍!
几人走到一楼柜台处,旁边一起过来的卖家脸上堆满笑,对着江婼芝说道。
“向夫人,如何,先前小的跟您讲的一共一百六十两银子,连着这些桌椅一并给您。” “小辰觉得咋样,可瞧得上?”
“唔...婶婶挑的自然是好的,只不过,这位婶娘,您看啊,这柜台的木料已经有些老旧了,还有这墙上的漆也掉了一些,再加上后院厨房那几口铁锅都有些不中用了。一百六有些贵了,这样吧,您看一百二十两如何。”
“哎呀这位公子爷,您这样我还怎么做买卖呀,一百二实在是...太难为人了。”
“我也不是难为您嘛,大家都是做生意的,您这桌椅的木料说实话并不是上等的,我让镇上的木匠来打一张也就两三钱银子而已,唉...若您不肯,那我还是挑挑看别的吧。”
“这样吧!我瞧着您也是爽快人,一百五十两如何!”
那妇人咬牙切齿的,仿佛吃了大亏一般。
“一百三” “一百四!” “一百三十五,若是不成的话,那就罢了。我不难为婶娘。”
妇人沉思片刻,也是颇为不甘的说了句。
“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