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宝站在沂州城的青石板上,手中的劈风刀在月光下闪着寒光,脚下早已血流成河,分不清到底是百姓的,还是军士。石宝的目光如刀锋般锐利,紧盯着前方手持长枪黄魁。
黄魁的眉宇间透露出一丝忧虑,随即摇了摇头,石宝身上的杀气让他不敢怠慢,他知道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对手,他决定把自己的后背交给陈希真,希望他们能帮自己抵挡住梁山军。
“你到底是谁?”黄魁的声音在夜风中显得有些颤抖,但手中的长枪却稳如泰山。
石宝冷笑一声,刀尖轻点地面,鲜血沿着刀身流入地下,与地上的鲜血融到一起,说道:“你若能赢我,我便告诉你。”
黄魁深吸一口气,他必须速战速决,以免战火波及无辜。
月光下,两人的身影交错,石宝的劈风刀舞动如风,黄魁的长枪如龙,枪尖点、挑、刺、扫,招招致命。两人斗得难解难分,沂州城的夜空中,刀光枪影交织成一幅生死图。
石宝的力大无穷,每一刀都蕴含着开山裂石之力。黄魁实力虽然比石宝稍逊一筹,但毕竟此时知道退无可退,拼死一战激发了他的潜能,长枪舞动间,竟也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随着战斗的持续,黄魁逐渐感到力不从心,但他的枪法却越发精妙,每一枪都直指石宝的要害。石宝的刀法依旧犀利,但面对黄魁的拼命反击,他也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
战斗进行了五六十个回合,黄魁的体力逐渐不支,他的枪法开始出现破绽。石宝抓住机会,一刀劈向黄魁的长枪,将其击飞。黄魁的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他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
石宝没有丝毫犹豫,劈风刀划破夜空,直取黄魁的要害。黄魁闭上眼睛,心中默念:“沂州城,我尽力了。”
刀光一闪,黄魁倒在了血泊之中。石宝没有耽搁太多时间,转身又投入了战斗中
沂州城的夜风中,夹杂着喊杀声、悲嚎声,宛如一曲悲歌,久久没有散去。
城外四路大军的攻打依然猛烈,虽然陈希真派了人员驻防,但刘麒、刘麟二人的败走,黄魁的阵亡,还是逐渐将沂州城的城防逐渐变得松动,城破已经是指日可待。
刘麒、刘麟二人先来到营寨,先让刘慧娘收拾好行装,让祝永清、祝万年准备带人突围,随后又找到了陈希真,告知陈希真情况。
陈希真也不敢大意,不想把自己全部兵力折损在沂州城,于是决定放弃沂州城,从北门突围而出。
猿臂寨其他人马立刻集合,让打开北门,全部突围,北门攻城的正是史文恭,上了梁山之后寸功未立的他,正想把北门打下来,做自己的首功,看到北门缓缓打开,立刻兴奋了起来。
“兄弟们!北门打开了!随我冲杀过去!”
攻城的人马见到城门打开,大喜过望,正准备冲杀进去,却没料到是猿臂寨的军马冲了出来,顿时引起一阵骚乱。
史文恭见状,率领自己部队冲过去将其拦住,陈希真等人见是史文恭,不敢怠慢,却是被云龙几人劝住:“此时突围要紧,我与刘麒、刘麟先与其缠斗,你可带其他人先行突围。”
陈希真点头,于是云龙吆喝了一声,与刘麒、刘麟带了一批人马与史文恭站在一起。马上是史文恭大战三人,马下是骑兵冲杀。
饶是梁山军训练有素,此时军士们也是打了个半斤八两,再看史文恭,为求建功,施展浑身解数,与三人战在一起。
月夜下,史文恭手中的长枪映出点点寒光,云龙、刘麒、刘麟三人视死如归,势必要将史文恭拦在此处。
史文恭目光如炬,纵马前来,大喝道:“投降者免死!”说罢长枪如蛟龙出海,直取刘麒咽喉。
刘麒的三尖两刃刀舞动起来,刀光闪烁,与史文恭的长枪交织在一起,发出清脆的金属碰撞声。云龙和刘麟也不甘示弱,两把大刀同时挥向史文恭的两侧,试图找到破绽。
史文恭的武功确实高强,长枪如同长眼一般,将三人的攻势一一化解。刘麒和刘麟之前经历过一场恶战,体力逐渐不支。
战斗持续了数十回合,史文恭的长枪依旧犀利无比,以一敌三,毫不退缩。云龙抽空瞥了一眼,发现陈希真已带了大部队突围,与刘麒、刘麟眼神会意,三把刀同时砍向史文恭面门。
史文恭不敢怠慢,收回长枪,眼睛不由自主闭上。云龙见战机已到,立刻勒住缰绳,大喝一声:“走!”
史文恭睁开眼睛,三人已逐渐走远,夜色茫茫,看不清前方的他也不敢追赶,于是驱动部队,掩杀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