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宁铁骑在吴三桂的率领下,如黑色的洪流般朝着夏军的两翼迅猛冲来。
马蹄声如雷,大地都为之震颤,那气势,仿佛要将眼前的一切都踏为齑粉。
周云站在高处,冷眼瞧着汹涌而来的铁骑,神色冷峻,毫无惧意。
他迅速下令火炮营呈雁形列阵迎战,又令火枪兵上前,列阵于武云军前,严阵以待。
士兵们的脸上写满了紧张与坚毅,手中紧紧握着武器,仿佛在向即将到来的敌人宣告着自己的决心。
双方相距近千步之时,火炮率先发出怒吼。
“轰轰”的炮声接连响起,炮弹如雨点般砸向关宁铁骑。
一时间,硝烟弥漫,火光冲天,关宁铁骑阵中惨叫连连,人仰马翻。
一轮又一轮的轰击,虽令关宁铁骑损兵折将不少,但比起先前的集火攻击,威力确实弱了很多。
即便如此,仍有不少骑兵凭借着精湛的骑术和顽强的斗志,穿过了火炮炮击的区域,来到了近五百步的距离。
然而,等待他们的是更为致命的打击。
随着周云的命令传下,在归云军副都统姜云升的亲自指挥下,万枪轮番齐射。
枪口喷出的火焰,在这清晨显得格外刺眼。
密集的子弹如狂风暴雨般扫向骑兵,将正在冲击而来的铁骑纷纷射翻倒地。
这密集的火力,就像是在四五百步的地方筑起了一堵坚不可摧的死亡之墙,让人马皆难以逾越。
但在吴三桂的严令下,这些关宁骑兵们犹如被驱赶的野兽,前赴后继地分散冲杀上前。
他们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完全不顾生死。
终于,还是有很多的铁骑越过那道死亡之墙,转眼快速来到距离归云军火枪兵几十步的地方。
那狰狞的面孔在火枪兵眼中快速放大,冰冷的长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让人不由从脚底生出寒意。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声尖锐的哨音响起,前排火枪兵下意识地分出几条通道,并迅速趴伏在地。
紧接着,有许多身着灰衣灰袍,身材健硕的汉子从通道内快步上前,他们背上和手上都挂着各式大小火药罐。
这些汉子的眼神中透着决然,毫不犹豫地将火药罐扔向敌军。
一时间,前方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火药爆炸声,火光冲天,伴随着人的惨叫和战马的悲鸣声。
等到爆炸声稍歇,那些原本趴伏在地的火枪兵们迅速起身,手中的火枪又开始了发出爆豆似的响声。
如此远中近三段阻击,循环往复,战场上白雾升腾,战马奔腾,喊杀声、枪炮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嘈杂声响个不停。
武云军全体将士看着眼前激烈的交战场景,心中满是震撼。
他们就像一群旁观者,亲身体会着战争的残酷,却无法参与其中。
归云军的火器之犀利,让他们心惊胆战,暗自庆幸自己选择了投靠。
而关宁铁骑的凶悍和战术厉害,也让他们大开眼界,同样庆幸自己不用单独面对这支精锐之师。
就在武云军自马进忠往下都感叹不已时,周云的军令到了,让他们做好衔尾追杀的准备,并要求尽量生擒或斩了吴三桂这个狗汉奸的头颅。
马进忠欣然领命而去,开始紧张地筹备。
吴三桂的骑兵已经冲杀了很多次,却始终冲不进夏军的阵营。
此时的周云也是压力山大,他没想到吴三桂的决心竟然如此之大,催使麾下关宁铁骑不要命地反复冲杀。
他深知,只要防线出现一个缺口,自己的军队就会面临一片溃散的下场。
毕竟,自己的火器面对全骑兵的冲锋,还是显得有些单薄。
他焦急地等待着自己准备的后手,心中默默祈祷着援军能快点到来。
而吴三桂这边也是骑虎难下,他只能不断地投入兵力,试图冲开夏军的防线。
否则,等待他的将是惨败的结局,不但会失去自己的本钱,同时也会失去清廷主子的信任和重用。
随着双方投入逐渐增大,战场形势陷入了胶着态势。
战斗从早上一直持续到了快中午时分,吴三桂发起多轮进攻,夏军则多次成功阻击。
此时的吴三桂军已然快完成阿济格军令让阻住周云两个时辰的任务。
就在这时,周云终于收到消息,自己的后手终于到了。
他的直属火炮营和郭绍率领的汝云军全体都已抵达战场。
周云调汝云军南下的目的,就是因为汝云军已经换装完毕,成为了全火器军队。
一支全火器的归云军在对付清军铁骑时,还是力有未逮,所以他才让直属火炮营快速南下,同时让汝云军全体南下支援湖广战场。
而汝云军的防区,只能让周边其它各军调兵进驻防御。
此时的吴三桂已经准备开始撤退了,他觉得自己已经快完成了英亲王阿济格交待的军令,阻击周云的夏军两个时辰。
就在他看着沙漏,准备再坚持片刻之时,突闻外面有敌军牛角号声连绵响起。
紧接着,是连片的火炮发射声和密集的火枪发射声接连响起。
吴三桂脸色骤变,心中暗叫不好,知道敌军的援兵到了,忙赶紧通知撤兵。
一时间,战场上撤兵的军令四下传播,关宁铁骑开始缓缓打马后撤。
此时夏军营后突然响起整片惊天动地的轰响声。
吴三桂脸都变绿了,这是红衣大炮的响声,他太熟悉不过了。
这夏军怎的还有红衣大炮?他来不及细想,连声下令全军迅速撤退。
关宁铁骑的将士听到那令人恐惧的红衣大炮响声,不用上官催促,纷纷打马向后便跑。
周云见此,忙令全军压上向前追击进攻。
战场上,喊杀声震耳欲聋,夏军如潮水般涌向前去。
然而,夏军的人腿哪能跑过骑兵的马腿?吴三桂带领不足万余的关宁铁骑朝着武昌城方向逃窜。
可等他带着人马准备进城之时,却发现此时的武昌城并未被阿济格的清军攻克。
清军此时还在武昌城外同从四处围猎上来的夏军战斗在一起。
吴三桂望着眼前混乱的战局,心中满是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