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的大军抵达城下后,并未下令安营扎寨,只是在怀庆府城前列阵以待。
此时正值寒冬腊月,天气异常寒冷,士兵们刚刚行军至此,一个个冻得瑟瑟发抖,不停地跺脚、搓手,满心期盼着能快点找到一个避风的地方,烤烤火暖和一下。
周云却未理会这些,而是安排亲卫营宣传连的士兵,用弓箭将一封劝降信射上城墙。
信中的内容大致是劝其尽快投降,可保优待;
若被强攻进城,则必将严惩,总兵和知府等官员全家都将被判处到泽州的铁煤矿服劳役十年,望其能审时度势,在半个时辰内给予答复。
怀庆总兵金玉和看完信件后,递给了一旁的怀庆知府,并轻蔑的把信件内容向周旁将领讲述了一番。
引得城头上的一众大小将领和官员哄堂大笑,郑知府笑的更是大声。
他甚至当着双方将士的面,将金玉和递给他的信件点燃焚烧,然后扔到了城楼之下。
城下周云与身旁的将领们,仰头望着那封带着星星点点火光的信件,从城楼上晃晃悠悠飘落而下。
风,撩动着信纸,也撩动着众人的心弦。
一时间,众人皆面露惊愕之色,这是何意?这般行径,莫不是将他们视若无物?
周云狭长的眼眸中寒芒一闪,他高声喝道:“传令火炮连上前,给我抵近轰开这城门!到时城内一众官员,遇赦不赦!”
此次出征,周云将新铸好的三十八门虎蹲炮尽数带出,其中十八门调拨给了孙明远,自己身边则留了二十门。
这二十门火炮均已改用颗粒火药,配以纸壳定装弹药,威力相较以往足足提升两倍有余,无论是射程和速度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他已让军器局召集大量人手,重点生产制造火炮和燧发枪。
此外,改进后新造好的百来支燧发枪也已装备到了周云的警卫连。
接到周云军令的火炮连顿时忙碌起来,兵士们吆喝着搬运火炮,组装投石机,场面热火朝天。
虎蹲炮的准备工作进展迅速,未及多久,便有士兵匆匆跑来向周云禀报:“旅帅,火炮准备就绪!”
这虎蹲炮小巧却威力不凡,曾是戚家军的得力火器。
炮身约两尺长短,重三十六斤上下,由熟铁锻造而成,周身环绕着七道铁箍,宛如坚甲护体。
炮头被两只铁爪稳稳架起,另有铁绊牢牢固定,那铁爪形如虎踞,威风凛凛,故而得名虎蹲炮。
每次发射,可装填一百枚五钱重的小铅子或石子,上头再压一枚三十两重的大铅弹或大石弹。
点火刹那,大小弹丸齐飞,声如雷霆震怒,能将密集的敌军瞬间吞噬在硝烟之中。
其机动性轻便灵活,无论是崎岖山地,还是泥泞水田,皆能纵横驰骋,甚至骑兵可驮于战马背上,组成骑炮兵,于野战中灵活转战,杀敌于不备。
攻城之时,它亦可发射石丸、铁丸,填以火药泥土,对城墙与城内敌军造成有效打击。
周云闻听火炮就绪,果断下令开炮。
“轰!轰!轰!”炮声如雷,滚滚轰鸣震荡着怀庆府城的内外。
二十门虎蹲炮齐声怒吼,一轮过后依次朝着城门倾泻炮弹。
城上守军只觉脚下城墙剧烈摇晃,城门被炮弹砸得砰砰作响,好似惊涛骇浪中的孤舟,随时有覆没的危险。
在三轮炮击过后,此时几台投石机已组装完毕,磨盘般大小的石块加入轰击城门的阵列。
周云见到此时的城门已是摇摇欲坠,传令姜云升的警卫团做好冲锋的准备,骑兵营压阵。
火炮在轰至五轮后,便停止了射击,此时投石机则改投瓦罐盛装的火药罐,点燃引线后抛向本就摇摇欲坠的城门。
刹那间,火光冲天,巨响如惊雷炸裂,城门在一阵剧烈摇晃后,轰然向内倒塌,尘土飞扬弥漫,遮天蔽日。
这边的姜云升见城门已破,振臂高呼,率领警卫团如猛虎出闸般率先冲锋向前,喊杀声如汹涌的浪潮,直破云霄。
骑兵营在后压阵,封锁住四门,不给城内人员出逃的机会。
周云亲自带着警卫连,手持新配发的燧发枪,向城头射击,压制守军对警卫团的阻击。
要说这燧发枪比起鸟铳来确实好用,不惧风雨,阴雨天里亦能精准击发。
枪身在加了背带与刺刀后,携带使用更为便捷,另外定装火药的运用,更是大大降低了炸膛风险。
如今,这燧发枪已成了警卫团众人梦寐以求的存在。
同样百杆枪支,在一刻时间内射出的弹丸数量,此燧发枪竟是原鸟铳的三倍之多。
城头守军被这猛烈的火枪火力压制得抬不起头来,而警卫团则抓住时机,迅速冲向城门,跨过倒塌的门板,如潮水般涌入城内。
怀庆府的守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凌厉攻势惊呆了,不知是该逃跑还是抵抗,手足无措。
此时虎蹲炮在周云的要求下,随即调转炮口,换上弹丸,对准城上守军再次怒吼。
在两轮的轰击过后,周云让火炮连的兵士两三人一组带上虎蹲炮直接进城见那里清军阵营密集,就朝哪里轰击。
这一轮轮的炮击,如当头棒喝,将守军的抵抗意志彻底击垮,一个个纷纷转身就跑。
城内警卫团迅速收缴降军武器,将其押往一处集中看管。
不多时,进城的警卫团便掌控了怀庆府全城。
在抓到怀庆府郑姓知府时,周云刚好在亲卫营的簇拥下踏入府衙。
看着那瘫倒在地、苦苦求饶的郑知府,周云嘴角上扬,露出一抹冰冷的笑意,挥挥手,示意将其带下去。
那知府涕泪横飞,哭嚎着自己罪该万死、有眼无珠,在声声求饶中被军士强行拖走。
而清军怀庆府总兵官金玉和则骑马冲开城门阻拦的骑兵营带着千余兵马向着卫辉府而去。
周云并未即刻安排新任知府、同知与通判等官职。
占领怀庆府的次日,他便下令将郑知府斩首,命宣传连带上自己的书信与知府头颅,前往怀庆府其余五县。
信中明示:最先举城投降者,为怀庆府知府;次之,为同知;再次,为通判;第四、五者,异地任知县。
若有负隅顽抗者,城破之日,必当身首异处,家眷罚往煤矿劳改十年。
信送出四日后,最先投降的竟是距府城最远的修武知县。
这修武县曾被李岩攻占,现任知县乃原典史升任,深知泽州军厉害,信使一到,便爽快答应投降。
修武县的投降也为孙明远的大军提供了方便,让他们得以畅通无阻的进入了开封府的地界。
周云也不食言,当即任命其为怀庆府知府。
随后两日,其他各县也相继宣布归顺周云的夏军。
唯有离府城最近的温县,也是周云大军前出开封的必经地,却强硬拒绝投降,温县知县还大骂周云狼子野心,誓死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