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大惊道:
“我儿啊,不禁打,就打得不见了。
果是打死,好道也有些脓血,如何没一毫踪影?
想是走了。”
急纵身跳在云端里看处,四边更无动静。
孙悟空猜测道:
“老孙这双眼睛,不管那里,一抹都见,却怎么走得这等溜撒?
我晓得了,那怪说有些儿认得我,想必不是凡间的怪,多是天上来的精。”
却也不在意,下来和三藏、八戒、悟净说了,只当是做了一场好事,除了一洞邪魔。
众人走进洞里,却看见一妇人坐在帐中侧卧,两个小孩子,在平地上使弯头棍,打毛球,抢窝耍子哩。
一个有十来岁,一个有八九岁了。
悟空问了讯,妇人答了。
原来这妇人是那宝象国国王的第三个公主,乳名叫做百花羞。
只因十三年前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中间,被这妖魔一阵狂风摄将来,与他做了十三年夫妻。
在此生儿育女,杳无音信回朝。
八戒闻言,便要打那两个孩子,斩草除根。
却被悟空拦下。
“你这呆子,孩子还小,有什么错?
都是纯良秉性,又无害人之实,忒的心狠。”
三藏也道:
“八戒,你杀了那些助纣为虐的小妖,我也不说你。
你滥杀无辜,确实要受一番惩戒。
若有下次,我可不饶你。”
悟净也说道:
“二师兄,得饶人处且饶人。”
八戒见两人疾言厉色,立马唯唯诺诺,连连称是。
白景在云中见到这也是暗自点头。
不愧他点醒了唐三藏的十世记忆,改变了悟空、悟净,这才规避了不知多少糟心事。
要是原来那个迂腐、懦弱的唐三藏,伙同观音菩萨给悟空带上紧箍咒,再在白虎岭不分青红皂白贬退悟空,能把白景气得一个脑袋两个大。
以前看原着,白景可被气得不轻。
而当下,原着应该是孙悟空和猪八戒抓了两个孩子,和百花羞公主交换唐僧、悟净。
没想到百花羞早先放了唐僧,现在又放了悟净,悟空和八戒却不守信用。
仍然将两个孩子抓了去,用来威胁黄袍怪。
悟空变作公主在洞里等着黄袍怪。
八戒、沙僧将孩子拿到宝象国中,往那白玉阶前掼做个肉饼相似,鲜血迸流,骨骸粉碎。
实在是恶魔行径。
若是现在发生,白景也看不下去,自会出手救下两个孩子。
好在都改变了。
且再看当下,众人带着百花羞母子三人再向西走,就到了宝象国。
悟空、八戒、悟净以及白龙马被安排在驿馆,以免惊吓了旁人。
百花羞母子三人也安置在驿馆中,等三藏奏明国王再由国王接回。
三藏则是走到了朝门外,对阁门大使道:
“有唐朝僧人,特来面驾,倒换文牒,乞为转奏转奏。”
那黄门奏事官,连忙走至白玉阶前奏道:
“万岁,唐朝有个高僧,欲求见驾,倒换文牒。”
那国王闻知是唐朝大国,且又说是个方上圣僧,心中甚喜,即时准奏。
三藏道:
“小僧是唐朝释子,承我天子敕旨,前往西方取经。
原领有文牒,到陛下上国,理合倒换。
故此不识进退,惊动龙颜。”
国王呈上玉牒。
只见牒云:
南赡部洲大唐国奉天承运唐天子牒行:
切惟朕以凉德,嗣续丕基,事神治民,临深履薄,朝夕是惴。
前者,失救泾河老龙,获谴于我皇皇后帝,三魂七魄,倏忽阴司,已作无常之客。
因有阳寿未绝,感冥君放送回生,广陈善会,修建度亡道场。
感蒙救苦观世音菩萨,金身出现,指示西方有佛有经,可度幽亡,超脱孤魂。
特着法师玄奘,远历千山,询求经偈。
倘到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放行。
须至牒者。
大唐贞观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
(上有宝印九颗)
宝象国国王一看,这也太离谱了。
世界强国,再叠上神神鬼鬼、观音菩萨指示,还说什么要么法师玄奘过去,要么唐王过来,这谁敢惹?
宝象国国王立即取了本国玉宝,用了花押,递与三藏。
三藏谢了恩,收了文牒,又奏道:
“贫僧一来倒换文牒,二来与陛下寄有家书。”
宝象国国王一看,是那个失散十三年的女儿,说了被掳走的情况,又说了被三藏救下。
宝象国国王看了落下泪来,立马派人接来公主。
那公主上了金銮殿参拜了父王、母后,会了姊妹,各官俱来拜见。
宝象国国王又谢了他四众,整治素筵,大开东阁。
只是那两个孩儿还在驿馆。
公主即拉了三藏到偏僻处,泪眼涟涟,哭着下拜道:
“小女被妖倚强,霸占为妻。
是以无奈捱了一十三年,产下两个妖儿,尽是妖魔之种。
论此真是败坏人伦,有伤风化。
我这两儿若是留在宝象国,不知招致多少非议谩骂,如何顾全人伦道理。
还望圣僧将他们收作徒儿,传了本领,送他们去该去的地方。
小女子跪求了。”
三藏连忙将百花羞托起。
百花羞因为被妖怪强了,对两个儿子也不是很亲近。
但是,这也始终是她的儿啊。
若是留在宝象国,他俩年纪尚小,能忍得了世人非议?
若是有了妖神手段,肆意妄为,又有谁可以降服?
不若让这位德高望重不失怜悯之心的圣僧带走,送去他们同类生活之处。
三藏同样能理解百花羞,说道:
“贫僧要前往西天取经,路途遥远,危机四伏,不能看顾好两位孩子。
但会知晓天上星官,将其送去那流沙天朝。
流沙天朝人族与妖族相处融洽,繁荣昌盛,还有许多抚养孤儿的福利院,定能将其照顾好。
公主不必忧心,等他们学成归来,看望公主不过一日功夫。”
百花羞闻言,再次感谢。
却说这边,黄袍怪不见了踪影,却是跑到了云霄,四处找寻,寻到了揭谛。
揭谛引见,见了白景。
这黄袍怪便是以前的冤家奎木狼。
奎木狼说了这西行取经和道祖推算的不太对,想要回到天庭叙述。
白景拦了下来,说是会为其转述玉帝,让奎木狼稍待。
白景即写了表文送至玉帝,也不说这西游变化,只说是获取功德的好时机。
不如让其他星官一同下界,协助奎木狼捉拿唐僧师徒。
玉帝应允,他也想要获取更多功德,不然他这大天尊之位就要被插手天庭的混元给架空了。
若是能在混元现世之前成就混元,那么一切都将翻盘。
这一日不远了,玉帝感受着体内翻腾的修为、大道以及坐了这么多年大天尊之位的香火、功德。
二十六位星宿齐齐下界,化作妖相,齐聚碗子山波月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