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人们认为蝗灾是蝗神降下的惩罚,没有人敢与神作对。
苏夏上辈子吃过烤蝗虫,很香。
现在的蝗虫还未成灾,能吃,可以补充蛋白质。
而且蝗虫喂鸡鸭也不错。
她伸出木棍,将那只蝗虫收进空间。
苏夏骑着马离开,路上遇见蝗虫便会偷偷收进空间。
到了傍晚,她在一处山坳中与一支流民队伍遇上。
考虑到夜里或许会和这群人在同一个地方落脚,为了不引人怀疑,她拿了些日常要用的物资放在马背上。
这支队伍几乎所有人都是一个村的,他们看到苏夏一个人赶路很是意外。
因为流民太多,几乎占据整个山坳,苏夏没法骑马离开,只能牵着马走。
正好马儿跑了许久也累了,让它缓缓,一会儿夜里还要赶路 。
她看得出来,这群人也累极,他们想找一个落脚的地方。
只是左右两边都是山,且这里又是许多流民通行的必经之地,大家都没法儿在这里歇脚。
眼看天色已晚,还未找到合适的落脚点,流民脸上都流露出一抹着急。
苏夏跟在队伍后面,看见队伍中有个小女孩捏着一只蝗虫凑到她娘身边,脆生生道:“娘,你看,我抓到一个会飞的虫子!”
小女孩看到蝗虫眼里放光。
苏夏好像听见小女孩喉咙间发出的吞咽声。
妇人累得不行,双眼无神、满脸颓然,突然看到女儿手里拿着的东西,顿时惊醒。
她一巴掌拍掉小女孩手里的蝗虫,惊恐大喊:“是蝗神,蝗神来了!”
“村长,村长,蝗神来了!”
蝗虫掉落在地,很快便不见踪影。
小女孩被她娘惊恐的神情吓住,小嘴一瘪‘哇’地哭出来。
人群听见‘蝗神’二字,顿时轰动,根本没有人去理会小女孩的哭声。
庄稼农户最怕的便是蝗神降临。
蝗虫是蝗神派下来的使者。
定是他们哪里惹怒蝗神,引得蝗神大怒,所以才派出使者前来惩罚他们。
蝗虫会吃光庄稼,使得他们颗粒无收。
几只蝗虫突然飞到流民拉着的板车上,流民看清楚蝗虫真容,不敢再有动作。
队伍突然停下来。
叶永诚看到蝗虫落在他家装粮食的布袋上,颤抖着身子问:“爹,蝗神是要吃咱家的粮食吗?”
他们的粮食不多了,要是再分给蝗神,以后可怎么过?
“不许吃!”
叶文耀人小,听见他爹的话,觉得蝗虫是来抢吃食的,急匆匆伸出手,想要抓走板车上的虫子。
叶村长吓得脸色煞白,一把抓住小孙子的手,同时捂住他的嘴,“嘘,别说话!”
“小娃娃不懂事,蝗神大人莫怪!”
村长双手合十,嘴里不停念叨:“蝗神大人,不是我们不孝敬您,实在是我们全家都快吃不上饭了,以后等我们安定下来,定会好好供奉您。”
只要他们不拿出粮食,蝗神就不知道他们有粮食,也就不会怪罪他们。
蝗虫没有得到吃食,反倒被人说话的声音吓住,立刻便飞走,最后落在山间的野草上。
眨眼间功夫,野草便缺了个口子。
无数村民目不转睛盯着趴在野草上啃食的蝗虫,齐刷刷跪在地上,朝着蝗虫跪拜。
“蝗神大人,求蝗神大人息怒,不要吃光我们的粮食!”
“蝗神大人息怒!”
苏夏在队伍后面,一看周围的百姓全都朝着自己跪下,连忙拉着马换了个位置。
这,这可使不得啊!
区区几只蝗虫,就吓得流民慌了神,眼前跪着乌泱泱的一片。
苏夏暗道果然和她想的一样,这些百姓看到蝗虫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美味,而是敬畏。
在他们眼里,蝗虫不是害虫,而是上天对他们的惩罚。
流民动静太大,吓得正在吃草的蝗虫再次飞走。
流民看着蝗虫离开的身影,喜极而泣,“蝗神走了!蝗神走了!”
“太好了!不用我们喂它们吃粮食了!”
流民竟然还想喂它们吃东西?
真敢想!
苏夏不禁摇了摇头,如今蝗虫还未成灾,他们不趁此机会多抓点,等以后成了灾,可就控制不住了。
她蹲下身,将脚边的蝗虫抓在手里,放进空间。
苏夏起身便看到一个小女孩正盯着她的手,她淡淡一笑,张开手,里面什么也没有。
小女孩一脸失望。
苏夏没有理会小女孩的反应,加快脚步从一旁走过。
天色暗下来,苏夏还未走出山,只能在林子里寻了个位置落脚。
叶家村的人就驻扎在不远处,不敢离苏夏太近。
但凡有点儿智商的人都知道,敢孤身一人骑马赶路,肯定是有本事在身上的。
所以他们看到苏夏,下意识觉得他肯定是个高人,不敢起歪心思。
当然,即便他们想要动手,也跑不过马。
相反,他们更怕苏夏会对他们动手。
毕竟他背着弓箭,想要杀几人简直轻而易举。
苏夏就喜欢和这些聪明的人一起赶路,这样她会省心很多。
而且她观察过,这支队伍中有老人小孩,老人小孩还是队伍中的重点保护对象。
这侧面说明这群人尊老爱幼,不是坏人。
这样的人,不怕事也不会惹事。
和他们同行亦或者在同一地方落脚,不用太过于胆战心惊。
她将马拴住,就在一旁的林子里捡一些干柴。
她捡柴时,发现那支流民队伍已经开始生火做饭。
他们人多,一家生了火,其他人家便会拿着干柴去借火,这样一来,倒是比苏夏的速度快许多。
队伍中的大人负责做饭,孩子们就在周围挖草根、剥树皮,有几个十四、五岁的孩子约着爬树掏鸟窝。
有的人运气好,能捡到几颗鸟蛋。
几个孩子拿着鸟蛋走到他们的父母身边。
他们的父母用野草擦了擦鸟蛋壳,随后直接将鸟蛋扔进锅里捣碎,连同蛋壳也一起煮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