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抬眸的瞬间,方老大又看见不远处坐着黑黢黢的一团,它还在慢悠慢悠爬行。
方老大暗道不好,他们二人怕是进了熊瞎子的地盘,地上这摊血迹肯定熊瞎子吃人留下的。
“老二,快,快走!”
昨日跑进身上的林家兄弟多半是遭了熊瞎子的道,他们可不想成为熊瞎子的腹中餐。
方老二紧跟他哥的步伐,手脚并用爬出林子,像是丢了魂似的,一整日都说不出话。
不知不觉,林子中有熊瞎子吃人的消息传开了,许多流民都惶惶不安,不敢再为了采山货随意进山。
.
因为正午日头太晒,苏夏也被迫停下脚步歇息。
她取下自己的草帽,不停扇风。
天热得离谱,她不由有些怀念背心和短裤。
而且身上出了太多汗,头发早已变成一缕一缕耷拉在头顶,油得能炒一盘菜。
因为头发太多,绳子又不是现代那种有弹性的橡皮筋,以至于头发经常会变得松散,后脖颈的碎发总是不经意间溜进脖子里,让她更加燥热。
苏夏想了想,自己赶路时几乎都是戴着草帽,倒不如直接把头发剪了省事。
她走到一棵大树背后,先用绳子把头发束好,接着一手握住头发,另一只手挥着大刀把它们齐齐割断。
少了一把头发,苏夏感觉头顶瞬间轻了两斤,顿时变得耳清目明。
她将割掉的头发放进空间,以后有需要,她可以做成假发;二来,头发灰可以止血,留着总没有坏处。
她撕下一块破布把头顶头发断口处包裹住,又用绳子固定,这样一来,只要她不摘掉这块布,就不会有人发现她早已剪掉头发。
没办法,黎国百姓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若是她直接以短发示人,更加引人注目。
她靠在大树上闭目养神,看似悠闲风平浪静,实则心里难受极了。
接连几日赶路,她的脚早已疼痛不已,甚至已经开始长水泡,如今稍微动一下都难受。
可一会儿还得赶路,她没法现在处理。
苏夏休息一刻钟,收拾东西继续赶路。
她左脚前掌疼得厉害,走路时尽可能用脚跟着地,看起来十分别扭。
不过,别扭的不止苏夏一人,还有许多流民也因为脚上磨出水泡,疼得难受,赶路速度明显慢下来。
不知不觉,苏夏又走了五里地,恰好走到小道的尽头。
她眼前是一条宽阔的道路,上面有许多马车车辙印子,不难看出,这是一条官道。
这是她从禾苗村出发后,第一次看到官道。
可苏夏看到官道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担忧。
尤其是她看到官道两旁的野草和野菜也被扒拉干净,甚至连树皮都被人剥下后,心里的担忧更甚。
由此可见,逃荒的队伍不在少数,有人走得比她还要早,他们已经提前一步将大自然留在路上的补给消耗一空。
她提前逃荒,尚不知外界情形如何,自己虽有户籍,但却没有路引,若是官道上有人查路引,她可就完蛋了。
苏夏想了想,没有立刻踏入官道,而是悄悄走上一旁的山路。
等一支流民队伍赶到后,这才跟在他们身后,一瘸一拐赶路。
法不责众,官兵总不可能把他们全杀了;
若真遇到危险,有这么多流民在,大家四散而逃时,她也有更多跑路的时间。
苏夏一开始是吊车尾,渐渐加快脚步走到队伍中间,随后控制速度,让自己处于队伍前头,但又不是出头鸟。
官道明显比山路好走,她的左脚倒是没有之前那么疼,但前掌还是不能沾地。
加上自己可以放缓速度,好像也没那么难受。
苏夏发现走上官道后有明显的区别,之前的流民稍微富庶些的,也只是用牛车或骡车驮物资,但是她今日却见到了马车。
听见马车踢踏踢踏的声响,流民下意识靠边行走,主动让出道路,甚至连头都不敢抬起。
苏夏看着高大的马儿,满脸羡慕。
微风拂过,掀开马车车帘,她看到里面的千金小姐正悠闲品尝着蜜饯,与丫鬟说说笑笑。
哪里像他们这般,还在甩着火腿走路,满脸愁容。
苏夏心头一酸,突然有些羡慕马车内不用走路的人。
她这是什么牛马命,竟然要让她见到这一幕,这不是徒惹她这个穷鬼伤心吗?
在黎国,普通百姓没有资格买马车,也买不起马车。
只要这世道还有一丝秩序,她几乎与马车无缘。
苏夏甩掉烦闷的思绪,一瘸一拐继续赶路。
好在这一路并没有遇见危险,她跟着流民队伍,顺利找到落脚点。
在抵达合适的落脚点时,这里已经汇聚不少形形色色的人,衣衫褴褛、平平无奇、锦衣华服,也许这就是平头百姓距离富户最近的一次。
说近也不近,因为有钱人家带有护卫,他们早已经圈出一大块平地,任何人不得越过界限,否则杀无赦。
苏夏暗中打量了一眼,这里有好几家富户,他们各自占领着几处,互不干扰。
打眼看都是有钱人家,但是细看却是大有不同。
一如在她右前方那家人,马车上挂着一个牌子,写着‘徐’字。
马车车身简洁大方,车厢外雕刻着淡雅花纹,低调中暗含奢华。
而旁边另一家——‘张’家,马车华丽非常,四面由丝绸装裹,镶金边框让人难以忽视。
单看马车,或许张家队伍略胜一筹,但是苏夏却觉得徐家人更加聪慧机敏。
逃荒路上,隐藏实力,也是实力的一种。
在一群快要饿死的灾民眼前炫富,可不是好事。
张家队伍是富户中人数最多的,护卫暂且不提,光是厨娘就有五个,丫鬟婆子成群,家丁仆从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若是苏夏猜的不错,那几辆马车中都坐着人,想来全是张家主子。
而徐家就低调许多,马车数量不少,说明徐家主子也多,但丫鬟仆人显然极为精简。
徐家最多的便是护卫,他们一个个精神头极好,就这会儿功夫,苏夏便发现他们分为三批人,似乎是有专门的人负责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