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倾洒在洛阳城,商贸区内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店铺林立,招牌琳琅满目,吆喝声、谈笑声交织,处处彰显着这座中原商业之都的活力。然而,在这繁华背后,一场经济领域的暗潮正悄然涌动。
陈宇端坐在府邸书房内,眉头微蹙,目光在案头堆积如山的账本与文书间游走。这些资料详实记录着近期洛阳商业发展的态势,虽整体呈蓬勃之姿,但也隐现隐忧。随着定都之争陷入僵持,各地商会对未来的预期摇摆不定,部分商家甚至萌生出观望、撤离的念头。
“大人,如此下去,怕是不妙。”幕僚站在一旁,忧心忡忡地说道,“若不能稳住这些商业力量,洛阳在定都博弈中,经济优势恐将大打折扣。”
陈宇微微颔首,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沉思片刻后,目光一凛,沉声道:“传令下去,即刻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凡是在洛阳新增设店铺、扩大经营规模的商家,三年内减免半数商税;对大宗货物贸易,再给予额外的税收补贴。”
幕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疑虑:“大人,这税收优惠力度不小,虽能吸引商家,可也会使财政收入短期内大幅减少,且难保不会引起其他两方的不满。”
陈宇神色坚定,摆了摆手:“当下顾不了那么多了。定都之争,经济是关键筹码。先把商业资源牢牢留住,后续再从长计议。”
很快,洛阳的税收优惠政策便如旋风般传遍四方。各地商家听闻,顿时沸腾起来。那些原本犹豫不决的商会,纷纷改变主意,加快了在洛阳的投资布局。冀州商会会长赵猛,大手一挥,又购置了数处店铺,准备扩大皮毛生意规模;扬州商会则增派了数支商队,满载丝绸、茶叶奔赴洛阳。一时间,洛阳城的商业热度再度攀升,市场一片繁荣。
然而,这一政策也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北方的林缚得知消息后,不禁勃然大怒。他在营帐内来回踱步,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陈宇这是公然破坏市场规则!为一己私利,用税收扰乱商业秩序,当真是岂有此理!”
谋士李源站在一旁,神色凝重:“将军息怒。这税收优惠,看似为洛阳商业助力,实则打破了各方经济博弈的平衡。长此以往,北方的商业资源怕是会被大量虹吸。”
林缚猛地停下脚步,目光如炬:“传我命令,向各方宣告,陈宇此举破坏市场公平,是对国家经济秩序的践踏。我们北方虽不以商业见长,但也绝不容许这般不正当竞争。”
南方的沈逸在得知洛阳的税收政策后,同样面色冷峻。他在府邸庭院中负手而立,眼中满是忧虑:“陈宇这一步棋,看似高明,实则后患无穷。为争定都,以税收为饵,扰乱市场,只会让国家经济陷入混乱。”
亲信官员郑文上前一步,拱手道:“大人,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沈逸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起草文书,向天下揭露洛阳此举的弊端,呼吁各方重视市场公平。同时,我们也需思考如何稳固南方的经济优势,不能让陈宇轻易得逞。”
很快,北方和南方的指责声便如潮水般涌向洛阳。在一场商业联盟的聚会上,各地商会代表们也纷纷对此事议论纷纷。
“洛阳这税收优惠,确实诱人,但如此一来,市场还谈何公平竞争?”一位来自西北的商会会长摇头叹息道。
“是啊,我们这些小商会,本就艰难求生,洛阳这么一搞,大商会都往那边跑,我们的生意可怎么做?”一位江南的小商户满脸愁容。
面对各方指责,陈宇却不为所动。他召集洛阳的商业代表们,神色坚定地说道:“诸位,我等推行税收优惠,并非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定都洛阳,是商业繁荣的最佳选择,待洛阳成为都城,商业全面振兴,这些税收优惠不过是一时之策,未来的收益将远超于此。”
商业代表们听了,虽心中仍有疑虑,但也被陈宇描绘的美好蓝图所打动。他们深知,洛阳的商业发展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在这场经济博弈中,已然与陈宇站在了同一阵营。
而此时,北方和南方并未停止行动。林缚开始在北方边境设立关卡,对运往洛阳的货物进行严格检查,以“保障物资安全”为由,延长通关时间,增加运输成本;沈逸则在南方加大对本地商业的扶持力度,推出一系列补贴政策,鼓励商家深耕南方市场。
三方围绕着税收与商业资源展开的这场博弈,愈演愈烈。市场的天平在各方的拉扯下剧烈摇摆,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也因此变得愈发复杂混乱。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谁能笑到最后,成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