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手持长枪大盾,相互配合,组成了一个紧密的战斗方阵。
前排士兵举着厚重的大盾,组成一道坚实的防线,抵御着阵法中不断射出的箭矢和敌人的冲击;后排士兵则手持长枪,从盾牌的缝隙中刺出,给予黄巾致命一击。
面对阵法中不断涌出的敌人,他们毫不畏惧,凭借着精湛的武艺和顽强的意志,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
庞涓看到杨素竟然率领着一支军队径直冲向火阵,心中一惊。
莫非杨坚军中有人能看出我的阵法?
这个念头一闪过头,被庞涓弃在脑后。
怎么可能!
他指挥着阵法中的士兵,对杨素的部队进行围堵。
只见阵法中涌出无数手持长刀的士兵,如潮水般向杨素的部队涌来,很是吓人。
杨素早有准备, 士兵们迅速调整阵型,将长枪组成枪林,如同一把把利刃,刺向涌来的敌人。
杨素观察着敌人的攻击节奏和阵法的变化,每当敌人从某个方位发动攻击,他便指挥士兵们以相克的方位进行反击。
就在杨素的部队成功地切入阵法后,整个 “迷踪五行阵” 开始出现了一丝混乱。
杨素见状,心中大喜。
他抓住这个机会,指挥着士兵们发起了更加猛烈的攻击。
他亲自挥舞着长剑,冲在队伍的最前方,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
士兵们看到主将如此勇猛,也都热血沸腾,纷纷舍生忘死,向着敌人发起冲锋。
在他们的猛烈攻击下,火阵终于被攻破。
随着火阵被攻破,整个 “迷踪五行阵” 开始土崩瓦解。
黄巾兵的阵型大乱,原本紧密配合的战斗团体也变得各自为战。
此时,大将张须陀看到破阵的时机已到,手持大刀,一马当先,率领着自己的部队杀入了庞涓的阵中。
张须陀武艺高强,勇猛无比,他在敌阵中如入无人之境,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
庞涓眼睁睁看着阵型大乱,毫无办法。
看到张须陀竟然杀到了自己的面前,他大惊失色,悄悄地调转马头,仓皇逃窜。
看到庞涓逃走,黄巾军顿时军心大乱。
杨坚见状,抓住这个机会,挥兵进攻。
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庞涓的军队被打得节节败退。
然而,就在杨坚的军队即将取得胜利的时候,战场上突然出现了一支援军。
提前收到姚广孝消息的杨秀清率领着一支军队赶到。
“杨”字大旗迎风飘展,少说有万余兵马。
杨坚看到杨秀清的援军赶到,心中暗自叫苦,此时自己的军队已经经过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士兵们都已经疲惫不堪。
如果继续与杨秀清的军队战斗下去,必将遭受重大损失。
于是,他无奈地下令领兵退走。
之后,李密派大将王伯当进入徐州协同作战,杨坚兵力不足只得退回彭城郡,选择坚守。
郯县。
姚广孝站在城墙上,眯眼沉思。
东汉文人为官有两条路:举荐和征辟。
这两条路看家世,肯定轮不上他。
家里有钱的话,姚广孝的植入背景不会是个僧人。
而且这种情况不会因为乱世而终结。
乱世当中,君主需要姚广孝这样的智谋之士不假,但等到国事稳定后,还是那群世家的天下。
因为选官制度没有变,旧秩序没有被完全打破!
东汉的国情和明初可不一样。
明初选官靠科举,谁本事大、谁功劳大谁当官。
东汉靠家世,举荐人地位的高低可以很大程度的影响被举荐人官职大小。
所以相较于投靠一位明主,姚广孝最先要做的是打破旧秩序。
不然到头来白干,一群世家蜂拥而上排挤他的话,他怎么也吃亏。
一个人几年间所能培养起来的势力可比不过一群人上百年间培养的势力。
拿曹魏举例,邢贞,出身河北邢氏,官居中尉,位列九卿,与为曹魏立下汗马功劳的程昱同级。
二者之间曾有争礼仪的冲突,产生较大的影响后,被罢官的居然是程昱!
程昱的才能、功劳还比不上这个名不经传的邢贞吗?
姚广孝睁开眼睛,询问护卫自己的亲信:“公孙焉可有信传来,他见到吴王了吗?”
亲信点头,将一封信交给姚广孝:“见到了,还对吴王评价很高。”
姚广孝嘴角勾起笑意:“我就知道吴王能折服公孙焉。我也算见识过太平天国诸王,无人可胜吴王。”
他心中暗自忖度:“待借杨秀清之手尽可能多扫除世家后,我便去投靠吴王。”
半个月后。
杨秀清、姚广孝、李牧、王保保、王伯当五人围坐一团,商议下一步计划。
庞涓在与杨坚的战斗中负伤,暂时扔回后方。
“杨坚和岳飞都十分难缠,击退他二人的反击后,我军已半个月不曾扩大战果。”
“再这样下去,咱们的粮草不足,只能放任手下洗劫百姓了。”王保保沉声说道。
“杨坚新得的将领,贺若弼、韩擒虎,不好对付。”李牧附和道。
他与二人交过手,知道二人有多难缠。
姚广孝出列,建议道:“小的听闻吴王朱元璋在扬州进展顺利,大可令其提兵攻徐,分担我军压力。”
“陶谦手下只岳飞、杨坚二人,将谁调走我军便攻打现在其所在之郡,设法与吴王汇合。如此一来,杨坚纵有泼天的本事,也无力回天!”
王保保附和姚广孝计策:“吴王毕竟独自领兵,难保生出异心。东王正好趁此机会试探一下他忠心与否。”